最近很多人关心四川75岁老人蜗居猪圈 留下遗愿想吃口肉 女儿 不比叫花子强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四川75岁老人蜗居猪圈 留下遗愿想吃口肉 女儿 不比叫花子强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四川75岁老人蜗居猪圈,留下遗愿想吃口肉,女儿:不比叫花子强?

废弃的猪圈里,一个75岁的老人躺在木板搭建的破床上,身上盖着脏兮兮的薄被单,旁边无亲无故的贺先生用筷子夹着买来的锅包肉一口一口喂着老人,只为完成他生前最后一个愿望:有口肉吃。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老人有着如此差的待遇?老人的亲人都去哪里了,还得让一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前来喂食?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故事。

陌生人的求助

2016年5月23日下午3点,一位自称是贺先生的男子联系到当地的媒体,请求他们来帮一帮一位75岁的老人,据贺先生描述,这位老人在废弃的猪圈里已经住了一年多,如果再没有帮助他可能面临着生命危险。

于是记者跟随贺先生来到了他的老家四川宜宾观音镇,贺先生的老家在隔壁村子,这次他带记者来的这个候朝村是上次他回老家时路过的,在这里贺先生发现了他口中的那位75岁老人。

很快记者和贺先生赶到了老人居住的地方,这是个废弃的猪圈,虽然现在已经不养猪了,但是依旧是气味难闻,苍蝇到处乱飞,唯一的一堵墙上还裂开了一道大口子,唯一支撑顶部的是一根胳膊粗的木头棍子,整个棚子摇摇欲坠,感觉下一秒就要坍塌。

以前喂猪的猪槽子还在角落里摆放着,狭小的空间根本就不是一个正常人能够居住的.

冬天冷得不行,夏天又十分燥热,如果下雨的话住在里面的人就要被淋个落汤鸡。

猪圈里的老人

猪圈里,一个瘦弱黝黑的老头躺在几个木板搭建的床上,因为上了年纪身体不好,老人动弹不得,只能瘫痪在床,身上搭着一个破棉被,他头下枕着的“枕头”其实就是一个装满了稻草的破蛇皮袋。

就这样的一个小破屋里,能住人已经很难以置信了,更夸张的是老人的吃喝拉撒全都在这一间屋子里,老人也不糊涂,对这里的情况也十分清楚,见有人来看他,还提醒这里很臭,但嘴里却不停请求着要吃饭,看来老人已经饿了很久了。

在记者的询问下,才知道老人姓杨,以前当过兵,后来退伍之后回到了老家务农,自力更生,和老伴两人过得还可以,两人只有一个女儿,生活上虽然不算富裕,但勉强过得去,老杨头就不愿意去拖累女儿。

直到后来,上了年纪的老杨头和其他老人一样,眼睛开始模糊起来,看不清东西,最关键是下肢也丧失了行动能力,现在都走不动道,更别说生活自理了,这也是他为什么瘫痪在床的原因。

挪不了窝的老杨头能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多,说明还有人在照顾他,当记者问起是谁时,老杨头说自己只有一个亲生女儿,住在这里也是女儿的意思。

如果真的像老杨头所说,那么亲生女儿应该很照顾自己的父亲啊,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贺先生的提醒下,记者看到了猪圈一旁的一座二层小洋楼。

“但是杨大爷女儿杨女士居住的地方,这二层小楼里一楼二楼都有很多空的房间,但是没有一间是属于杨大爷的。”

贺先生指着那栋小洋楼说道。

听到旁人提起自己的女儿,老杨头也是立刻回应道:

对,女儿就是故意气我,她嫌弃我,不伺候我,故意让我住在外边,平时就给一口饭吃。

一提到饭,老杨头又是感觉到一阵饥肠辘辘,向记者要起了饭吃,当时是下午3点多,老杨头表示上一顿饭还是昨天吃的,当记者提到老人有什么愿望的时候,老杨头两眼含泪道:

能在我走之前吃上一顿肉就好,那样就算我离世了也没遗憾了,已经好久没吃过肉了,已经记不起上次吃肉是什么时候了,就连过年都没肉吃。

听完之后,贺先生连忙确认老人是真的没有吃到肉,因为他上次回来时赶时间,就给了老人女儿200块,希望她可以给父亲买点肉吃,现在看来,女儿不仅没有买肉给父亲吃,而且还私吞了200元。

于是记者和贺先生找到老杨头的女儿,要看一看究竟是怎样的女儿,竟然如此不管父亲的死活。

我也没办法啊

见到老杨头女儿杨蓉的第一面,贺先生就问起了上次回来的事情:

前两天杨大爷说想吃肉,我给了你200块,请你帮忙给他买点肉,你买了吗?

面对质问,杨蓉则是不断狡辩道:

昨天下雨下了一整天,今天又是大旱天,哪有地方卖肉啊!

对于200块钱和没有给父亲买肉的事实,杨蓉也很坦白,仿佛自己没有做错任何事,自己的父亲想吃肉,她不去买,还得别人来请她去买,结果还没有去,也许她觉得可能贺先生不可能再回来了,也就没人知道这件事了。

眼看着杨蓉并没有想去买肉的打算,贺先生感到无语,其实她能把亲生父亲安排到废弃猪圈生活,就也能够干出私吞钱不给父亲买肉的事情。

见怪不怪,杨老头已经饿了快一天了,贺先生也不想在这里和杨蓉耗下去,于是带着记者前往镇子上买了份回锅肉,再次回到猪圈的贺先生丝毫没有嫌弃的样子,十分耐心地一筷子一筷子给老杨头夹肉吃,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可能是因为太长时间没有吃到肉,老杨头吃的时候有点着急,不过在大家的帮助下,老杨头终归是完成了自己的愿望。

吃完之后的老人一阵悲伤情绪由内而发,开始默默啜泣,瘦骨嶙峋的手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我老了,我不中用了,没人管我了,一口水一口饭都没有,我自己动不了,一想到这我就难受,我就想哭”

这是老人内心深处的声音,但是在一旁的杨蓉听了之后不乐意了,说道: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虐待你呢,我这不也是没有办法嘛!他住在这总比叫花子强吧,一天三顿饭已经够好了!

听到母亲这样说,杨蓉9岁的小女儿也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她知道母亲的做法不对,不应该把姥爷圈养在猪圈里,但是因为年纪小,她也拗不过母亲,只能尽自己微薄之力去照顾姥爷,给姥爷端茶喂饭,夏天拿蚊香,只要是她能做的,她都会去做。

看到这里,或许有许多人都觉得杨蓉还不如一个9岁的小孩,对此,杨蓉表示:

我是凭良心对他,我也给他吃饱饭,只不过住的地方没有更好的了,我只有这个条件了。

这话意思就是老杨头吃得挺好,但住就只能这样了,我们条件有限,也不打算让父亲住在洋房的空房间里。

当记者表示那是一条生命啊,怎么能这么狠心做得到的,杨蓉也是回答道:

一天一天过呗,这有啥,我也是过一天算一天。

村支书涉入

虽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但是眼看和杨蓉沟通无果,众人只能向村里反映情况。

第二天,村里和镇上的工作人员在贺先生和记者的带领下来到了杨家,工作人员开始和杨蓉做思想工作,但是杨蓉始终不松口答应父亲住进房子里,则是一直强调道:

不行不行,你们是不知道,他那个大小便是很臭的,我还是说,我有我自己的困难。

随后工作人员耐心地给杨蓉讲解赡养老人的义务,她也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根本就没听进去,面对问题,更是不作回答。

眼看好心劝解不好用,工作人员又开始尝试来硬的,告诉杨蓉如果她不尽赡养老人的义务的话,会被起诉的,对于一般人来说,涉及到法律了可能会怂,谁知杨蓉软硬不吃,坚决不让父亲搬进去住,还表示根本“无所谓”。

工作人员也不再对杨蓉抱有任何希望,直接问老杨头愿不愿意去养老院住,去哪不比在这猪圈强?老杨头想都不想就答应了。

贺先生看见老人有了归宿也是很欣慰,还表示自己愿意承担老人在养老院的费用,眼看老人即将摆脱阴暗的生活,这时候有个人不愿意了,没错,这个人就是杨蓉。

道出实情

杨蓉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哭诉道:

他是我爸爸,是我的亲生父亲,我舍不得他去养老院住。

这句话把在场所有人都给弄懵了,既然这么有孝心还让老人住猪圈?于是贺先生连忙问她到底有什么苦衷。

杨蓉这才一一道来,原来,父亲原来在老家是有房子的,母亲在世的时候两个人还有个照应,可等到母亲过世之后,父亲一个人生活无法自理,于是她就把父亲接到了婆家。

但是奈何婆家人并不喜欢父亲,不同意他搬进来,在婆家,她经常受到丈夫和婆婆的欺负,根本没有话语权,瘫痪父亲的到来更是让她在婆家抬不起头来,没有任何实力和人脉的她只能迫不得已把父亲安住在猪圈,给口吃的,让他饿不着也算是尽孝了。

这还是自己多次苦苦央求婆家之后才把父亲勉强留了下来,如今看父亲要去养老院,害怕自己有经济负担,不敢向婆家要钱,所以这才把众人拦了下来。

现场的工作人员听完之后也了解了情况,随即表示费用这块不用她担心,他们会想办法解决,于是在众人的劝解下,杨蓉才勉强答应父亲去养老院,自己唯一的要求,就是能让父亲吃饱就行。

就这样,老杨头被安排到了镇子上的养老院,在这里,他躺着的是舒适的床,吃的是可口的饭菜,还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瞬间精神了不少。

看到父亲在这里安心住下,杨蓉也减轻了不少的负担,对政府和好心人们表示了感谢,但是对于自己的错误确实一点也没有意识到。

总结

有人说其实杨蓉也挺难的,被婆家欺负,也没地方说话,但最可气的是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不觉得这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婚前擦亮眼,婚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初嫁人的时候如果知道对方会对自己的父亲是这种态度的话,她还会选择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