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骨病吃啥有讲究 中医指导有思路的药「中医的辨证方法有哪些」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骨病吃啥有讲究 中医指导有思路的药「中医的辨证方法有哪些」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医治疗骨伤科疾病,除了手法、药物、功能锻炼等外,饮食疗法如各种药膳、药酒及饮食宜忌规定等在促进创伤病理过程的停止及生理功能的早日康复中也起重要作用。今天结合不同的中医学说理论,商筋动骨君跟大家聊聊中医食疗的特点:

药食同源,同用是中国特色

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

同中医其他疗法一样,中医骨伤科食疗必须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特别要遵循中医的阴阳学说、藏象学说、皮肉筋骨学说、三因学说(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辨证施食、药和食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理论的指导。

基于阴阳学说的食疗指导

比如阴阳学说认为机体的阴阳失调所致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的发生的根本原因, 故食疗方案也应针对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来调配。对于虚寒性骨关节病, 宜用温热性药食,如葱白、生姜、饴糖、羊肉、狗肉、当归、枸杞子、紫河车、 胡桃肉等;而对于偏热性的疾患如损伤后郁热证、各种感染性发热,宜用清凉药食,如薏苡仁、莲子心、赤小豆、鳖肉、玉竹、绿豆、菊花等。

阴阳学说指导饮食

基于藏象学说的食疗指导

又如藏象学说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皮肉筋骨损伤同样会对内部脏腑造成影响,引起脏腑功能失;同时脏腑功能失调反过来会导致皮肉筋骨易受损伤。故食疗上可以安排通过调整脏腑功能以促进皮肉筋骨伤病的修复,这尤其是对于骨伤科的虚损不足之症及老年性骨关节疾病,更强调施以补肝肾、健脾胃、壮筋骨的药食,如枸杞子、五加皮、熟地、淮山药、首乌、胡桃肉、黄精、海马、乌鸡、麻雀、猪脊骨等。

补肝肾,强筋骨

基于药性食性的食疗指导

中医药理论认为任何药物都可以用四气五味及升降浮沉来规定其性质与作用趋势,同样也认为食物也各有其“食性”,即食物亦各有其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在食养上强调“饮食有节”、“五味调和”,并讲究饮食五味与五脏的特殊亲和性与排斥性;在食治上主张以食物的寒热温凉及升降浮沉来纠正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与气机的升降出入异常。故临床上应针对患者的体质特性及疾病的病理状态,据“食性”选择药食。如同为豆类,黑豆味甘性平,入肝肾经,能活血利水祛风解毒,可治下肢关节瘀肿痹痛;扁豆味甘性微温,入脾经, 能健脾化湿浊,可用于痛风性关节炎及伤后脾胃虚寒之寒湿证;赤小豆味甘酸性凉,入心与小肠经,能利水湿、消肿胀,可用于脚气、风湿热痛与伤后瘀肿不消; 黄豆性味甘平,入脾经,能健脾生肌养肉,可用于伤后肌肉萎缩、筋脉拘挛;绿豆,性味甘凉,入心与三焦经,以解毒利水,可用于矿物质沉积之骨病及骨痈疽。

豆类是人们的好朋友

基于三因学说的食疗指导

中医治疗讲究“ 因时、因人、因地”制宜,食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样也要重视“三因”施食。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影响,这在组方施食时必须注意。如同为补法,春天宜升补,夏天宜清补,长夏宜淡补,秋天宜平补,冬天宜温补。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不同,人的生理活动和病变特点也不尽相同,所以选用药食时也应有差异。不同个体的素质有寒热虚实之异,体质有强弱胖瘦之别,故在配膳施食时也不尽相同,小孩、老人、孕妇要区别对待。

春季食补

饮食禁忌

中医理论还讲究饮食宜忌,《金匮要略》中说:“ 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 有与身相害, 若得宜则补体, 害则成疾”。 同样骨伤科食疗十分讲究 “禁口”、 “忌口”。如创伤病人,由于伤病的肿痛、活动功能障碍和创伤的突然性,患者常无心理上的准备,因此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烦躁或情绪低落、焦虑、恐惧等, 故在饮食上就要避免一些辛辣燥热或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茶、酒、烟及咖啡、辣椒、大蒜等,另外损伤后,局部血肿形成,瘀郁化热可出现口干,发热等表现, 亦是禁忌燥热食物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