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金华婺城区发展「婺城区下山创富搬迁工程」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金华婺城区发展「婺城区下山创富搬迁工程」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张红星、记者沈贞海

隐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西南一隅的塔石乡,风光如画、满目青翠,一茬接一茬的游客自驾前来,溯溪水而上,畅享一份清凉,据统计,暑期该乡最高日游客量近万人次。

如此火爆人流量背后有何密码?翻开塔石地图,可见遍布着各类生态景点。显而易见,绿色生态是这里最大的优势,独特的高山气候和潜力巨大的康养“凉经济”,让村民在家门口端上了生态“金饭碗”,走稳了共同富裕路。

隐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西南一隅的塔石乡,风光如画、满目青翠。黄诗媛/摄

金华婺城:“凉资源”变成“热产业”,“穷山村”长出“新业态”

“凉资源”变成“热产业”

塔石乡坐落于仙霞岭山脉的连绵群山中,是“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乡,从塔石集镇出发一路向南,随着海拔渐渐增高,空气愈发凉爽,景色愈发奇美。

来了塔石,就不得不去看一眼余仓瀑布。它位于省3A级景区余仓自然村,村内至今保持着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一排排白墙黑瓦的民房错落有致,缭绕的云雾,参天的古树,清澈的溪水,幽静的石桥,置身其中,让人心旷神怡、暑气皆消。

沿着村口的游步道自上而下,每隔两三分钟就会看到倾泻而下的瀑布,站在瀑布旁,可以明显感觉到被激起的水汽,吹在脸上凉丝丝的。“这个地方真凉快,晚上睡觉不用开空调,还得盖被子。”来自市区的李阿姨说,她已经连续5年到余仓寻觅清凉,这次不仅自己来,还带来了闺蜜团。

午后,刚刚还在余仓欣赏绝美瀑布的不少游客,已经带上行装前往梨树源大峡谷。“这里不仅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气温也只有20多度,我们每年暑假都会过来玩。”一对年轻夫妇告诉记者,他们驱车60多公里,就是为了带孩子来这里感受一番大自然的清凉。

梨树源大峡谷是金华市级森林公园,峡谷内绿树成荫,溪水长流,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天然大氧吧,所有的燥热在这里都会被清凉拉下水。近年来,梨树源大峡谷在保持原生态样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成了市民游客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大人们拍照打卡,孩子们嬉戏玩耍,微风拂过,丝丝凉意让人神清气爽。

除了媲美“九寨沟”的梨树源大峡谷,声名远扬的余仓瀑布,还有古色古香的上阳村,水墨画般上南坑村……在塔石,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每一次转弯都能揭开一片不同的景色,连绵叠翠的山峦、高低错落的奇石、清澈见底的潭水、飞流直下的瀑布,一切都是天然织就,美得绝不重样。

“穷山村”长出“新业态”

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在塔石乡余仓自然村经营民宿、农家乐生意的农户董海林忙得很是欢喜,每天来店里品尝农家菜的游客络绎不绝,特色民宿更是一房难求,客房预订至少需要提前一周以上。

“今年夏天特别热,从7月份开始,游客陆陆续续就多了,我们几乎每天忙得脚不沾地。”董海林说,就在上个周末,他的民宿“竹水间”便接待了70多名游客,33间房几乎全部住满。

“夏天来这儿游玩,真是一件极享受的事!”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让游客由衷赞叹。美好的生态环境为余仓生态休闲、民宿农家乐等产业的发展导入了巨大流量,让村民们尝到了发展旅游的甜头。

人气的集聚也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平时,村民们会自己做些山笋、腌菜等土特产拿来卖,农家乐正好成为带货窗口,一年下来能助农增收二三十万元。

游客“井喷”式的增长既靠原生态的“凉资源”,也靠当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近年来,塔石乡培育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民宿农家乐,并形成了集研学、疗休养、现代农业观光、康体健身、乡村美食、纳凉度假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模式。

目前,塔石乡有农家乐及民宿10余家,仅暑假两个月就实现增收超250万元。和“竹水间”一样,民宿“枫溪驿站”也迎来了大批客人。“枫溪驿站”管家介绍,入夏以来预订房间的游客一波又一波,生意火热。

“现在乡里所有的民宿都满房了,预订排到了9月上旬,有朋友想过来玩已经订不到房间了。”该乡干部童洁介绍,乡里的各家民宿都是按照统一标准定价,尽管假期客源不断,民宿也从不“杀猪宰客”,良好的市场风气也让游客有更好的消费体验。

“乡村游”带旺“山里货”

上午7点,塔石集镇的早市已是熙熙攘攘。各村村民带着刚从地里采摘的新鲜蔬果,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游客们在这里边逛边买,仔细挑选自己喜欢的山货。清晨的微风中,各种叫卖声、询价声、闲谈声交织在一起,热闹而欢快。

“老板,桃子怎么卖?给我来两篮!”在集镇上一处“农家小院”的摊位前聚集了不少游客。“这是刚从山上摘回来的桃子,还带着露珠,口感特别香甜。”农户傅长云说,眼下恰逢暑假旅游旺季,农场每天成百上千斤的桃子采摘回来,很快就会被抢购一空。

进入旺季以来,集镇上的叶娟麻糍店可谓门庭若市,店主叶娟手上麻利地搓着麻糍,脸上笑颜如花。“一上午已经蒸了三四锅糯米了,每天卖七百多个麻糍不在话下。”叶娟卖了十多年的麻糍,她告诉小布,在村里像她一样经营麻糍等传统小吃生意的商户就有20多家,生意好的时候家家户户可以日入500多元。

游客张阿姨拎着几袋刚采购的麻糍说,这里的小吃让她念念不忘,山货也很地道,下午就要回去了,今天得多买点。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在这个距城区还有五六十公里的偏远乡镇,7月以来,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游客前来纳凉,塔石高山番茄、小香薯、笋干、腌菜、茶叶、土鸡蛋等绿色有机产品成了“香饽饽”,进一步催热了当地的“清凉经济”。

打好“优势牌”,吃好“生态饭”。“偏远”二字,曾与塔石如影随形。如今,吃够了偏远之苦的塔石,不断发挥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做大“清凉经济”,农家小院品野趣,深山峡谷觅清凉,千年古村赏遗韵……旅游画轴,逐步展开,站在山间林中,望着溪水缓缓流淌,送走的是城市暑热,迎来的是乡村振兴。这是也婺城区、金华市乡村共富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