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那些不会理财的人 后来都怎么样了 「不懂理财的女人后果」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那些不会理财的人 后来都怎么样了 「不懂理财的女人后果」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从前,有一个小姐姐,生得很美,但是职业不是很好,是南京钓鱼巷的烟花女子。

有一天,小姐姐与一个前来寻欢的富二代一见钟情,私定终身。临别之际,小姐姐送给情郎一张玉照,叮嘱早日归来迎娶。

这个富二代还是个官二代,老爹是朝中权贵,家教甚严。他回家向老爹磕头请安的时候,不慎把照片掉了出来。

怕老爹责罚,情急之下,撒谎说这是自己给父亲物色的美女。

他爹是个老色鬼,一看照片,果然美貌,立刻派人去接。

一顶小轿把小姐姐从偏门抬进府宅,匆匆就入了洞房。

到揭盖头的时刻,小姐姐才发现英俊年少的情郎,变成了身材矮胖的糟老头子。

豪门一入深似海,从此情郎是儿子。

小姐姐不得不认命,一口气给老头生了五个孩子。

豪门毕竟是豪门,后来老头死了,虽然有多房妻妾,小姐姐还是分到了巨额财富:

银圆26.4万元、黄金20条、房屋100间。

银圆26.4万元是什么概念呢?

按当时市价,26万可以买30栋上海的小洋楼。此外,还有金条和100间房屋,如果没有什么意外,这些钱一辈子都花不完。

小姐姐自己也这么认为,于是拼命挥霍,还到处投资。

投资出去的钱收益如何,一概不管,稀里糊涂,于是,到解放初期,小姐姐一家人竟然穷得饭都吃不上,在北京街头卖冰糖葫芦维生。

穷则思变。

1955年,北京向外地移民无业人口。政府宣传说,移民能分配住房,过好日子。

小姐姐头脑一热就报了名。胸佩大红花,移民到了大西北。

政府没有食言,给她分了两间房,每月供应生活用品,小姐姐终于可以吃上饱饭了。

好景不长,两年后国家开展政治运动,小姐姐因为出身不好,供应完全被取消了,生活越来越苦。

1958年,全国实行人民公社“大锅饭”制度,小姐姐已经66岁了,体弱多病,天天扶着墙,迈着“三寸金莲”,摇摇晃晃地去食堂吃饭。作为乡间的传奇人物,还得忍受吃瓜群众的围观。

祸不单行,她的儿子又去世了,小姐姐不堪打击,从此病倒。一天,队长发现她已经连续三天没到食堂吃饭了,到她家中查看,触目所及一片破败,玻璃窗全碎了,小姐姐睡在塌了一半的炕上,身下铺着稻草,身上盖着烂棉絮,大小便都在塌陷的炕里,惨不忍睹。

曾经坐拥千金,此时竟沦落至此。

锦衣玉食的豪门生活,恍如隔世。

1958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小姐姐在贫病交加之中,走完了她66年的人生旅程。

小姐姐死了一个月后,一封信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寄到当地,大意是,小姐姐在民国期间存了6000元银圆。

那会儿上海普通人家每人每月的生活费是10元左右,6000元银圆也扎扎实实是一笔巨款!

又过了半年,另外一纸公函飘然而至:经查,原在南京某半条街的房屋,是小姐姐的私产,后被日军占用,如今落实私产政策,通知小姐姐接收。

除去挥霍掉的财产不说,也不说这半条街的房产,仅仅是银行中的6000元银圆的存款,也足以改变小姐姐的境况了,她为什么一直不去取呢?

原因是,忘了!

她把这笔存款忘了!!!

这位小姐姐,就是袁世凯的六姨太叶蓁。

入洞房新郎变老,拥千金半生苦寒。一辈子一连串的乌龙事件,她生生把自己活成了一朵旷世奇葩。

女人最可怕的不是没钱,而是没脑子。

前段时间,请朋友介绍一个有销售经验的人给我认识。

介绍了一位叫莉姐的中年女子,一起吃饭,我说,听说您做过多年销售,也做过微商,线上线下的经验都很丰富,想请教一下。。。。

话还没说完,她打断我,语速飞快地说,现在谁还做微商啊,我在做电商。

哦,是什么平台?我又问。

她避而不答,反问我,你说现在的淘宝、京东这些大的电商平台,都是外资控股吧?所以它们都是外企,我这个平台,百分百中国民营企业。

我跟朋友对视一眼,一脸懵那啥,淘宝和京东啥时候成外企了?

然后,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一顿饭她滔滔不绝地给我们灌输她的投资理念,宣传这个所谓的平台获利颇丰,而且还是不劳而获。

其实,我在前三分钟就判断出她口中的这个投资模式,是旁氏骗局。

我问,你们这个平台的收益从何而来?

她说不清楚。

本来想劝一句,对于自己搞不懂模式的东西,无论看上去多美,也不可轻易参与。

但是看她那种急于给别人洗脑的状态,还是三缄其口吧。

坚持吃完了这顿饭,吃得胃疼。

朋友很抱歉地说,我真不知道她现在变成这样……

出于好奇,打听了一下她的经历。

离异,单亲妈妈,北漂多年,早年踏踏实实做销售,也挣到过一些钱,但是总想挣点快钱,迅速改善生活质量,再加上认知能力有限,终于误入歧途。

有人会不解,类似于传销、庞氏骗局这种明眼人一看就特别不靠谱的事儿,为什么屡禁不止,总是能吸引那么多人飞蛾扑火?

像莉姐这类人,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年轻的时候,并非不努力,但是没有做好人生规划,也没有理财意识,或者不擅理财,财务状况一直不甚好。随着年纪渐长,事业没有进展,愈发急于突破困境,在焦虑和困窘中,价值观逐渐出现偏差。

庞氏骗局勾画的大馅饼,成为她们生活中的一根救命稻草。她们想抓着这根草,游向财富自由的彼岸。

人生的蝴蝶效应,有时并非是一念之差,而是一念又一念累积的风暴。

有一个女朋友,以前做着很高薪的工作,但却是持续的月光族。现在辞职创业,并没有多少启动资金,目标也不是很清晰,赚的钱还在一边养自己,一边养情怀,导致工作和生活都磕磕绊绊。

一次聊天,我说她不擅理财,话刚开头,就遭到激烈驳斥。她说她不喜欢说教,不喜欢被别人修正价值观,说自己自由至上,不看重钱,说自己单身,还有资本任性,有资本选择活法儿。

理财只是一门技术,不明白为什么在有些人眼里,与梦想、情怀、自由等等是对立的?

最简单说,买点基金,投个定投,伤害你的什么梦想了?

难道所有擅长理财的人,都利欲熏心?

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姑娘,那是几千年才出一个的李太白!

过于脱离现实,自由,只是一场海市蜃楼。

太多拿自由说事儿的人,问问自己,是懒惰,还是逃避?

前段时间,朴树又出现在《跨界歌王》的舞台上,去年参加综艺节目,他说自己缺钱,今年的理由是,人总是要吃饭的。

凭朴树的声名,如果他想赚大钱,今天仍然会有一百种方法。所以,我相信他确实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但是,如他自己所说:这12年来,头发越来越少,父母越来越老……

对于这一切慢慢发生的过程,他用了一个词——恐惧。

没办法,生活就是这么残酷,你对它一点妥协都不想做,最后它会逼得你毫无退路。

何必呢?

对于朴树的粉丝来说,更希望看到“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不是为钱”,而是那个永远桀骜的少年。

都说金牛座的人活得现实,我常常想,如果自己十年前就有理财的意识,学习一些理财知识,生活肯定会比现在好很多,至少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天天累成狗。

一个人一生的收入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作收入,另一方面是理财收入。孔子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女子爱财,更应治之有道。“取”是赚钱,而“治”就是理财。

要想成为经济独立的女性,过有品质的生活,理财,是必修课。

女人理财要趁早!基本上,越早开始理财,人生就会越从容,越自由。

理财从现在时候开始也不晚,管好钱袋子,人生开挂,就是分分钟的事!

深夜码字,期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