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雍正帝为什么任命年羹尧为大将军 而拒绝主动请缨的老十三胤祥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雍正帝为什么任命年羹尧为大将军 而拒绝主动请缨的老十三胤祥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第79期)

上一期我们讲了雍正帝即位后,对老十三胤祥的消极表现不满,两个人边吃饭边下棋,同时也展开了一场讨价还价的博弈,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老十三胤祥重新打起精神,且被封为了怡亲王。

在这里有一个疑问,不知道大家思考了没有,那就是西北战乱尚未平息,老十三胤祥又主动请缨带兵征讨,为什么雍正帝不选用他呢?要知道康熙帝还在世的时候,老四胤禛就曾经打算推荐老十三胤祥出任大将军王呢?

本期话题:雍正王朝中雍正帝为什么不让老十三胤祥为大将军,偏钟爱年羹尧?

一、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分几个方面来谈:

首先解释一下雍正帝当时所处的环境状况,可以说,并不怎么乐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摆在雍正帝面前的首要大事就是西北平乱,可是要平乱就要花银子,而国库又空虚,所以,雍正帝当务之急是充实国库。

要充实国库雍正帝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继续追缴国库欠款,另一方面则提出货币改革(印新钱)。可是这两个差事都需要人去做,雍正帝还不是皇帝的时候就追缴过欠款,知道难度非常大。而老八胤禩主持印出来的新钱按照孙嘉诚的说法,又养肥了贪官污吏的腰包。

可以说,国库没钱是雍正帝即位之后烦恼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有更烦心事情。一个是自己的亲弟弟老十四胤禵从大西北回来,不遵从圣旨,大闹灵堂,毫不给雍正帝面子,而当着皇太后,雍正帝还不能发火。

新皇帝的第一次朝会,在场的众大臣们除了老三胤祉表态支持以外,其余人仿佛都在看老八胤禩的脸色。尤其是老十胤誐,雍正帝慷慨激昂的说话,每说一句,他就放一个屁,最后吵吵着要出恭,雍正帝看了看自己案头的“戒急用忍”四大大字,忍住了。

其实这些雍正帝还能忍受,可是自己最信任的上书房大臣张廷玉和自己最信任的兄弟老十三胤祥,明明知道新钱的弊端,却没有一个人跟他说实话,这让雍正帝伤心不已。

也正是在这些前提下,雍正帝选用了年羹尧出任大将军去西北平乱,而拒绝了老十三胤祥的主动请缨。

二、

雍正帝为什么不选老十三胤祥出任大将军?

第一个原因就是朝中无人,刚才也提到了,朝政基本被老八胤禩一伙把持,康熙帝虽然给雍正帝留下了隆科多和张廷玉等人,可是这两个人刚开始的表现并不让雍正帝满意,而且他们也无法制衡老八胤禩一伙。

上一期中也提到了,雍正帝希望让老十三胤祥帮忙管户部,也就是管钱,财政大权在手,才不至于处处被制约。而要想管钱就必然干涉到老八胤禩一伙的利益,雍正帝举目一望,只有老十三胤祥能出任这个角色。

第二个原因,在于上一任的大将军是老十四胤禵出任的,雍正帝一即位就撸了自己亲弟弟的大将军王,而再让老十三胤祥出任大将军王,这样做势必会更加激怒老十四胤禵,况且皇太后还在世,这不利于团结。

第三个原因则比较隐晦了,那就是雍正帝不想失去老十三胤祥。这非常好理解,自古如此,而且邬思道早就提醒过老十三胤祥,雍正帝本就是一个“共患难易,共享乐难”的人。一旦西北战事结束,迎接老十三胤祥的将会是什么?历史上这么多有战功的人,能平安的着陆的又有几个?

更重要的是,老十三胤祥是一个无欲无求的人,且已经在朝中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倘若他再打赢了仗,雍正帝能赏他的只剩下皇位了……

第四个原因就更隐晦了,其实雍正帝并不放心老十三胤祥,至于为什么不放心?这就得结合我前面的文章看了,别忘了雍正帝即位的当天,邬思道就是拿老十三胤祥带五路兵而威胁雍正帝的。

雍正帝默许王掞杀郑春华;默许年羹尧屠江夏镇;授意高毋庸杀坎儿;登基第三天就杀府中办秘密差事的人,还曾经打算杀掉邬思道。

三、

雍正帝心中也明白老十三胤祥知道自己的为人:

老十三胤祥送邬思道的时候还附带一个如月,不要以为如月真的是老十三胤祥准备的,别忘了他被圈禁了整整十年,前一天刚刚放出来,怎么可能一晚上的时间就找到了一个如月?所以,如月就是雍正帝早就准备好的,如果杀邬思道不成,那么就派如月监视邬思道,说明雍正帝心中也知道年秋月在邬思道心中的分量。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则说明老十三胤祥送邬思道的一段剧情,一切都在雍正帝的监视之下进行的,雍正帝知道了邬思道对老十三胤祥说了“鸟尽弓藏”,那么他还会放心派老十三胤祥出任大将军吗?

其实后来老十三胤祥无意中在雍正帝面前说了一句话,也验证了雍正帝为什么不选用他的原因。

那是雍正帝推行新政处处受难的时候,他向老十三胤祥抱怨说他们到处给朕出难题,说朕的坏话,而老十三胤祥却回了这么一句话:

“要是邬先生在的话……”

当时雍正帝的脸色可不好看哦,敢情朕的皇位是靠邬思道得的?朕离开邬思道连国家也治理不好?

其实不光老十三胤祥出任大将军,雍正帝怕他跟邬思道联合,连年羹尧出任大将军,雍正帝也怕邬思道会跟他联合。还好,邬思道为了自救,去了一趟年羹尧处,点破了年羹尧的小算盘,也等于把年羹尧推上了绝路,当然也把自己从雍正帝的怀疑名单中排除了。甚至后来李卫跟雍正帝说年羹尧的坏话,也是引用的邬思道的话。

所以,单凭邬思道这个人跟老十三胤祥的交情,多疑的雍正帝也不会选用老十三胤祥出任大将军。

当然,别忘了《雍正王朝》中老十三胤祥的出身问题,他的外公可是喀尔喀蒙古大汉哦(真实历史并不是这样的),至于跟叛军什么关系,剧中没有详说。但是在上一次举荐大将军的时候,老四胤禛可是打算推荐老十三胤祥的哦,反而是邬思道点破不能选老十三胤祥的原因。

四、

雍正帝为什么要选用年羹尧?

记住这句话,凡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

年羹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雍正帝心中一清二楚,由于年羹尧的出身低微,在剧中是老四胤禛的包衣奴才(真实历史不是这样的)。所以对权力和金钱有一种近乎疯狂的渴望。

这也是他跟老十三胤祥不同的地方,有所求,就有所畏惧,自然就可控,如果无欲无求了,那么这样的人自然也就控制不了了。

所以,选用年羹尧除了可以解决刚才提到的选用老十三胤祥所面临的问题之外,也是利用了年羹尧急于立功的心态。虽然后来的年也学精了,开始养病自重,但总体来讲,仍然处于雍正帝的控制之中,别忘了军中还有很多雍正帝的眼线呢。

另外,从军事才能上讲年羹尧不比老十三胤祥差,老十三胤祥的旧部大都在丰台大营,也就是京郊附近。去了大西北当官,先不说之前的老十四胤禵有没有给他埋下雷,毕竟那是战场,万一真的打败了,损失的可不仅仅是兵马,还有自己的一个得力兄弟。

反观年羹尧年轻,有魄力,又任陕甘总督多年,熟悉地形,会打仗,关键还忠诚(认为他不忠诚的,自动面壁去)。并且对雍正帝的皇位构不成威胁,只要利用他急于立功的心态,打赢了仗,雍正帝自然就可以再次运用邬思道说的“鸟尽弓藏”了。

从年羹尧临死的时候把雍正帝的佛珠还给雍正帝,并且哭的伤心不止来看,任何的理由,都掩盖不了雍正帝“鸟尽弓藏”的本性!

而老十三两次被圈禁,其实都是因为老四胤禛,一次是在热河替他见了太子胤礽被圈禁,一次则完全是替老四胤禛背了屠杀江夏镇的黑锅。于情于理来讲,雍正帝都不能再把他派往大西北受苦,而且老十三胤祥的身子骨,也已经架不住戎马生涯了。

等到重病中的老十三胤祥面对老八胤禩“八王议政”逼宫时,再次挺身而出解围。等到老十三胤祥耗尽了最后一滴油后,雍正帝也明白自己亏欠了他太多太多,此时的自己也彻底成了“孤家寡人”……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上期回顾:雍正王朝中雍正帝跟老十三胤祥第一次发火,真的是因为下和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