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炸玉兰片 打冻米糖 耍春牛浏阳过年民俗有这些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炸玉兰片 打冻米糖 耍春牛浏阳过年民俗有这些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浏”有年味,民俗迎“春”

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年一岁一团圆。进了腊月,年味就一天比一天浓了。年味其实没有味,不酸不甜也不香。年味就是一种氛围,里面飘溢着喜庆、亲情、欢声笑语,也荡漾着爆竹声。

临近春节,各地民俗风情各异,但不变的是扑面而来的年味,浏阳也不例外。龙狮表演、竹马灯、花鼓戏、皮影戏、打糍粑、炸玉兰片……这些“浏”有年味的民俗,总能勾起人们心中最温暖、最朴素的情怀。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

炸玉兰片

在不少浏阳人的记忆里,春节前夕炸玉兰片,是任何购买的罐装零食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仪式。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时至大寒,离春节也就近了。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勤劳聪慧的浏阳人总是在不断地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灵感。从一颗普通的红薯到一枚香甜薄脆的玉兰片,两者间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共通。

大围山镇楚东村,散落在山林的村庄静谧如诗,邱凤梅正与婆婆鲁淑珍一起揉搓红薯粉团子——在乡下,过年制作玉兰片是件繁琐而劳累的事,也是一件快乐而重要的事。那薄脆里的丝丝清甜,让一年的生活似乎多了一份甜蜜幸福的总结。

搓面团、分剂子、揉长条、入锅焯水、冷却晾干……婆媳俩多年的默契,都藏在了娴熟的手法之中。繁杂、细致的环节填满了这美好的冬日时光,没有市场上购买成品的方便,却充满了生活的仪式感……

阳光的加持,让被切成薄片的玉兰片像变魔术一样,长成了一片片微微透明的花瓣。红、绿两种食用色素点缀其中,触动着内心深处因年节将近而生出的喜悦。

再次烧锅热油,晒干的玉兰片将要经过再一次的蜕变。火苗舔着锅底,玉兰片进入油锅的瞬间,一如真正的玉兰花瓣上下翻飞并舒展开来。数秒钟的时间,它们被全部捞入竹晒盘中滤油、冷却,香甜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由于热胀冷缩的缘故,开始控油的玉兰片发出轻微的滋滋声响,叙说着从红薯蜕变至玉兰片的整个过程。

在不少浏阳人的记忆里,春节前夕炸玉兰片,是任何购买的罐装零食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仪式。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了工业化流水线上被复制的今天,像邱凤梅和鲁淑珍这样勤劳的浏阳女子,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仪式。

打冻米糖

春节时的一抹糖香,吃不腻的味道中藏着故乡。

浸糯米、蒸熟、晾干,洗芝麻、晾干、炒熟,这些准备工作做完,也就意味着打冻米糖的季节到了。熬糖、炒米、上架、成型、打条、切片,有条不紊的每一个细节,连贯起来就是一整套打冻米糖的程序。这样的场面,在大围山镇东门村邓建国的家中年年上演。

灶台上,邓建国双手不时抡着大瓢舀糖,为的就是熬糖的过程不焦不糊。数十分钟后,糖汁开始转化为琥珀色,用手轻轻粘上一点,糖丝儿立即牵出了一条线。

无须看表,邓建国开始抽去锅底的柴火,将火候控制在刚刚好的状态。此时,刚刚起锅的糖汁亦是恰到火候。

已熟的糯米粒粒蓬松,一如珍珠;炒熟的白芝麻在指缝间游走,散发出扑鼻的清香。温热的大铁锅,3.2斤糯米,2.6斤芝麻,一铁瓢熬好的糖汁,快速翻炒之后,食物们将各自体内最旺盛的味道渗透至对方。

“这是一架冻米糖的量。”快速翻炒后,制作冻米糖的原材料被盛到竹簸箕中,再倒入定型框内。没有任何犹豫,拿起木制小碾子来回滚动,冻米糖很快就在框中乖乖定型。去框,用一根木棍轻轻压实后,已然变成了一整方冻米糖。手起刀落之后则是均匀的糖片儿,那一口香脆便开始缓缓萦绕在空气中。

“全家福”

一年中最美味的团年饭,“全家福”打头是很多浏阳人共同的记忆。

“随着一阵清脆的爆竹声,第一碗菜大多是一道‘全家福’,乡下也叫‘和菜’‘十样锦’。一阵互相谦让声里,这碗菜很快就吊起了大家的胃口,热热闹闹的宴席便正式开始了。这是一年中最美味的团年饭,‘全家福’打头是很多浏阳人共同的记忆。”

来自儿时的记忆,足以让最平常的食材变得温暖动人。徐金锡是社港人,也是乡村第一餐的大厨,1975年出生的他有着20余年的烹饪经验。经他手制作的美食可谓是不计其数,这道“全家福”却是他记忆中最为亲切的菜品之一。这份亲切,也使得他对这道菜的制作方法熟得不能再熟。

“全家福的食材之丰富,成就了它老少咸宜的好滋味。”徐金锡开始了烹饪,首先准备好平肚、木耳、香菇、胡萝卜等原材料,接着将它们焯水后取出,冲凉再挤干水分。热油入锅后烧到合适温度便将姜入锅炒香,随后将肚片、鱿鱼片、平肚等先后加入煸炒。接着加肉汤,烧开再将肉丸放入其中,出锅前放入腌好的肉片与红椒片;再次烧开出锅装盘,依次放入调料即可。

一阵忙碌后,热气腾腾的全家福出锅了,记忆中的香味如期而至。随手夹了一筷子,肉片鲜嫩、蛋卷嫩滑、平肚鲜香……

“在浏阳,全家福也有‘浏阳头碗’之称。因为它的食材和配料都十分丰富,基本能够满足一桌人的不同口味。之所以叫它‘和菜’,还有和和美美的寓意。值得一提的是,全家福的食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着季节的转变而适当调整。”徐金锡说。

炸油豆腐

无论待客与否,油豆腐是永远都不会出错的一道好食材。

烹炒煎炸蒸、火候、食材、调味……有时候,这些显得简单,有时候却又无比复杂。“无论待客与否,总之油豆腐是永远都不会出错的一道好食材。”大围山镇村民廖尚龙说。

“过年炸油豆腐,几乎是我们这里家家户户的习惯。”廖尚龙介绍,制作油豆腐的先决条件在于大豆的品质。选取刚收获的饱满黄豆,按适当比例用甘甜的山泉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约为10小时,此时黄豆在清水中变得鼓鼓的。然后才是磨豆浆、过滤去渣、煮沸、点浆、加压成形。

“带上浸泡,一共是6道程序,每一道都疏忽不得。”因为是炸油豆腐用,因此水分较之平常少了一些。翻滚的油锅旁,白豆腐被小刀裁成长方片型,再滑入油锅。10分钟后,水分被蒸发得差不多,豆腐由最初的白嫩到淡黄,再到金黄。说话间,廖尚龙快速地抄起一个长柄漏勺,迅速将炸好的油豆腐捞上来,倒到竹盘中。

“肉烧油豆腐、鸡汁焖油豆腐、素炒油豆腐……既可作蒸、炒、炖之主菜,又可为各种肉食的配料,万能搭配。”炸了近40年油豆腐,廖尚龙自己仍不曾吃腻。哪怕顾客再多、销量再好,亦会交代妻子留出一碗,作为自家餐桌上的一道菜肴。

“以前炸油豆腐要准备很久,都是过年才会炸,那种隆重感与今日不可同日而语。”透过日常美食的仪式镜像可以看到,过年是蕴藏在浏阳人心灵深处的遗传密码和文化图景。延续至今,唯独舌尖的这份美味一直不曾改变。

打糍粑

在打糍粑的过程中,体会热热闹闹的年味。

“糯米昨天浸泡了整整一晚。”荷花街道唐洲社区小源冲,几个大汉将石窝子抬到张小军家的院子中央洗净,小源冲的男女老少都围了过来。

热气腾腾的厨房里,女主人正在蒸糯米。邻居朋友皆跑到厨房帮忙,分不清人影。第一锅糯米蒸熟了,女人们将蒸锅端到院子里,糯米则倒进石窝子里。男人们一声吆喝,都拿起椆木锤子往石窝子里捣起来。

“砰砰砰”要是砸得响,大伙儿就哈哈大笑称赞。如没有砸响,就会遭到众人善意的调笑。连砸了几窝糍粑后,就要换人砸了,满院子的笑声荡漾在过年的气息里。几个回合下来,剩下的劳力坐在旁边等候,谁累了,就换下一个来。老人和孩子则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

“黄豆、芝麻、南瓜子、花生米、炒米合制而成的糍粑粉,则是早早用小碾子细细磨好的。糍粑打好后,裹上粉,压平、切块即可食用。”邻居黎才秀介绍,糍粑的吃法多样,可以烤着吃,蒸着吃,油炸吃。无论哪种吃法,都香喷喷的,令人口水直流。

“据说早些年新出嫁的姑娘回来拜年,都会带上一盒糍粑作为礼物,意为新生活甜甜蜜蜜。”尽管将糍粑当作伴手礼的习俗不再,品尝着新鲜的糍粑,张小军的语气里仍满是欢喜,“打糍粑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活,一般都是好几个后生合作。做事的、围观的,这份说说笑笑的热闹劲儿,才是真正过年的味道。”

芋头青菜羹

在乡下过年,这道芋头青菜羹几乎是家家必做。

“从有记忆开始,过年那天这道芋头青菜羹就一直在。新年第一天吃的话,代表着既富裕又清吉的好兆头。”洞阳镇长东村,67岁的欧阳作涛仍沿袭着多年来过年的习俗。提把镰刀直接奔向菜地,割下一棵叶形如蒲扇的大叶子青菜,用以煮芋头青菜羹。在乡下过年,这道菜几乎是家家必做。

欧阳作涛选的青菜并非广义上的青叶子菜,而是一种叶大如蒲扇,叶脉略带淡紫色的青菜。这种青菜纤维的软硬适中,而且没有涩感与其他杂味,是用来制作芋头青菜羹的首选。这一习惯,亦是从上一辈那里沿袭而来的。芋头亦是自家种的,鸡蛋大小,软糯爽滑。

“芋头形似元宝,吃了新的一年招财进宝,财源滚滚。菜头,谐音彩头,有财运,有彩头。”一碗下肚,意犹未尽的同时,老人十分感慨:“新的一年,想不虎气冲天只怕也是不行哦!”一顿过年宴,穷尽厨师的全部手艺,几十年的记忆每到过年,瞬间让一切回到从前。恍惚之间,被召唤的味蕾不仅仅是对过年的美好祝愿,更有熟悉的味道在其中。

竹马灯

无竹马不新春,新春的精彩自此开始。

小年一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在诸多浏阳人的记忆里,无竹马不新春。在闲适热闹的春节期间,看上一场竹马灯,这个年才算有了一个精彩的开头。

一直以来,浏阳西乡都有戏窝子之称,普迹更甚。相比搭戏台唱大戏的繁复,耍竹马灯对场地的要求就随意多了。堂屋、稻场、屋场、阶檐……兴致所至,无地不可。人员就更简单了,一个完整的竹马队人员不过十人:渔夫一人,蚌壳精一人,竹马一对为两人,持灯者两至四人。

趁着年底人齐了,将新春要耍的竹马灯预演一遍,是普迹镇金江村每年都会有的过年程序。竹马灯的组织人,依旧是老把式张水生。所用道具,皆为八旬老艺人张启法亲手制作。

咚咚锵,咚咚锵……锣鼓响起,茶灯、竹马先走,献上一曲《拜年歌》后便是载歌载舞的蚌壳表演,内容为渔夫(丑角)、蚌壳精(旦角)表演渔夫撒网捕到蚌壳的故事情节。下沉、扣胸、曲膝、扭腰、晃肩、绕扇花……表演场上的一招一式、一唱一和,围观人群的欢歌笑语、逗乐打趣,非亲临之人难以感受其欢乐和精彩。“进门先恭贺,四门四角要舞到,主人盛情要致谢……”表演了大半辈子,张水生退居幕后负责统筹。手把手传授的背后,精髓全靠那份心领神会。所谓“心传”,除了世代相传的技艺,还有枯燥生活背景下的一份热爱。

“元宵佳节到(呀),出门看热闹(呀)。西门来的竹马,竹马有几多……”在人文蔚起的浏阳,竹马灯这种民间艺术自成一家,曾见证了许多浏阳人的欢乐时光。在时光的演变中,它不因各方冲击而消失,反倒越来越清晰。这就是本土文化,它佐证着浏阳河两岸的民俗的源远流长。

舞龙

龙腾盛世,与浏阳花炮最为匹配。

“请拜年哟!粗粗的龙灯,道贺新年……”咚咚锵,随着鼓乐的节奏声,长龙舞弄起来,蜿蜒翻腾,不时赢得观众的鼓掌喝彩。

按照农历大年的风俗,每逢正月初十后,就是要出龙的日子,龙有草龙和火龙。草龙是属于温和龙。一条龙用青草或是稻草编结而成,舞龙的人要力道适中才不会使龙断开,看龙的人也不会向龙扔鞭炮,看的是舞龙人的技巧,草龙寓意为来年五谷丰登。

元宵期间最有看头的,还要数火龙登场。火龙和鞭炮是过年的绝配,舞龙队先在初十就走家串户地发拜帖。如果有接了帖的商家或社区,就要给舞龙队一个大红包,元宵节那天,舞龙队就会来现场进行舞龙表演。

浏阳是世界著名的花炮之乡。浏阳花炮造型美观、质量可靠,素有“浏阳花炮甲天下”的美称,这里曾盛行耍火龙灯。

彼时,各路舞龙队身着各式装束,拿出看家本领,在硝烟弥漫、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登场,把龙舞得翻江倒海,精彩绝伦。没有鞭炮响,舞龙人没有劲,鞭炮放得多,炸得好就干劲十足。更有勇者赤膊上阵,面对身边爆燃满天飞舞的鞭炮,面无惧色、力量倍增,威龙时而盘驻,时而匍匐,时而腾飞,时而翻滚,在炮轰光闪中展示着浏阳“炸龙”的真谛和神韵。

而观众在场外笑着、呐喊着,被挑出的青壮汉子都会尽情地向舞动着的龙身掷扔着燃起来的一串串鞭炮。舞龙的则不管多么猛烈的火焰和爆炸连连,也要在硝烟弥漫中把龙舞得激昂有力,然后向人们三点头再昂首后方可离场而去。

舞龙也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一个重要民俗。在元宵节这天,全家团聚共吃“元宵”,元宵以糯米粉为团,加糖及芝麻作馅。这个节日以放灯、观灯为主要特色,因此也叫“灯节”。民间俗称“除夕夜的火,元宵夜的灯”。人们的主要活动有张灯、观灯、猜灯谜、舞狮、舞龙、踩高跷、放花炮等。

耍春牛

扶犁报春,提醒春来勤耕种。

送拜春帖,牵春牛,扶犁报春……耍春牛是古人重视农耕文化的表现。立春耍春牛的习俗可追溯至周朝,而“耍春牛”也是大围山、张坊一带的传统民俗活动。

随着鞭炮声响起,“耍春牛”的队伍依次进入屋内。走在最前面的人扛着锄头,“大春牛”紧跟其后,纸扎的牛头,牛身由两个人扮演。一手扶着犁、一手举竹鞭的男子高声大喊,“恭喜发财,新春大吉!”此时,主家会作揖回敬,递上一个红包。

每逢临近立春,大围山张坊一带的村民会自发组织耍春牛。耍春牛的队伍敲锣打鼓,凡是开着门的,都会去“闹”一下。村民们总是提前开好门,迎接春牛的到来,这叫作“接春”。接春是件很庄重的事情,必须要放两次鞭炮。进门那会放一串,离开那会再放一串,还需要准备红包。

“上世纪50年代时,立春耍春牛非常流行,几乎每个村都有耍春牛的队伍。”曾经,邓春秋也是大围山镇老一辈的“耍春牛”好手。“耍春牛”的队伍中,每个人都有特定顺序和职责,送帖的,春牛,扶犁的,正德游龙,太公钓鱼,杨氏送饭,武吉卖柴,最后是乐队。送帖的人通知主家,春牛是主角,负责报春说吉利话的是扶犁人。

据年长的老人们介绍,耍春牛之所以设置正德皇帝、太公、杨氏、武吉等历史角色,是代表了农业的耕樵渔等门类。传统的“耍春牛”比现在更讲究。那时,要牵着真的牛去报春,对演员们的道具、服装要求都更严格。耍春牛要展现劳作的情景,提醒人们要耕种了。

打铜锣

铜锣一响,乐享新年。

浏阳西乡,春节期间,清脆的铜锣声预示着来年的红火,也敲响了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的祝愿。耍锣鼓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共传承着一举成名、二龙戏珠、三鱼、四喜等十四个锣鼓经,形式灵活多变。铜锣演奏起来激越高亢,清亮悦耳、节奏明快,听来神清气爽、催人奋进,凸显锣鼓的魅力和韵味。

而在浏阳北乡,春节的氛围也格外浓厚,大年初一是当地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他们拿着早就准备好的小袋子,和小伙伴们约好,一起上周边邻居家里拜年,“叔叔阿姨过年好,恭喜大发财。”满口的浏阳吉祥话,成功逗笑了大人们,纷纷将准备好的零食和红包塞满他们的口袋。

来源:浏阳日报

【来源:浏阳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