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好看的温暖治愈系书「轻松温暖治愈的书」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好看的温暖治愈系书「轻松温暖治愈的书」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捞一本有价值的好书,过一段有深度的生活。

大家好呀,这里是夏泉在捞书。

今天夏泉继续跟大家分享一本优质随笔:



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


一看这书名就感觉触手一片痴心柔软。


翻开瞅瞅内容,啊!还是我最爱的名家大师散文集!开心!


既有周作人、丰子恺、朱自清等民国大家,也有贾平凹、周国平、史铁生等当代名手,还有李娟、故园风雨前这些当下热门作者!


好全!编辑似乎想把所有散文名家一口气网走!


而且,他定的选编标准也好贴我的喜好:平静、陶然。


“日常辛苦,一天忙碌后回家展卷,虽无法纾解体乏,但有熨平心绪的功能,这是纸书所以不灭的本钱。”


熨平心绪、陶冶情操,这不就是散文的优长嘛!


优美的文字和细腻的情感是有召唤、有力量的!






1、尽享中文之美


首先,这些散文让我深刻领悟到中文之美:灵动、精致、准确、饱含诗意与柔情。

散文家、诗人李汉荣在《牛的写意》中写公牛的爱情决斗:


如果正值黄昏,草场上牛角铿锵,发出金属的响声,母牛羞涩地站在远处,目睹这因它而发起的战争,神情有些惶恐和歉疚。


当夕阳“咣当”一声从牛角上坠落,爱终于有了着落,遍野的夕光摇曳起婚礼的烛光。那失意的公牛舔着爱情的创伤,消失在夜的深处。


画面感、氛围感、戏剧张力三者合一,那传神的情感描写让我们瞬间就移情到牛儿身上,厉害!


在他眼中,牛是世间最笃定的行者,真正做到了“不念将来、不畏过去”,专注在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不会迷茫焦躁:


牛不在意自己身后留下了什么,决不回头看自己蹄印的深浅,走过去就走过去了,它相信它的每一步都是实实在在走过去的。


接下来这几帧蹄印特写,更是像纤毫毕现的微距镜头,把大千世界浓缩到惊鸿一瞥里,一眼穿透万年:


雨过天晴,牛的蹄窝里的积水,像一片小小的湖,会摄下天空和白云的倒影,有时还会摄下人的倒影。


那些留在密林里和旷野上的蹄印,将会被落叶和野花掩护起来,成为蛐蛐们的乐池和蚂蚁们的住宅。


而有些蹄印,比如牛因为迷路踩在幽谷苔藓上的蹄印,就永远留在那里了,成为大自然永不披露的秘密。


读着这样的文章,你会质疑网上那些的“中文已死”的话题只是限定圈层的自说自话。


网络表达或许是浅薄堕落、贫瘠无趣的,但中文本身从未自降格调。


它的风流俊雅、鲜活蓬勃就藏在片片书页之间,就藏在每一个想把话儿说好、想把事儿讲透的中国人的舌尖心头。






2、重拾日常之趣


散文之美在语言也在情趣,特别是最切近而最容易被忽略的日常之趣,一旦被有心的作者捕捞起来,就会放射出格外夺目的光华。


汪曾祺的《葡萄月令》就写他从一月到十二月伺候葡萄生长的全过程:


一月下大雪,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

二月里刮春风。葡萄出窖入土,发芽长叶;


三月上架、四月浇水;

五月六月忙着喷药、打梢、掐须;

七月葡萄“膨大”啦、八月葡萄“着色”丰收啦;


九月十月的葡萄园像一个少妇,宁静而慵懒;

十一月下架、十二月入窖,葡萄平顺幸福地走完了一生。


当我们拿出耐心和爱意陪一株植物成长,就会像养小孩一样直观见证生命的神奇:


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它真是在喝哎!葡萄藤的组织跟别的果树不一样,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细小的导管。


浇了水,不大一会,它就从根直吸到梢,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浇过了水,你再回来看看吧:梢头切断过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


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这不就是活脱脱的例子么?


草木虫鱼都是我们的生命课老师,只要俯下身来仔细观察、认真听讲,这门课上我们都能拿到高分。


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烦琐细碎的部分,若经过深切的体验与思考,也会带我们看到更深邃的人间真相。


王安忆的《关于家务》就是从非常微小的生活细节入手,详谈男女双方在婚姻家庭中的不平等。


她写她和丈夫原本在家务活儿上有明确分工,丈夫买菜、洗衣、洗碗,她只负责烧饭。


乍一看,丈夫活儿多她活儿少,但一开始干才发现家务里多的是叫不上名字、细碎得羞于出口的工作。


丈夫干完分工的活儿,拍拍屁股去上班了,她还得做很多扫尾工作——他只管洗,晾、晒、收、叠均不负责。


并且,家务最重要的不仅是动手去做,而且要时时想着。


比如啥时候换床单、啥时候晒被子、啥时候卖废纸……


这些全都是她在想,如果有一件想不到,丈夫绝不会主动去做。


当然,丈夫绝不是使唤不动的懒汉,你只要请他做,他总是努力完成。


只是,他干这一切的时候却总有着为别人代劳的心情。


洗茶杯,他会说:“茶杯给你洗好了。”买菜,他则说:“菜给你买来了。”


弄到后来,她自己也传染了这种意识。请他拿碗,就说:“帮我拿一只碗。”请他盛饭,说:“帮我盛盛饭。”


仔细想想这个“给你”和“帮我”,是不是已然嗅到性别剥削的腐朽味儿了?


家务明明就是夫妻双方共同的工作啊!男人怎么就不能洗手作羹汤、日日围着锅碗瓢盆转呢?


时代变了呀,男人不需要苦大仇深地做英雄,时时准备深入虎穴龙潭拯救女人,只需要多多尊重、理解、体谅自己的伴侣。


王安忆说,不必高抬什么只搞事业、不屑家事的阳刚“大丈夫”,不必讥笑那些挎篮买菜、讨价还价的“小男人”:


男人的责任如果只扮演成一个雄壮的男子汉,让负重的女人欣赏爱戴,那么,男人则是正式地堕落了。






3、重获内心充盈


优质的散文确是能让我们警醒的,它是作家们从生活中提炼的慧思真知,能够抚慰了我们的焦躁、扫清了我们的迷茫。


读胡适的《新生活》,我会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思考到底往何处去:


生活的“为什么”,就是生活的意思。


我为什么要干这个?为什么不干那个?


回答得出,方才可算是一个人的生活。


读周国平的《平淡的境界》,我会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字,切勿卖弄自怜:


说到文人,最难戒的是卖弄,包括我自己在内。


举凡名声、地位、学问、经历,还有那一副多愁善感的心肠,都可以拿来卖弄。


戏演得愈真诚,愈需要观众。他确实在想象中看到了读者的眼泪,自己禁不住也流泪,泪眼蒙眬地在稿子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想想自己是否也有自怜自恋的表演欲?有,而且很多。


当我为了亲友点赞、绞尽脑汁地想朋友圈文案时,当我为了彰显品味、不分场合地大谈字节集读过多少经典时,我膨胀的“文青”荣心都在招摇示众,真是可耻的“穷酸”啊!


好的散文家需要真性灵真体验,普通人想要内心充盈、精神清爽,也要适当远离虚拟嘈杂的网络,走向蓬勃有趣的生活微处,在那里采撷一缕柔婉曼妙的情思。


注释:本文头图出自韩剧《非常律师禹英禑》,书籍摄影图源自果麦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