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书10本 | 你的城市在下酸雨 你却在指责城中的喷泉
最近很多人关心5月书10本 | 你的城市在下酸雨 你却在指责城中的喷泉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5月书10本 | 你的城市在下酸雨 你却在指责城中的喷泉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5月书10本:
你的城市在下酸雨,
你却在指责城中的喷泉
10
《买与不买的心理学》
/ (德)延斯·弗斯特 著
杨仁方 高玉 译
“写这本书是一项非常美好的体验”,鲁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弗斯特说。“在写这本书时,我越来越意识到,我占有的东西时如此之多,我是如此的浪费,时如此无节制地消费,我开始寻找一些办法去限制自己。”而实际上,他在遇到商店面包买一赠一酬宾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去多拿了一个他本来并不需要的面包,并感到“这是一种原始的贪婪”。
此书探讨的话题众多,作者对消费社会下人的心态感兴趣,对占有和存在的关系、对占有背后的心理、对“断舍离”的前景感兴趣,对占有和人的幸福感的关系感兴趣。作者的态度是纯学术的,对于环保、节能、地球的未来等不做主张,仅仅是想探讨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过一种少买和不买的生活;另一方面,他承认说那些自愿放弃某些东西的人,“在完全不同的研究项目中表现得都很相似”——也就是说,“断舍离”会让人的生活内容趋于单调。
德式的行文特点有着理论化色彩和天然的不流畅。作者的主观体验非常多,但是失之琐屑。既然谈到了“幸福”这个因人而异的东西,理论研究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一个过极简生活的人谈论音乐有多么好,谈论60平米的住房带给自己怎样的满足,都不能代表任何一个其他人的意见。
09
《曼德尔施塔姆文选》
/(俄罗斯) 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 著
黄灿然 译
目空一切、说出“我不是任何人的同时代人”的曼德尔施塔姆,在1938年死于“大清洗”期间的劳动营里。这本书里的文章,反应他在十多年的活跃期里,一次次为自己时代的文学与文艺做出的判断、写下的评语。他深信文艺和社会是一体的,文艺创作不仅是社会大变局的种种表现,更参与到变局之中,他的文艺评论里屡屡出现“社会如何如何”的字样,又时时急不可耐地宣布“该对过去XX年的俄语诗歌做个总结了”。
他用“喧嚣”来定性“时代”,声称“我不愿谈论自己,而宁愿追踪时代的路线,时间的喧嚣和萌芽。我的记忆敌视一切个人的东西。”确实,从这厚厚一本文章集里,我们看不到曼德尔施塔姆多少个人的经历,而他那些不无专断的论调,则显得仿佛是时代自己在发声,而并非他的个人之见。勃洛克是他多次谈及的诗人,借着评价勃洛克,他讽刺了“俄罗斯批评界的瘴气”,讽刺了“最蹩脚的抒情式交配鸣叫”,在索洛古勃身上,他看到“整整一个人……从那些半生物中间,从生活和文学的那些杂种狗中间脱颖而出”。对于诗艺的新风格,他一向不吝热情地去描述,当然他也不会简单地赞美,而是总要通过评价别的诗人来识破时代的某些重要讯息。
他的语言跳跃极强,隐喻杂多,很多玄虚的话语显示了一种全面的轻蔑,仿佛不屑于把观点挑明,让不幸和自己同处一个时代的人读懂。书中关于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语言风格的文章是最有看头的,曼氏深度赏鉴了达尔文的作品风格,但又保持住了天才诗人一贯的矜持。
08
《问题即答案:用提问打破僵局》
/ (美)赫尔·葛瑞格森 著
魏平 译
领导力这个卑之无甚高论的东西,成千上万的管理学讲师围着它讲了又讲。领导力中有一条,同样不是什么高论,叫“好奇心”,据说这是世上所有首席执行官都具有的特质。讲解好奇心并不难,案例很多,但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的赫尔·葛瑞格森将它凝聚成“问题即答案”这个中心句,并写成了这本书。
葛瑞格森是个好的商业作家,能将各种商业头脑风暴会现场描写得十分迷人,但更是一个很厉害的提问者,一个时刻自我锻炼、频繁走出思维舒适区的人物。他告诉我们:如果一个问题足够出色,那么它会产生一种悖论的效果,所有人既感意外又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早就应该看到这一点。除了对商业创新感兴趣的人,一般读者就算无兴趣于创业,读此书也不会空手而归。
07
《伟大的考古学家》
/(英)布莱恩·费根 编
李志鹏 李凡 译
考古类的书一般比较枯燥。古物是不会说话的,发现和发掘一个遗址的故事通常不能算是什么故事,除非考古者自身有戏,或者同诸如盗墓、盗掘、黑市交易之类的事情挂上关系,再或者,能在考古对象上大做文章,像什么玛雅千年预言或是耶稣羊皮卷之类。
布莱恩·费根,一位严肃而多产的考古史和史前史作家,同样未能在“可读性”上有多大的突破,七十多个人物,众多地名和学术专名,许多以年份串起来的小传,使得本书更适合“查阅”而非一般的品读。
但是众多好看的插图和漂亮的印刷为此书大大增光。单是书中的人物照、遗址开掘现场照、地图、古插画等等,就能吸引人经常地翻开它。在那些照片里,考古学家一个个风尘仆仆,身上散发着土石的味道,他们没有手捧大奖志得意满的样子,而只有看向地面的工作习惯;手持一项价值连城的发现,他们所做的不过是看得仔细些,再仔细些。一张女考古学家汉娜·玛丽·沃明顿爬在十八级高梯上,俯拍正在发掘的遗址的照片,是最动人的场景之一。
06
《马背上的蒙田》
/(法)让·拉库蒂尔 著
马振骋 译
蒙田不只有闭门独自沉思,他还有行走,还有公共生活。蒙田当过短暂的市长,还赶上了大瘟疫,为了躲避,他带着妻子儿女、几个手下人艰苦漂泊,瘟疫过后,他对朋友义气失去了一些幻想,而宗教冲突这一缠绕蒙田毕生的魔影又在给他新的压力。拉库蒂尔考究蒙田在一个崩坏时代里的行为细节,复原蒙田经历的诸多瞬间、尤其是那些尴尬的失意时刻,再用《随笔集》里相关的论述来参照,成就了这部佳作。
05
《十扇窗:伟大的诗歌如何改变世界》
/(美)简·赫斯菲尔德 著
杨东伟 译
“进入一首好诗,一个人的感觉、味觉、听觉、思维和视觉都会发生改变。如果我们不能被艺术的存在和它的神秘之手改变和拓展,那为什么还要要求艺术进入生活呢?”
我从未感到过如此迫切地需要去读达到顶级诗艺的诗作。因为一方面,当屏幕无处不在、影像无处不在,值得停留视线的文字显得越发稀少,那些一般水平的“佳作”已不太值得在意;另一方面,那些被公认为世界级名作的作品,似乎也在人们日渐迟钝的感受力面前无能为力,它们不缺少引用率,缺少的是能潜心品读它们、同时又有纯粹的热情的行家。
简·赫斯菲尔德就是这样的行家,视野博大,联想丰富,激情充沛。且看书中在写到她用情最深的诗人之一——日本俳句诗人松尾芭蕉时是怎么说的:“阅读俳句就是成为它的合著者,将自己置身于它的语言之中,直到它们让你千变万化的生命形态中的一种现出真身。”
04
《众神的怪兽:在历史和思想丛林中的食人动物》
/(美)戴维·奎曼 著
刘炎林 译
食物链顶端的动物常常得到孩子的崇拜,孩子会为狮子老虎鳄鱼熊以及鲸鲨是否吃人的问题着迷很久,直到他们理解了这些物种的极端脆弱,感受才有所改变。顶级猎手受到栖息地的影响太大了,它们需要较集中的猎物,以便它们能持续地捕食,所以人类的活动很容易造成它们的数量锐减。奎曼的这本书中,对如鳄鱼吃人的事情写得精彩极了,而更精彩的是他把猛兽的命运同特殊的社会时期联系起来,例如,他写棕熊在齐奥塞斯库时代的罗马尼亚的遭遇的一章,无疑是全书高潮所在。
书中还有一些惊人的判断,例如奎曼指出,“可持续”这一重要的环保概念恰恰导致了人类一直在杀戮猛兽,此外,在非洲,最常见的杀戮猛兽的人是素食者,这一点也是出乎意外,而细想又在情理之中。作者是悲观的,“当我展望未来,我看不到任何狮子、老虎或者熊的身影”,可他并没有弹起那些过时的环保老调来解释原因,而是讲述了一个个美妙的故事。
03
《只是一首歌》
/(美)宇文所安 著
麦慧君 杜斐然 刘晨 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宇文所安对这首名词的解释是,“我们不知道‘空念远’的人在想念些什么。在词的世界里,这可能是一位不在场的情人。”“词的世界”是宇文此书尽力阐发和保护的对象,在词的世界里,模糊是必要的;当一首词流传时,它是作为歌来娱在场者之兴并感其心的,词人活在一个个瞬间里,而并不是活在一大片传记性的事实中。
读宇文所安需要耐心和信任,一样是就中国古诗词的书写,他的书中看不到那些常见的形容词,像是“一气呵成”、“温婉曲折”的描述以及“豪放”、“婉约”之类成为俗套的描述或归类,所以推进会更慢;他强调“让词成为词”,所以一直在排除武断的演绎和浅薄的印象。在宋代,他说,“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的作为、成就和言行”,为此,词为此词人划分出一个空间,使他们得以栖居其中,而非用词来透露什么具体的事实,达到什么目的。
书中的众多洞见都是结构性的。宇文关注著名词人所带动的风习,关注文人之间的模仿和竞争,关注时代对词人的认可和词人对此的反应,他一直在拓宽我们的视界,打破我们对自家国粹的自以为是的认识。
02
《形象与象征》
/(罗马尼亚)米尔恰·伊利亚德 著
沈珂 译
现代世俗人的生活都是平淡无奇的,但每个个体的身上,存在着一种比“有意识的”生命更重要的精神价值,它体现为“怀旧之情”和“对天堂的思念”,即怀念已经固化为典型的神话般的过去,表达对岁月匆匆过去的遗憾,以及生命体在生命消失前所感受到的忧伤。
神话学和宗教史家米尔恰·伊利亚德说,他的工作被人艳羡,因为他可以整天埋头于符号、图腾和象征之中,去解开各民族的起源奥秘及其心灵世界的奥秘,但这并非事实。每个宗教史家,在他说来都只是研究很小的一块,还不一定能达到多少深度。为此,伊利亚德追求最大程度的横向比较,例如在探讨时间观的时候,他就要把印欧文明中从印度教、佛教到波斯拜火教进而到古希腊神话以及圣经的神话案例、神话理念都考察进去。
伊利亚德不是想要复兴神话在世俗的现代生活中的作用,他想要捍卫的是神话所传递出的异想天开的能力。一直在思考历史的是一小群严肃的人,而他们也是创造历史的人,他们用“异想天开”来保持生命的严肃性。本书虽小却知识庞杂,因为作者尽可能地拾取更多的线索,例如在从“结”讲到“束缚”观念的时候,伊利亚德提到了几个概念:宇宙的编织、人类命运之线、迷宫、存在的锁链,每一个都构成对更多知识的启发。为什么各民族不约而同地都有代表“束缚”的象征物?彼此之间又有何不同?读了这本小书,你看待日常俗景的眼光或许能有一些改变。
01
《讲故事的人》
/(德)沃尔特·本雅明 著
方铁 译
本雅明在碎片中也会闪光,或者说,他存在的价值就是在碎片中闪光。这本书收罗了他的一批小作品,有的像梦呓,有的是书评,有的是简短的感想,更多的则是小小说。每一则都触及了真正的现代体验。例如,在一篇讲去广播台播音的小说中,他写到了面对满屋子机器、无数个按钮,却看不见一个听众,而只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和沉默的感受。这完全是卡夫卡式的敏锐,捕捉到了现代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怪异。
在另一则书评里,他写到了孩子们的游戏教育,他说,每个成年人,难道会忘记他们做过第一道应用题里的虚伪道德?那些虚假的设定,像一个个“带陷阱的门套”,里面嵌了数字,让孩子来解答。可是孩子从母亲那里得来的最值得信赖的东西——故事,就这样被背叛了。
这里给我的启发是:指责教材里的插图如何毒害孩子、如何丑化人民等等,就如同当城市下着酸雨的时候,站在那里指责城中的喷泉。在既宽广又细微的思辨中,本雅明用他灵巧而强大的忧郁见解,来灼痛他根本不认识的世纪中的抑郁至极的人类。
本文系原创
首发《经济观察报》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