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 烟火人生 心有所居「什么叫烟火人生」
最近很多人关心心居 烟火人生 心有所居「什么叫烟火人生」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心居 烟火人生 心有所居「什么叫烟火人生」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作者:徐珊珊
近日上映的家庭情感剧《心居》,是腾讯影业与阅文影视继《1921》《人世间》后推出的“时代旋律三部曲”最后一部作品。与前两部鸿篇巨制相比,《心居》选取了一个上海普通家庭作为小切口,细致描绘了一幅沪上市井风景画,透过“小”人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折射出他们对“大”家庭的依恋和守护。
图为《心居》海报和剧照
心安之处即是家
现实题材家庭情感剧一直是我国电视剧的主要剧种。从过去的爆款剧《渴望》《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到关注婚恋话题的《金婚》《裸婚时代》,从关注子女教育的《小别离》《小欢喜》、聚焦原生家庭问题的《都挺好》到近期上映的《我们的婚姻》,家庭情感剧将家长里短的日常生活故事搬到荧屏上,观众从剧中人的经历和遭遇中找到自己的故事和情感投射点,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不过,部分家庭情感剧也因为题材雷同、情节狗血等受到诟病。
《心居》改编自鲁迅文学奖得主滕肖澜同名小说。该剧由滕华涛执导,滕肖澜编剧,海清、童瑶、张颂文领衔主演。剧中的“居”,除了指人们日常居住的居所,即平时身体的栖息之所,也象征着人们情感、心灵的居所。正是从人们居住的房子里,《心居》的故事开场了。
外地媳妇、全职妈妈冯晓琴每天“买汰烧”(上海话,指的是买菜、洗菜、烧菜),在家里忙得不可开交。她希望能在上海这个大都市买一套属于自己的小房子,便让性格懦弱的丈夫顾磊向姐姐顾清俞借首付。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冯晓琴为此还提前准备了一份“发言稿”让顾磊背下来。在顾家为姐弟庆生的家宴上,顾磊百般无奈之下,只能开口向姐姐借钱买房,不料却遭到拒绝。年近四十的单身都市金领顾清俞,为了置换一套更好的房子,正准备找人假结婚。
与一般的城市相比,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上海,这里的房子对每个人的现实意义更加凸显。但是,《心居》虽然以购房为话题开篇,却并非以此为主题。房子,只是故事的开始。该剧记录了普通人为梦想奋斗的生活百态,重点展现了两个女主人公经历阵痛后的成长和蜕变,最终找到心灵居所的过程。同时,通过“小”人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观众从中深切地感受到“心安之处即是家”的道理。
心灵深处的曲折幽微
《心居》在描摹世间百态的同时,真实展现了多面复杂的人物性格。和许多家庭情感剧中经常出现的婆媳矛盾、夫妻矛盾不同,该剧主要展现了“双女主”冯晓琴与顾清俞这对姑嫂之间的矛盾。
因为嫁给顾磊,冯晓琴与顾清俞成为姑嫂。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女人,虽然并不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但是平时总免不了要打交道。对于这位从外地嫁到上海多年的弟媳,顾清俞总是心存提防,担心老实憨厚的弟弟会任由她摆布,担心冯晓琴要把娘家的负担全部转移给夫家。
冯晓琴对大姑子顾清俞也心存芥蒂。虽然冯晓琴在顾家任劳任怨当了多年家庭主妇,但是顾清俞却总是防着她,动不动就拉着弟弟和父亲关起房门“开小会”,经常不动声色地对弟弟的婚姻状况指指点点,不时引发夫妻之间的龃龉和矛盾。
但是,家庭主妇冯晓琴对顾清俞的表现不露声色,“一声‘阿姐’叫得隆重又亲切”。她劝妹妹“投缘就多说几句,不投缘,就少说几句。不就行了?”这种姑嫂之间的微妙平衡、暗流涌动,最终被顾磊的意外去世打破了。
此外,由“傲慢与偏见”引发的矛盾还体现在其他一些人物关系上。例如,葛玥的母亲带着挑剔的眼光看待女婿顾昕,觉得他与女儿结婚是“高攀了”;施源的母亲则对高学历、高收入、高颜值的儿媳顾清俞的家庭出身不满意,觉得儿子是“低就了”。
正是因为出身背景、成长环境、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剧中部分人物对他人的处境和评价存在一些不合常理的“傲慢与偏见”,成为许多矛盾和冲突的导火索。
《心居》中出场的人物都是普通的“小”人物,都不是完美人设。他们与我们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小情绪。有时很难从那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矛盾和细节中界定到底谁对谁错,更多取决于你站在谁的立场上看待问题。
面对这些家庭矛盾和人们心灵深处的曲折幽微,《心居》没有用狗血的偏激方式来展现,而是在充满烟火气的日常生活和交流中不断去化解矛盾、消除隔阂,让人物在理解和包容中不断获得治愈和成长。
于绝望处生出希望
“跌跌撞撞,于绝望处生出希望,看似平静却又暗潮涌生,猝不及防。这就是生活。”原著小说《心居》如是说。作为刻画现实生活的影视剧,《心居》除了描绘日常生活的烟火气外,还传递出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不屈不挠、不断奋斗的人生态度。
丈夫去世后,冯晓琴走出家门自谋生计,骑着电动车奔忙在上海街头送外卖。每天,在朝阳和夕阳的陪伴下,她的身影融入大都市如潮水般的人流中。在人来人往的街道、弄堂里,冯晓琴与众多平凡的人们一起努力打拼,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这些身影里,有生于斯、长于斯的老上海人,也有努力奋斗、想在这座大都市立足的新上海人。
冯晓琴在送外卖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独居老人需要照顾的迫切需求。她希望借助展翔的投资,共同创办一家养老院。随着剧情的逐渐展开,她与顾清俞的相处将慢慢从对立变成相互理解。两人态度的逐步转变,是不断成长和蜕变后的释然,充满了对生活和“家”的重新感悟。
滕肖澜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写每一个在生活中挣扎向上、在爱中求索失落的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能给予人们如萤烛般的光芒,微弱但能带来安慰。”(徐珊珊)
来源: 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