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广西轮战时间「天涯右岸一路同行纪实文」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广西轮战时间「天涯右岸一路同行纪实文」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卷毛

阵地春节钓鱼游戏(左一油机班长栾春华、513技师孙培德、513覃祖春、油机员陈昌贵、一排长王凤岐)

轮战期间,除担负战备值班之外,便没有了什么事情。

在我们513阵地附近有两栋砖混结构的瓦房。前面一排是小车班司机和水车司机的宿舍,后面则是我们雷达排和营部炊事员的。与营部、指挥所、一连、二连的住宿条件相比,我们这无疑是三星级的招待所。

他们住的是比窝棚稍先进一些的通铺宿舍,先进的是,“墙体是不到两公分厚的水泥板,屋顶则是水泥制作的,一块能顶二十几片小瓦的那种”,乐观的估计十级台风都没问题,而窝棚则不行。

在白天与敌机斗智斗勇,晚间通铺宿舍的战友则观察耗子,看着老鼠从搭毛巾的铁丝上玩秋千类的游戏,河南籍的栾春华班长,制作了一个捕鼠工具,这个工具成了战士们晚间的一大乐趣,每次抓到的老鼠都被当地的居民要走炖了。

513技师宁绍安和覃祖春在友谊关合影留念

夜间查哨回来的副连长吴世庆,远远地就听见水箱旁边有呼啦啦的冲水声,经常有睡不着的战友,半夜起来偷偷摸摸地偷水冲一下。

如果不限制用水,连队的战士每人平均两盆水的话,炊事班做饭用水就成了问题。刚才还听见水声,模糊间还有白花花的一片,怎么没人了呢?副连长平时也是个幽默爱搞笑的人,就悄悄地站在水箱旁边,半人高的水箱里,潜伏着一个光溜溜的战士,头埋在水里,正在进行肺活量的“锻炼”,副连长既不不言语、也不制止,就这样静静的观看。

一会儿,水面上冒出个脑袋,望着副连长“嘿嘿”的傻笑。“靠”!和大家正在吃早餐的一排技师朱日成,扔掉了手中的馒头,连嘴里正在咀嚼的也吐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根“卷毛”,宝贝似的向大家展示着。

司务长陆青松这时候尴尬得像是首次登岳父家门的准女婿一般,在大家集体注目礼的巡视下,脸色一会红、一会儿白,一点儿也不轻松。还是副连长机智,大喊一声,“蔡小五”,过来!用手指着蔡小五的脑袋说:“马上理个光头”!蔡小五用河南话一边嘟囔、一边委屈地说:“俺上周刚理过发”。谁让你是自来卷呢?

513山东潍坊张新铭

毒蛇

二连发射阵地除了发射掩体之外,到处都是半人高的杂草,一些小动物也栖息在里面,战士们偶尔也能碰到。

一次,发射班长孙元国,在发射架导弹外衣上发现一条正在晒太阳的毒蛇,孙元国解下腰上的武装带,冲蛇挥舞了几下,想把它赶走,可这条一米多长的毒蛇只是懒洋洋的抬起头,观察了几眼后,又接着晒太阳。

这可了不得,万一警报响了,战士们跑警报扯导弹外衣时被咬伤怎么办?回去报告! 瞬间跑来了二连司机邢富平、班长向建忠、文书邹绍荣等几个战友,大家七手八脚把那条毒蛇一顿猛揍,就在那条蛇快奄奄一息的时候,又跑来几个战友。

那时候屁大的一点事情,都能惊动很多人围观。二连有“唐老鸭”之称的司机唐一平,分开众人、稍作观察,迅速出手捉住了那条蛇的尾巴,然后迅速用力地抖了几抖,本就奄奄一息的毒蛇剩下的半条命也没了。唐老鸭告诉大家,这是一条眼镜蛇,剧毒无比,说得发现毒蛇的孙元国他们后背发凉。

唐一平是什么动物都敢吃的人,轮战前在营地的时候,经常看到他和营直的水电工掂着一串串用气枪打下来的麻雀。据战友讲,生猪肉唐老鸭也可以尝试来一口。当然,这条眼镜蛇无疑会成大家口中的美味,直到现在还有战友回忆起眼镜蛇的味道,赞叹无比!

回师

九一年十月底,轮战任务已经圆满完成,当地支前办公室送来了不少椰子和菠萝罐头以及背心等纪念品。部队撤出,接替单位就位。

部队车辆在靠近宁明县城车站的位置待命,营里下达指令,没有特殊情况,所有人员不许下车。这个命令,使大部分战士都摸不着头脑,感觉很奇怪!整夜的时间,都是蜷缩在车上度过,只有和我在同一辆车上的连长何振山,半躺在红岩车的发动机上惬意地打着呼噜。

天刚亮,指挥装载的人员发射信号弹,车辆陆续启动,开始铁路装载。这次我没有被分去抬渡板,因为接替我们轮战的单位把这个工作都做完了。在指挥人员的引导下首发车辆已开始登上了火车,值得一提的是,营里派出了四名纠察,逐个对车辆进行检查,发现没有异常情况才挥手放行。

三连在机场合影(左一翟勇军、陶思军、郭树峰、韦炳康、魏金祥)


“纳闷、奇怪、不解”。后来才知道,部队要撤回时,当地有好几个小姑娘来给战士们送行,一时间、离别情愁感动了不少路人。哭的、吵的、闹的,还有要跟着走的,难怪营里会下达这种奇怪的命令。还别说,三连的军民共建搞得还真不赖,可能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吧,

三连战友在友谊关合影留念

三连由于作战的性质,驻地就在宁明机场附近,吃的、住的、用得都比我们其他连队条件要好,难怪三连的“情哥、阿妹、那个情意长啊”。

部队归建后,广西那边的信件也曾雪片似的飞来,为了保证不出问题,营里决定扣住信件。再后来,就安排营部通信员干脆在信件上写上,查无此人,才解决问题!

三十年后,三连官兵相聚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