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 你的 幸亏我来了 是种冒犯
最近很多人关心六六 你的 幸亏我来了 是种冒犯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六六 你的 幸亏我来了 是种冒犯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编剧六六在武汉方舱医院。资料图
作家、《蜗居》《安家》《心术》编剧六六,再次站上了风口浪尖。
前往武汉进行采风、为创作寻找“素材”的她,从3月8日开始逐日记录在武汉的见闻,发表评论和感想。
但她的某些话引发了争议。其中最受诟病的一句,是她3月9日在日记中所写的“幸亏我来了,再不来素材就没了”。
“幸亏”“素材”……这无疑很违和。
单从这句话来看,武汉市民承受的痛苦,人们40多天的坚持,于她而言只是“素材”。她的采风被看成“专程”去武汉“消费苦难”的行为,引发巨大争议,也就不可避免了。
六六个人公众号截图。
有些轻佻本不该有
六六是被邀约前往武汉的,为的是创作。
她在文章中声称,自己曾经拒绝过两次邀请,她说“我不喜欢吃人血馒头……要我去邀功唱赞,我做不到”,而被邀第三次时,她说,“我不能仅靠几篇网络文章就搞创作,我要有真情实感,我需要去一线找那个打动我的人和事。”
六六个人公众号截图。
至少从字里行间,六六表明了本意,不是去“吃人血馒头”。
尽管如此,她在记录武汉行程的文字中,那些无意中透露出来的情绪和言辞,还是刺痛了不少公众。
比如那句“幸亏我来了,再不来素材就没了”,“幸亏”这个词,就引发了不少读者的不适。这是一个旁观者、“开发者”的视角,这样一种庆幸的背后,似乎还隐藏着一种冷漠。
或许在六六看来,这是创作所必需的冷静、客观,但在“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这种“幸亏”,与面对大疫该有的情感不搭,显得太轻佻。
这样的轻佻,还体现在她更多的文字中。
如六六在文中记录了这样一件小事,讲小区业委会给居民送鱼,“刚刚回来酒店,发现隔壁小区广场上人声鼎沸,以为要闹暴动”,这种反应,也让人觉得她对武汉缺乏了解。
这篇文章在公号上的标题是“采访结束的彩蛋”,也让人感到不快。“彩蛋”是人们在观看综艺节目时常用的词,表达轻松愉快的心情,用来形容武汉人的生活,并不太恰当。
当然,有些人对编辑六六的批评,并不是特别公正。比如拿她的“国籍”说事,这和一个编剧是否能够做好工作,没有多大关系;比如拿她的身份做文章。
还有的指责,看上去没有道理,但在更深层次却让人深思。比如,很多上海网友说,很担心张文宏医生为上海攒下的口碑,被六六给败坏了。这种对比看上去很荒唐,编剧和医生,根本就是两个职业,有什么可比的?
但抛开分工看,不管是医生还是编剧,面对武汉的疫情,都需要真心诚意,需要付出,这一点却是共通的。张文宏医生赢得的赞誉,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他说话的方式,实事求是,语言朴素,这对一个编剧来说也适用。
如何看待六六的“采风”
六六是国内著名编剧,素来以言辞锋利著称。尤其是在有关婆媳关系、家庭矛盾的话题中,她的锋利相当吸引人。
但在面对疫情的时候,她的某些锋利语调,或许就有些不合适了,有时还有可能会伤到自己。
如有网友留言,说她在武汉的采风内容不应设置“赞赏”。她回应说,收入都会捐给一个基金会——这是很值得赞赏的。
但她接下来又补了一句,“这个时候来武汉的,谁会在乎这点儿小钱?”这就是典型的六六式言论。“小钱”才捐给基金会吗?除了赞赏收入,还有“大钱”吗?这就是习惯在网上争论造成的后果。放在平常,这种“炫耀”没什么,但在当下,却让很多人怀疑她是否能够心平气和地做好编剧的工作。
六六个人公众号争议留言截图。
这种怀疑并非没有来由。六六在《我的责任》中讲述了自己“亲临一线”,去武汉采访的原因,里面说道:“我跟西雅图朋友通话,他们前一段掏光家底搜集医护产品往国内寄,我说现在美国也很危险了,你们有物资吗?他们两手一摊说,我们随美国国情,听天由命。”
美国在防疫中表现是不是“听天由命”,暂且不论,“他们两手一摊”这句话却很让人生疑,你们是好几个人一起开视频会议吗?语言的画面感对一个编剧来说非常重要,但在纪实性的叙事,尤其是对不幸的呈现中,不该有这类信口而来的轻佻。
传统意义上的编剧,是“幕后”人物,是作品播放完毕(或开始)时在字幕上显现的创作者。但是网络时代的编剧,却有可能是红人。一个网红编剧,可能还没有开始创作剧本,就已经在“宣传作品”或者“造势”了。六六在写剧本之前,在确定导演和演员之前,在动笔写剧本之前,她已经开始“造势”了。
这是她“创作”的一部分,在正常时候,这种先引来关注的做法是非常有效的,只是在面对疫情和苦难的时候,她的不当言行,多少有点让人感到不适。
我当然希望这种担忧是多余的,希望她至少是以严肃的态度,来认真对待这次剧本的创作,否则,她就真的“辜负”了武汉人民所遭受的这份苦难了。
文 | 张丰(媒体人)
编辑:和生 实习生:彭美琪 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