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师娘优美感 是 女德 与 学术 的强行嫁接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师娘优美感 是 女德 与 学术 的强行嫁接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因盛赞“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而饱受争议的奇葩论文《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不可避免地遭遇了撤稿的命运——期刊方撤稿、致歉,涉事导师道歉、请辞主编职务,主办方承诺整改,主管部门表态将调查处理。

对此事件负有不同责任的漩涡中各方皆有回应与行动,并不意味着尘埃落定,可以划上句号。

论文本身遍布的槽点、极力歌颂的“女德”价值观,以及其如何堂而皇之地登上核心期刊的学术高地和大雅之堂,这背后的诸多问题都不能轻轻放过,需要进一步深究与探讨,厘清是非,挠曲枉直。

该论文被质疑披着学术外壳挟带私货,甚至开创了一种“拍导师马屁”学术理论的新的研究范式。

尽管作者否认“刻意吹捧”,但花费了洋洋洒洒数万字,极尽谄媚地阐述“导师与师娘和谐的完美关系”,刊发在导师主编的学术期刊上,恐怕很难“洗白”。

尤为令人不适的,非对师娘之风姿、德行的溢美“夸赞”莫属。

与才华学养令作者“高山仰止”的导师不同,师娘的优点就在于“大道之美”,美在相貌风姿,更在于三点:

一是知雄守雌,恪守“女子无才便是德”;

二是把给丈夫做饭当成义务,上演了现代版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三是“见利思义,所以有最会当夫人的美誉”。

相关论文截图

英文能与外宾交流、一分钟打60多个字的高素质师娘,在作者笔下不过是陪衬的“花瓶”、照顾起居的佣人、成功男人背后默默牺牲奉献的女人。

除了“导师之妻”这个鲜明标签之外,读者无从知晓她从事什么职业,有何建树。

这位现代知识女性,被作者详细描绘成了一个“循规蹈矩的旧式道德符号”,并号召广大女性效仿。

不仅如此,作者还“创造性”地发展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内涵和外沿,认为“求道和寻美是一致的”,在以导师为代表的男性身上发掘出了“道”的崇高感,而“优美感”则主要从以师娘为典型的女性身上探求。

作者对比了导师的“移山造海在胸怀”的“无限大”和师娘“布衣围裙生光辉”的“无限小”,进一步强调,女人就应当守柔、守弱、不争,家才能安,如果女人不安分守己,很容易导致“牝鸡司晨”。

说到底,中心思想就是“男强女弱,才能实现阴阳平衡”。

剔除那些“高大上”的名词、混淆视听的概念、似是而非的逻辑之后,不难看出,无非还是“女德”课堂上鼓吹的那套理论,只是生拉硬拽地强行与“学术”嫁接,贩卖起来更唬人。

不过,糟粕粉饰得再“艳若桃花,美如乳酪”,依然是糟粕,结局只能是被口诛笔伐,扫进垃圾堆。

时代变了,再想给女性的脖子上套起封建枷锁,精神上裹起小脚,不是不太可能,而是太不可能了。

沐浴着性别平等阳光长大的新女性,独立,勇敢,坚强;而从小受接受平权思想熏陶的新男性,懂得平等与尊重。

如此语境之下,鼓吹奴化的“女德”思想不仅在女性群体中没有市场,也遭到了广大男性的反感与排斥。

此番“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论文被网友群嘲,再一次证明,妄图开历史倒车,拐回封建旧路,是走不通的。

最后,还有一个疑惑需要追问:如此三观不正的论文竟然能够变成白纸黑字,公然刊发在多少努力耕耘的科研工作者“求上不得”的核心期刊之上,编审制度何以形同虚设?

究竟是认识局限,把关不严,水准欠缺,抑或涉及“人情稿”、利益交换、学术不端?

期待有关部门的后续调查能给公众一个令人信服的交代,更希望以此为契机,构建起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让学术回归学术,不要让封建余毒有沉渣泛起的生存空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