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书画名家篆刻印章欣赏「陶瓷印章」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书画名家篆刻印章欣赏「陶瓷印章」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上个世纪70年代,在金华一个不起眼的房舍里,8岁的小女孩端坐在书桌旁,完成父亲布置的作业——描摹字帖。黄表纸下的隶书、篆书,仿佛怎么写都写不到尽头。

这个画面日复一日的出现在顾童的少年时代。那个时候的她,不懂隶书、篆书的美,练习书法只是不想辜负父亲的期待。

顾童的母亲是一名语文老师,父亲是一名“上山下乡”的知青,担任小学美术教师。对于女儿的教育,顾爸有自己的理念。

中学时期,在父亲的影响下,顾童拜金华著名篆刻家毕民望先生为师,开始学习制印刻章。这一学,就是5年。

“篆刻其实是个力气活。那个年代机器不够先进,雕工好的印石也不便宜,父亲就买来廉价的青田原石自行裁石制钮。在篆刻前,需要自己用钢锯条把大块的原石裁开,制成合适大小的印钮,还要反复雕琢、打磨,常常还没有下刀镌刻印面,石粉就已经飞得满脸满手都是了。”

在爱做梦的年纪里,顾童并不喜欢这种“脏活”。

可是在同学眼中,顾童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小艺术家”。当大家还埋头苦读、沦陷题海的时候,顾童的名字已经多次出现在报纸上了。经她手篆刻的印章作品屡屡见报,这个写书法、会篆刻的小姑娘,俨然成了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荣誉带来的喜悦,成了顾童青少年时代的安慰剂。

顾童怎么都不会想到,20年后,所谓的“脏活”会成为她一生的痴迷。

在景德镇抵达心之美物

2003年,因爱人在景德镇投资创办《瓷都晚报》,顾童便成为这个世界瓷都的常客。

茶余饭后,她喜欢看景德镇的民间手艺人干活。练泥,拉坯,利坯、印坯、画瓷、刻花,施釉,烧窑……每个步骤都像风一般,不经意间吹开了她尘封多年的手作之心。

她开始学习陶瓷工艺,在把玩泥巴中慢慢摸索造物的快乐。制陶画瓷的过程,也是一个把自己内心里看不见的爱好寻找出来的过程。

一开始,顾童只是做些简单的器物。随着对陶艺认知的加深,她逐渐思考:“书法和篆刻是否可以运用到陶瓷中呢?”

按照这一想法,她开始摸索着制作一款融合陶瓷、书法和篆刻为一体的作品,这便是陶瓷印的雏形。

原本只是兴趣使然,可当一些陶艺大家看到她做的陶瓷印时大加赞赏,这让顾童意识到,“陶瓷印”可能会成为众多陶瓷风格中一朵清隽的君子兰。

后来,她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州窑烧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新华为师,正式开始研究制作陶瓷印。

美物源自无数次的锤炼与尝试

与其他篆刻师傅购买现成的印钮不同,顾童制作的陶瓷印要经过选土调泥、揉泥制钮、镌刻印面、上色挂釉、满窑烧制、出窑打磨……在她看来,这样才算是一个完全属于她的作品。

顾童通常在白天做制钮和镌刻工作,在夜间进行陶瓷作品内容的设计,她说:白天劳作上手,夜间读书思考。动静结合,甚好。

盘在脑后的长发,深色的工装服,各式各样的雕刻工具,专注而略显严肃的面容,工作台前的顾童完全不像一个在江南水乡长大的清秀女子。

雕刻,从来都是一件无法速成的事。锯、凿、刻、磨,要足够耐心,要平心静气,也要真心喜悦那时光造就出的泥火艺术。泥粉飞扬,叮叮当当,举手投足已宛如一部动人的影片。

以坯为纸,以刀为笔,手中的陶瓷印坯会随着刻刀每一次的冲、切、削、磨而发生微妙的变化。

这个时候,顾童开始觉得“造物”是一件有趣而美好的事情。她能通过手中的器物看出细微之处的美妙,能从印面文字的结体里感受当时当刻的心境,能穿过每一枚陶瓷印看到一颗愉悦而陶醉的心。

完成印面镌刻后,顾童会在印钮上“物勒工名”,复刻自己的印章标识,形成童印堂陶瓷印特有的“边款”,然后再上色施釉。最后由经验丰富的把桩师傅完成烧制:用1300多度的窑火,要烧制20多个小时才可出窑。

“如果不懂泥性、料性和釉性,就容易在烧制这个环节出问题。我就失败了很多次,在入窑的时候是完好的,但是经过高温烧制后,泥有变形、釉会流动,常常发生“印钮变形“、”印面粘板”等问题。还在试釉过程中多次‘污染’其他师傅的作品,交了不少的学费呢。”

为了提高印面的平整度,顾童不断调整泥料的配方,反复测试、记录烧成的收缩比。为了更好掌握釉的“发色”,甚至向把桩师傅学烧窑,掌握不同釉料烧成时不同的升温曲线。

经历多次失败之痛,锲而不舍的顾童终于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说起来,每一个小小的细节,背后都是无数次的锤炼与尝试。

跟孩子一起玩泥巴很幸福

三十多年前,顾童并不喜欢石粉飞扬的篆刻;今天,她将篆刻、书法元素融入到陶瓷中,成了一生痴爱。

时间的神奇之处或许就在于此,它将一个物件、一件事情、一个人、一段记忆,融汇成春风化雨,沉淀为润物耕心,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为你打开一扇通往兴趣殿堂的窗户。

顾童说,现在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跟两个孩子一起玩泥巴。

她最喜爱的作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印象》,就是和儿子一起用闲暇时间完成,共历时三年。

这是一组陶瓷和篆刻工艺相结合的作品,也是由“泥与火”成就的独一无二的雕刻作品。作品结合了“景德镇制瓷七十二道工序”之工艺,在加厚晾干的瓷板泥坯上用手工雕刻、分次上色、单块挂釉,并经1300多度高温烧制成瓷。

这件作品长5.03米、高1.43米,厚6厘米,由56块瓷板拼装组成。期间经历了多次失败,进行了多次返工,通过反复试验和烧制,历经1000个日夜的探索与努力下完工。

曾有人出高价想收藏这件作品,但顾童说:“这是非卖品,我们想选择一个有缘的寺庙,为它安下永久的家”。

顾童的《佛印禅心》陶瓷印,是用不同的瓷土和釉料,制作不同的佛像肖形。女儿从小耳濡目染,心灵手巧,这个系列中不少手捏印钮就出自她的小手。

“那年我被金华市人民政府授予‘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小家伙担心了,她着急地问:妈妈,你当上‘大师’,我还可以叫你妈妈吗?”一谈到孩子,顾童和所有妈妈一个样——喜悦和幸福感溢于言表。

用泥巴铸造一所“房子”

2017年,顾童受邀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进行为期两周的讲课。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她用“诚惶诚恐”来形容当时的心境。

“我没有想到自己沉迷其中的很小众化的东西,会得到艺术院校里师生的重视和喜爱。这对我而言,犹如在这条寂寞付出的道路上得到共鸣,有了与智者一路同行的感觉。”

岁月刻痕在47岁的顾童身上并不显著。她声音恬美,隔着屏幕都可以感受到,来自江南水乡的轻盈温婉。

然而,这个看似小家碧玉的女子,至今仍怀抱着热爱之情和使命感,奔跑在陶瓷、篆刻、文人器的工艺之路上。在我看来,发自内心的热爱是工艺世界最珍贵的礼物。

第一次看到“顾童”这个名字时,我想到了诗人顾城。同样身为艺术家,或许对于顾童而言,从遇到陶瓷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一个幸福的人。她用泥巴铸造一所“房子”,面朝陶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