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妖孽宫廷「混入皇宫」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妖孽宫廷「混入皇宫」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只身卫国之大计,却得天下冤之,沧海横流,浮华散尽,他的勇气魄力、国之大义、道德品行为我们后生钦佩学习,再游杭州,必到于谦祠

朱祁镇的一生结束了,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温顺和善、气度非凡,病榻之上废除百年殉葬制,给他的人生添了最后一抹亮色

朱宪宗朱见深登基,不昏庸也不残暴,却因他的软弱让帝国妖邪横行、昏暗无比,他确实不具备统治者的素质,亲小人远贤臣,前有昏父听信宦官王振,后有庸子宠溺宦官汪直,在这一点上确实是亲生父子一脉相承

生母纪姑娘、门监张敏、老太监怀恩,用小人物的平凡写就了舍生取义的大义。朱佑樘从险被堕胎的婴孩,到安乐堂中的幼童,再到几乎被废的太子,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却饱经忧患。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用仁厚征服人心,让大明王朝再次迎来辉煌繁华的盛世,当然,他仁厚却不软弱。前有老将王恕、马文升肃清朝堂浑浊之气,后有新秀刘健、李东阳,谢迁奠下盛世之基。朱孝宗亲贤臣远小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终于为弘治盛世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在给子孙留下了善断的刘健,善谋的李东阳,善辩的谢迁三位治世能臣后,含笑九泉

朱武宗朱厚照登基,皇帝贪玩,刘瑾掌权,皇帝老大他老二,更是大掌柜的二当家,三位治国能臣遭当头棒喝,谢刘悲壮离去,东阳屈辱前行,不过刘瑾最终也难逃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结局。至于荒诞中不乏明理与些许魄力的皇帝,并非仅有豹房后宫,昏晕无道,荒淫无耻,倒也闯关出战,万军丛中,纵横奔驰,给后人留下了可书写的一笔。

唐寅如梦如幻而不得志的一生,宁王造反,召唤其人,本以为良将遇明主,却空欢喜一场,纵意花丛、醉生梦死比起造反也算正途,最终留下“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归于沉寂。

王守仁在悟了近十年的“格”,寻了近十年的“理”后,首在鄱阳湖,这个一百五十年前朱元璋火烧陈友谅舰队的地方,王守仁再一次风助火势,溃退反军,保天下苍生,为天下太平。次在南京,为了阻止江彬的阴谋、皇帝的无知,他将不世奇功拱手他人,保江西百姓安宁,社稷稳定。三在家乡,四处游学,不挑门第,不论贫富,传其毕生所学,普济世人。末在两广,年近花甲临危受命,平定两广之乱,却也走向了舍命的尽头。“学识源深莫测,志趣高妙难知,如蛇般屈伸,如龙般变化,龙承风云,可上九天”只能再借用两千多年前的这段话,这是他应得的称颂。

忘记说了,朱武宗朱厚照,来的莫名荒诞,活的稀里糊涂,走的没头没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