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建议农民 开车回农村种地账算不过来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建议农民 开车回农村种地账算不过来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近日,专家建议“农民在县城买房,开车回农村种地”。该言论引发网友热议。

在县城居住,享受较好的教育、医疗等服务,农忙时,开20公里车去种地。这看起来是鱼和熊掌可以皆得,但实际上,账算不过来。

根据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的数据,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931元,实际增长9.7%。算下来,农民平均每个月大约1577元,实际上,这还是考虑到打工的工资性收入,如果是纯农业收入还会低一些,很多人每个月可能不到1000元。

再来算算汽车的消费。一辆8万元的车,假设开10年,加上保养,最保守的估计,平均每年成本大约1万元。保险算上交强险、商业险,一年再怎么也要4000元。油费一公里4毛,一天20公里,就是8元,一年算300天,就是2400元。总共算起来,一辆车一年要16000元的成本。一个农民,一年种地,是赚不到这16000元的。

从更大层面来看,如果仅仅把城镇化视为以福利推动人的身份转变,让农民买房,然后,通过新增市民去扩大消费、拉动经济持续增长,是很难达到目标的。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了新一轮工业化的新征程。在外资、产业转移、技术转移、加入WTO的接连不断的刺激下,巨大的世界工厂形成了。中国广袤内陆农村的年轻人可以相对自由地到城市里寻找工作机会。在过去30年的又一轮城镇化中,中国的城市化率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不足20%跃升至60%以上。

这些城市化、市民化的动力,都是工业项目对劳动力的需求造就的工作机会;并提供技能培训,促使了农民到工人的转变。从农民到工人,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不仅是农民福利的市民化,更是职业的城镇化,归根到底是生产的城镇化。这些年轻劳工通过职业升级,从农业劳动转化为了工业劳动,并提高了自身收入,能够负担得起更高消费的生活。人的城市化就完成了,进而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其实,从古至今,城镇化的实质从来未变,都是人与更高技术的结合,掌握新技术、新技能,具有更高生产力的群体的聚集,然后获得更高层次的生活。所以,农民依靠种田是不可能维持城市化的生活的。

当然,农民未必需要获得更高的技能才能获得更高的收入,直接向更高的技能的人提供服务,或者直接进入资本更密集的行业,也能得到更高的收入。简单地说,一个农民靠种田不可能负担得起县里的房子,但在县城里做服务员、保姆,却能负担得起县里的生活。所以,每天开车种田是不现实的。

值得注意的是,农民的土地,分为宅基地和耕地两大部分,这两部分的含义截然不同,一个是“生者有其地”,即宅基地。另一个是“耕者有其地”,即耕地,是农民通过集体所有的方式占有的生产资料,它既为农民提供生产场所,又为农民提供基本保障。不管农民是否进城买房,这两种类型的土地权益,是不受到影响的。

中国经过房改之后,城市居民能够通过低价购买房子产权,然后,以拆迁或者出售的方式,进行财产化并传承下去。那么,农民用宅基地换一套产权房也是理所当然。所以,如果政府收了宅基地,就不存在农民买房一说了,政府提供一套产权房是起码的责任。

如果不是以宅基地交换,农民在自己的田地旁边仍有宅基地,仍有老宅,那又何必每天往返20公里去种地呢?毕竟,医疗等公共服务不是每天都需要的,但种地却是每天都要做的。正如城里人,在上班的地方附近有套房子,也不会愿意每天挤地铁。

其实,与其鼓励买房,不如鼓励农民买车。汽车的普及有一个规律,那就是R值,即汽车价格/人均收入,这个R值在接近3的时候,汽车开始普及。2008年北京的人均工资为45000元左右。当时的一辆小轿车按15万元计算,刚好进入R值等于3的门槛。

根据这个规律,如今农村正在进入汽车爆发性普及的门槛。现在农民的人均收入为18931元,另一方面,得益于不断提升的国产化,汽车价格也在下降,进入了5万元这个区间,所以,中国农村收入已经越过了R值等于3这个边界。

某种程度上,农村比城市更需要汽车。农村人口分布更分散,公共交通不发达,有些地方可以说没有公共交通。所以农民对汽车的需求更刚性。所以,支持适合农民的皮卡进城,既能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比如方便把农产品运到城里卖,又能帮助他们更方便地获取县城的公共服务。

文|刘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