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世云宫苑繁似锦 春闺冷处几人知 下篇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世云宫苑繁似锦 春闺冷处几人知 下篇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纵观历史,如果不能谨小慎微,“先驱就会成为先烈,神坛也会变成祭坛”。以我个人的认知能力来说,大多数热点事件的底层逻辑可能用1、2句话(长度在几百字)就能讲明白,可一旦形成视频(文章),就要杂糅太多内容才能“填充”,我觉得挺无聊的。

我自己的一个“试验”就是【iphone SE是智商检测机?你暴露的问题有点多哦!】,这部视频核心就是“【1】如果不满意SE的参数配置,说明你就不是它的目标受众;【2】对手机的需求能折射出用户的现实状态”,想想我当时码的几千字,觉得自己太傻帽了。

不过,还是我一直秉承的【信条】,我自己觉得不妥的事儿,别人未必认同,而别人的【产出】既然有大量的受众,这种存在就是合理的——这里的合理并不关于善与恶,而是供给与需求,就像青楼这种全人类文明中都出现且至今都在的“概念”。

于是,“关于热点的花式漫谈”,我并不想碰——除非这个热点是我很懂且觉得说出来很有意义。热点就像是时尚,来来回回都是相似的东西,你无需追逐,而是要学会【创造】。

再之后,就是【人文历史】 【艺术史】,其实这个系列我已经开始攒文案了,又是这样一个生僻且很容易zhuangbility的领域,只是因为我相对比较懂且感兴趣,而且,将艺术史置于大历史框架内,有助于以前圣痕体系的文稿、公众号的文案进行各种杂糅,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内容有足够多的真·大佬的书籍、视音频作品来提供参考素材,阅读这些前辈的文字,可以隔着时空与时代最闪耀的灵魂互动,是一种难以言表的体验。

另,世云宫苑繁似锦,春闺冷处几人知?并不是来自某诗词,就是我随手编的,还是之前去故宫慨叹小人物在大历史中身不由己的“奇想”!

同时,再提阅读,我认为阅读最重要的是搞明白文字背后的逻辑,因为只有这种逻辑才能消化吸收,成为我们遇见类似事物的参考指南,如果只是熟悉表面的文字,与背书无异。

怎么讲呢,之所以冒出这期内容,也算是为后续的新系列做一点预热吧,虽然我也挺想求流量的,但我却发觉得好像做一点自己感兴趣的【硬·系列】更顺手一些,我无需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意见领袖”(事实上,很多人都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嘴上全是主义,心里惦记的都是生意),去漫谈天下诸事;也不用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快乐生成机”,我不懂沙雕也不懂搞笑,自然输出不了违背心性的东西。

我想,强调“毁掉一种兴趣的方式是将其视为职业”的人,说明本身并不热爱,天下没有不累身心的事,唯有死亡才是最后的解脱。在“大多数的优秀,其实都是经年累月刻意练习的结果”中,其实还有一个东西没有阐述,这就是思考与行动的相互滋养,文艺些的说法就是种花草——花匠在精剪与养护后,得到了花香,而花香滋养了人,达成了相互促进。

学习与工作也是,我们从学习与【合适的工作】中找到快乐(譬如成就感和金钱),而这种快乐会让我们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不断【精进】,这就是一种极为完美的闭环——虽然这种境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真的可遇而不可求。

想不到什么骚话来结尾,那么,就用这句吧!


​朕与将军解战袍,芙蓉帐暖度春宵。但使龙城飞将在,从此君王不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