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鱿鱼游戏火遍全球「鱿鱼游戏老板」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鱿鱼游戏火遍全球「鱿鱼游戏老板」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自9月底以来,国内社交圈掀起了一股“鱿鱼游戏浪潮”。

虽然这部网飞投拍的韩剧在豆瓣仅有7.6分,但它的影响力却成为了“网飞之最”,甭管国内外均掀起了追看的热潮,也登顶到了网飞在世界范围最受欢迎的剧作榜单的榜首位置。

甚至依据媒体报道,得益于《鱿鱼游戏》的影响,网飞公司的市值也暴涨了1200亿,这是什么概念?粗略来说就是“半个啊B”吧......

当然,伴随着《鱿鱼游戏》的走红,国内影视圈也撕裂成了两个派系:一边将它追捧成年度神作,另一边(也就是自诩影评人的阵营)则认为剧情肤浅,甚至还多次撰文来嘲讽喜好者的无知。

但这期内容我不打算继续争论《鱿鱼游戏》究竟是神作还是平庸之作,毕竟好看不好看是个人的偏好,而能够持续的火热,这已经足够证明商业上的重大胜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绝对配得上“佳作”二字了。

这期我们来聊聊,某些佳作在国内影视文化下所获得的相似待遇。

01.佳作大抵都有相似的“待遇”

什么是国内的影视文化?一言以蔽之:严格的审核制度。

碍于分级制迟迟未能落实以及部分家长对教育的片面理解,因此影视作品要想在国内获得放映的机会,那就务必经过严格的审核。

而对于绝大多数作品来说,也就免不了会遭到删减与遮挡。

当然,能够通过的作品也可谓是足够幸运了,因为对于另一部分来说,后者往往具备的也只有“封禁”。

《进击的巨人》这部日漫自然就是其中之一,我们暂且抛开谏山创的139话不谈,这部日漫截止至138话的时候也都是口碑封神的存在,而经由它改编的新番动画,几乎每一季都能够成为对应新番季的绝对霸权。

目前上线的4季动画均保持在豆瓣9.0以上,而其中的战斗画面更是成为了二次元圈中口口相传的经典。

《巨人》的火热是必然的,而这也导致它虽不能在国内正规渠道被窥探,但阻止不了漫迷屡次将它送上热搜榜单。

比如第三季出现的“兵长砍猴”,这幕炸裂的剧情就一度掀起了全网漫迷的亢奋;而在第四季开播之后,《巨人》更是保持着每周一热搜的频次,只要日本当地更新最新集,那国内的漫迷便宛若大过年般兴奋异常。

我不知道在这群助力《巨人》上热搜的小伙伴当中,究竟存在多少真有一直追看动漫的喜好者?还是说绝大多数占比都来源于所谓的“云漫迷”?

但哪怕后者才是真相,也能够说明《巨人》的魅力已经牢牢烙印到了各位小伙伴的认知深处,已经成为了如同《灌篮高手》般级别的情怀之物了。

不难看到,这就是佳作们的待遇。哪怕你不能正常点播,但相关话题也依然会霸榜主流舆论,而它们的影响力也并不会随着封禁消失殆尽,相反还会往牢不可破的方向继续精进。

同样的待遇自然也在《鱿鱼游戏》身上发生了。

虽然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任何“引进”或“整改”通知,但鉴于贯穿整个故事的“大T杀”设计,以及各种骇人惊悚的游戏玩法和深刻揭露和放大的人性阴暗面等等,都无不会触动国内家长们的脆弱神经。

毕竟就在10月9日的时候,微博便出现了这样一条话题,直指英国学校不让学生看鱿鱼游戏的事实,而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剧情太过暴力和腹黑了---如果英国也都如此,那你们觉得国内的家长会轻易放过这部爽剧吗?

不过不能过审归不能过审,《鱿鱼游戏》在中文互联网的火辣辣却是板上钉钉。

哪怕到来10月11日这一天,微博热搜也都能够看到两个相关话题:一个指向了剧中出现的桠糖玩法,另一个则类比了国人小时候玩耍的游戏。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只要在电商或社交网站输入对应的“桠糖”关键字,我们都能看到满满当当的“抄袭”,而相应的商品和内容也都获得了不错的反馈量---可以说,如今的《鱿鱼游戏》已经成为自媒体们的财富密码了。

一边是对影视佳作的打压,另一边却又看到相关话题在主流资讯平台的大肆传播,而后者也必然会将越来越多的网友吸引到坑中。

同时因为市面上能够触碰到的也只有“未被删减的原版”的缘故,这些新入坑的网友也就只能通过密布“不良元素”的版本来缓解精神上的需求咯。

那这样的安排究竟算是事与愿违?还是另有所求呢?

02.国内影视作品的内在生存逻辑

我个人的看法更偏向后者,毕竟依靠当前的网络技术,甭管置身哪个网站,若真想将某个话题彻底打压,那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有意思的是,针对一般的封禁作品,我们遇到的也只是看不到正版,而不会真让对应作品成为中文互联网的“违禁词”,从而也就保留了舆论探讨的余地。

如此操作其实也是一种筛选式试探,或许有能力架梯子、找资源的网友也都具备着强悍的心智能力,而他们通过独立的思考也就能够在一部影视作品里头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水平---相比起嗷嗷待哺,等着在正版网站点播的网友,那些敢于架梯子的用户显然支付了更大的操作和理解成本。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应该具备更强悍的理性思考能力咯?

如果我的猜测没有错的话,那如今国内的影视作品可就真的无时不刻地处于博弈当中,而像你我这样的有能力搜刮资源的漫迷们也就成为了影视佳作的“探路者”。

我们肩负起了在纷繁杂乱和好坏交集的信息和影视作品当中,将优秀的内容给挑选出来,并通过视频和文字等方式来向更大比例的公众安利和推广。

如此操作也就能让公众带着“优秀的角度”来初尝作品,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封堵了“歪式理解”的可能性吧。

03.最后

诚然这样的行为不是对影视佳作的尊重,而作为一名影视和动漫爱好者,我们也自然对“分级制度”如饥似渴着。

但如果迫于某些不确定的因素,相关制度的落地也只能遥遥无期。

那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又未尝不是杜绝不必要的麻烦以及让优秀的事物能够继续在国内传播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