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推理电视剧无证之罪「最烧脑推理小说」
最近很多人关心悬疑推理电视剧无证之罪「最烧脑推理小说」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悬疑推理电视剧无证之罪「最烧脑推理小说」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紫金陈作品《无证之罪》
《无证之罪》发生在繁华都市,凶案现场,罪犯总是故意留下一枚指纹和一张字条——“请来抓我”,除此之外,没有丝毫破绽,面对如此高调的连环杀手,专案组成立四次又解散四次,毫无头绪,只能求助于数理逻辑专家严良,这桩悬案,疑难如无解方程,他该如何着手解密?精心布置这一场无证之罪的真凶,为何总是故意留下线索?这是一场巨大的阴谋还是一个陷阱,亦或深藏着更不为人知的秘密?《无证之罪》,眼花缭乱的迷局,层出不穷的杀机,一个犯罪高手,一个侦探超人,棋逢对手,谁赢得高智商赌局?抽丝剥茧之后,真相令人不寒而栗却又百感交集
1.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悬疑推理小说?
所谓完美的犯罪,一定是不留痕迹无法破解的罪案。其实犯罪永远不能跟完美这个词来搭配,因为犯罪是丑恶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极少会在现实中遇到犯罪行为,尤其是类似于小说中描绘的恶性凶杀案件。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这可能也是侦探小说大受欢迎的原因,因为现实中看不到,所以广大的读者会转向书籍、影视等作品中寻找悬疑推理的参与感、见证感。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东野圭吾、克里斯蒂、柯南道尔、秦明、方木、公安部特案组等等形象、角色的忠实拥趸。
书籍的读者,影视作品的观众,在阅读或者观看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代入感,会想象自己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入迷者甚至在自己的世界里跟主角同步推理演绎,甚至在情节尚未走到的地方自己预先设计好了路线。倘若情节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来发展,那更会产生一种无与伦比的优越感。
所以说,悬疑推理侦探类小说之所以能有洛阳纸贵之势,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通过作品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在生活中无法触及的世界和事件。作为一个守法公民,说实话,今生除了办身份证还没去过派出所,所以悬疑推理侦探小说对我来说吸引力比较大。
BTW,如果这篇文章有警察读者看到的话,很希望能在评论区介绍一下,现实中的打击犯罪跟小说中有何异同?
2.这本书好看不?
当然,不然我也不会敲下这篇文字给大家介绍了。我们先明确一个问题,这本书所描绘的案件,最终完美侦破,犯罪分子也遭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正义战胜了罪恶,光明驱散了黑暗。但是小说的主人公是个犯罪分子,而不是警察。这个书里写了,各位读者可以自己去读,这里不方便展开。
小说名字《无证之罪》,从字面意思来看,是指没有证据可以审判罪恶。因为警察办案讲究证据,人证、物证、口供。这三项,在书中所描绘的连环杀人案中没有一项,是的,一项都没有。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办案连锁定,或者说圈出一片犯罪嫌疑人的线索都没有。没有目击证人,没有凶器等物证,嫌疑人都没有所以口供就更没有了。所以,即使在后期,经过一个天才神探推理出了凶手的身份,也无可奈何。因为没有证据,没有证据抓人,一点都没有。这地方体现了现代公检法系统比历史上的刑部大理寺之类的机构要文明得多。现实中我不知道,没经历过。
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谋杀案的策划,一个连环杀手,如何做到屡次犯案都不留下证据,都不被警方怀疑,甚至某种程度上在牵着警方的鼻子走,间接调动警力实现自己的目的。当然,这个不提倡,浪费公共资源。但是话又说回来,就是提倡又能有几个人有这么高智商能做到这些。
3.游侠思维何时能够从人脑海中消除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
游侠思维之所以在中国盛传不衰,甚至全世界范围的文明中都有,那是因为法典的不完善,制度的不健全,官吏的能力参差导致的。人在遭遇不公,或者看到不平等的事情,一般有三种反应。第一,诉诸于朝廷及地方各级都署衙门,求得父母官或者捕快皂吏来主持公道。比如狄公、包公、海公等。第二,求神拜佛,寄意于佛教道教诸般神明,希望天道昭彰报应不爽。这种做法最大的作用,也可能是仅有的作用,就是给自己个心理安慰。第三,以暴制暴,行侠仗义,甚至揭竿而起。这种做法是个技术活儿,需要极高的心智和技巧,绝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读一下金庸先生的作品就明白了,大侠,绝大部分情况下只存在于传说之中。
纵观历代封建王朝,官商勾结,官匪勾结,贪赃枉法,指鹿为马,混淆黑白的事情比比皆是。更有俗语叫做“自古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你莫进来”、“哪个庙里没有屈死的鬼”。俗语、谚语、歇后语,这些语都是真理,为什么呢,因为这是老百姓们总结并流传出来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都认可的东西错不了。求神拜佛吧,这个年代不兴封建迷信了,大家也不都不相信什么死后的报应,下地狱还是上天堂。更显得苍白无力,真正的除了安慰自己让自己逆来顺受助长罪恶气焰之外起不到任何作用。于是,游侠文化流传不衰。相比于衙门的三班捕快、戏文中的狄公、包公、海公,以及上台之后的草头天子(“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游侠显得那么的触手可及。
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开创了一代盛世,然而皇朝后期,总是为水的百姓倾覆了舟楫。原因是什么,是朝政的昏昧,地方各级衙署对百姓不公,是狄公、包公、海公的长期缺失,百姓诉苦无门看不到青天,是草头大王,游侠武士扮演了大洋彼岸那只蝴蝶,百姓形成飓风,掀翻舟楫。朝政的昏昧和地方衙署的黑暗导致了百姓只能寄意于游侠武士。无论是大秦大汉,大唐大宋,嬴家天下,刘家天下,李家天下,赵家天下,都只不过是给民家天下看门。看的好,继续。看不好,比如监守自盗,哈哈,那就换个天下。如果朝政清明,官员贤良,百姓安居乐业,恩怨报偿有路有门,那何愁不能高枕无忧。倘若胡亥做到了,那就没有刘邦什么事儿,倘若朱由检做到了,那也没有皇太极什么事儿。只有天下太平政治清明,游侠思维才能被禁锢在故纸堆中瑟瑟发抖...
所以这一部分的问题来了,法外制裁,你怎么看?
4.除恶务尽还是网开一面
《无证之罪》中,骆闻这位前法医,高智商知识分子,虽然为了反向逼迫警方为自己寻找妻女而犯下了连环谋杀罪。但是读者一定会说,他杀的那些人,都死有余辜。这些死者确实劣迹斑斑,罪恶累累,还都是刑满释放人员。他们都曾被法律制裁过,都曾被警方打击过,也都是经过改造的人。但是就作者在书中的描述看来,这些改造之后的刑释人员,似乎并没有改过自新,这是改造失败了?改造失败了怎么办?继续改造?还是换种方法改造?比如书中所提供的另一种改造方法:重新投胎...就小说中所描写的,这种改造方法简单省事儿,效果显著,因为他们再也没有犯过事儿了。
因此,在法律与道德并行的今天,我们国家采取的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路。那么在打击犯罪的过程中,我们是该相信改造之后的人会改过自新,还是干脆除恶务尽一劳永逸?这个,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中真味,留与看官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