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这五条街路曾被外国人 冠名英语「老外街夜市街」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这五条街路曾被外国人 冠名英语「老外街夜市街」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摘要】以人名命名的冰城街路有很多,除了有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街路之外,也有一些如“果戈里大街”、“斯大林街”等由外国人名字命名的街路。今天,本报就为您讲述一下这些被外国人“冠名”的街路背后的故事。

地段街街景

□文/摄生活报记者张立首席记者杨雪楠

斯大林街

原名江沿街

为纪念中苏友好而改名

哈尔滨人一说“上江沿儿”,大家都知道指的是松花江南岸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和斯大林公园。地名专家告诉记者,因为斯大林街紧邻江边,早期的名字就是江沿街。早期的江沿街上一直都有大型的农贸市场,一早起来,溜溜达达上江沿儿,买点蔬菜水果再买点炸大果子,成了很多老哈人的回忆。

这里为什么会改名呢?地名专家告诉记者,斯大林公园的原址是一个渡口,1898年6月被中东铁路局占用,建码头和铁路专用线,并在其周围建有绿地,但规模很小,称江沿公园。20世纪20年代建“亚古邦”水上饭店、江畔餐厅等俄式建筑,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又扩建了几次。1946年5月20日,为纪念中苏友好,将江沿公园改名为斯大林公园,并一道将江沿街也改名为斯大林街。

1953年,公园内的铁路设施被拆除,草坪绿地之间安置了天鹅展翅、三少年、跳水等16组雕塑;1963年,公园增设了“小画家”、“手风琴”、“小鹿”、“江上母子”等11件富有生活气息的雕塑……如今,斯大林公园和斯大林街已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沿斯大林街两边行走,仿佛置身于园林之中,绿地草坪、雕塑小品、花坛喷泉、百年老树,吸引着大批游客来此观光。

果戈里大街

曾称国课街、奋斗路

以俄国著名文学家名字命名

1842年,一部《死魂灵》震动了当时的俄国社会,作者正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如今,在哈尔滨,就有一条街路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就是果戈里大街。

地名专家告诉记者,果戈里大街形成于1901年,是中东铁路时期命名的俄文街路,因为其精致而有特色,所以以俄国著名文学家名字命名。1925年,哈市实施街路改名,将俄文街路根据音译直接译为中文“国课街”,1958年将国课街改为奋斗路。2003年该街实施改造,建设景观街路,恢复了老摩电,又改造了街路两侧的特色建筑和景观,为了体现文化韵味,街名也改回原来的名字果戈里大街。

地段街

曾称希尔科夫王爵街

老哈人口中的“王爷街”

经过连接道里区与南岗区的霁虹桥后,第一条街就是地段街,它又有什么故事呢?专家告诉记者,1899年,此处因中东铁路第九工程段设在此街,所以称为“地段街”。1915年,该街又以中东铁路第九段段长希尔科夫的名字命名为“希尔科夫王爵街”,又被市民称为“王爷街”。1920年,“王爷街”名字取消,恢复了地段街的本名。

说起希尔科夫,他当年还曾在市公园(现兆麟公园)盖起了一个露天剧场,名为“希尔科夫戏厅”。它坐南朝北,最多可容纳500人,是名极一时的演出场所,具有浓郁的俄罗斯建筑风格。1908年,这处露天剧场加盖为电影院,后期另作他用。

中山路与红军街

曾并称霍尔瓦特大街

因纪念孙中山、苏联红军分别改名

博物馆地区可以说是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大客厅”,繁华的中山路和红军街上车流人流聚集,而作为哈尔滨人很少有人知道,这两条街曾并称为“霍尔瓦特大街”。

地名专家告诉记者,霍尔瓦特1903年来到哈尔滨,被任命为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其下台后,继任者沃斯特罗乌莫夫于1921年4月5日将车站街(现红军街)、通道大街(现中山路南岗段)、陆军街(现中山路香坊段)改称为霍尔瓦特大街。直到1925年,哈市的部分俄文街路修改为中文名称,才将霍尔瓦特大街改回原名。

后来,通道大街与陆军街于1946年合并,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路。火车站前的车站街则于1949年为了纪念苏联红军解放东北而改名为红军街,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