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数字化治理工作「数字化治理体系」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数字化治理工作「数字化治理体系」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作者:许勇(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博士)

伴随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展开,越来越多的数字化产品被应用到社会生活中,从技术形态上看当下社会已进入数字社会。但是,在带来便捷的数字化生活的同时,数字社会也产生了很多问题:人的自主性降低、超大型科技公司“数字霸权”、大规模的网络隐私泄露不时发生、机器替人后产生的失业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数字治理。

一是尊重隐私,强化个人隐私的保护机制。伴随着人的数字化模型日益完善,虚拟肖像越来越能精确描绘人的特征,诸如性别、身高、购物爱好、饮食习惯、工资收入、家庭构成等隐私数据都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而生成,这些隐私数据加工后构成的虚拟肖像可精确预测个人需求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但是,有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漏洞非法进行个人数据买卖和数据曝光行为,不仅侵犯了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对公民财产安全造成潜在威胁,而且个人隐私一旦被暴露将使人成为精神上的“透明人”,极容易导致在职场、情场、秀场等公开场所被人非议,进而产生强烈的被遗弃感、不信任感和不满情绪,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因为情绪崩溃而爆发个人极端事件,近些年已经出现了因隐私暴露而导致的极端个例,值得全社会警醒。同时,网络暴力期间往往伴随着网络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对个人隐私和社会稳定形成了极大的挑战,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发现网络暴力的策源地和传播链,并做到有效引导和有力制止。

加强个人隐私保护,不仅要在法律上对相关企业不法行为进行惩罚,同时要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数字伦理教育、伦理约束,两者对于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公民要主动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比如将个人数据脱敏处理,减少提交不必要信息尤其身份证、工资收入等敏感数据,慎用不明APP和点击不明网址,一旦发现数据被盗,要勇于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是加强适老化,提供同等数字红利。90后、00后是天然的互联网“原住民”,互联网从小伴随其成长。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电等属于新事物,适应智能化设备需要一个艰难的学习过程,缺乏良好的操作界面和必要的培训往往导致其使用困难,无法享受数字红利。在养老服务中,需在人机两侧发力,既要提供人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也要利用机器人等服务提高效率,扫地、监护、炒菜、购物等养老需求可通过机器人辅助完成,以缓解人手不足的问题。

同时,社会要高度关注老年人手机成瘾问题,在子女关心不足、住宿分离的情况下,缺乏沟通交流机会的老年人容易在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产生成瘾行为,盲目地产出崇拜、模仿等行为,甚至导致网络诈骗发生。可参考对待青少年手机成瘾的行为限制手段,对老年人长时间使用手机进行规范,家庭的交流需要减少键对键、增加面对面,以家庭的温情减少手机情感依赖。

三是强化人机协同,解决最后100米问题。在数字社会,几乎所有的生产关系都实现了数字化改造,大大提升了生活效率和生活品质,但在工厂社会大生产后,有效配送到消费者的最后100米的问题仍然难以解决。在高度数字化的社会,派送最后100米面临各种个性化问题而难以实现完全的自动化,此类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居民实现了线上下单、外围派送,但是进入小区后的100米无法实现无人派送,有时导致部分封控楼宇内物资的领取成为问题。人机协同中要做到成本控制、有效应用,需要研发更为经济实用的智能机器人,尤其社区服务机器人的开发要考虑适应不同类型社区的需求,避免华而不实。

人的优势是更加灵活更懂情绪,可以提供更为贴心的服务,是高端服务业不可缺少的,而智能机器的优势是更加精准更为高效,可以在程序的工作中发挥更为稳定的作用,是高端制造业的生产力支柱,两者实现有机分工、各司其职、无缝配合、相互补充是人机协同的方向。

进一步讲,人对智能机器的良性认知和深入学习是人机协同的前提,而智能向善是人机协同中智能机器设计的关键。在智能机器的使用中要尽量减少失业冲击,伴随着自动化、智能化应用,企业不可避免地面临机器替人的事实,高质量的就业会带动整个社会收入提高和个人生活品质的提升。企业应不断发展新的就业岗位,以高端服务业、休闲农业等高品质生活所需的产业为牵引,提供多元就业机会从而减缓机器替人后的失业效应。

四是提升数字素养,确保人的自主性能力。在数字社会,数字素养是适应数字社会特征的能力要求。要普及数字素养,需要全社会构建有效的教育和培训体系,通过广泛的培训、教育、宣传提升整体民众的数字素养。同时要以确保人的自主性为首要前提,构建集从业者、使用者、管理者三方力量的约束体系,建设具有执行力的伦理约束机构,使数字伦理体系成为有约束力的约束体系,从而确保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使数字技术成为赋能人的解放的有力工具。

总之,数字社会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适应数字社会新形态,优化数字社会环境,需要及时发现其内在的运行规律,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更新数字治理理论,加强数字治理实践,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