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一部冯梦龙增补改编完善的神魔小说「平妖传阅读」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一部冯梦龙增补改编完善的神魔小说「平妖传阅读」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二章 修文院斗主断狱 白云洞猿神布雾

上次提到袁公盗《如意册》被捕,北斗星君、祢衡审案。本节关键词:玉帝赐宝、下界护法。

北斗星君看罢袁公“供词”,笑道:“你这推得干净,好像和你是一点关系没有啊[666]”

袁公激动地跳起来道:“俺老猿不但身上干净,心里也干净,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不像别人一样颠三倒四的。”

祢衡舍人和左右都被他的耿直感染,哈哈大笑。

当下星君和舍人引着袁公到了凌霄宝殿,回奏玉帝道:“袁公罪过虽大,但情有可原。前有混元老祖留下四句禅语:‘玉箧开,缘当来;玉箧闭,缘当去。’缘者猿也,应当是袁公有缘,所以玉箧自启。他既然没邪心,是否看在九天玄女娘娘的面上,从宽处罚?”

玉帝准奏,免其死罪,革去白云洞君一号,改为白猿神,命它守护白云洞石壁(石壁上有雕刻的如意册)。先发一道天符,命当地城隍土地,把猿子猿孙等一切动物驱逐离洞,方圆十里之内,不许停留。

袁公谢恩完毕,玉帝传旨,将御案前的白玉宝炉赐给袁公。这炉名为自在炉,倘若袁公在白云洞中修炼,炉中香烟缭绕,自然不断,直透天门;倘若袁公离了洞门,香烟便熄,分明是用炉中这点真火,磨灭袁公的野性,好安稳它在此洞中,安心修行。

袁公谢恩,奏道:“臣所在的白云洞,虽然偏僻险要,但与尘世相接,不曾隔绝。听闻神仙张楷能生五里雾(一查,竟源自《后汉书•张楷传》),愿玉帝借来,遮掩洞口,好不被外间人骚扰。”

玉帝准凑,道:“若是要雾,不须叨扰仙官。”便唤来掌管宝库的人,取出一件无价之宝,名曰“雾母”。

且说玉帝见袁公一心护法,并不打诳语,且是六天玄女的弟子,就取来这雾幕交给袁公,作为白云洞镇洞之宝。并嘱咐道:“此幕只可展开尺余,便有十里雾气,不开全部展开,恐影响世人。你改过自新,专心修道,还有飞升之日;如若不然,天诛地灭,永坠无间地狱。”袁公连连点头称是,拜辞了玉帝。

混元老祖

当下修文舍人再拜,奏请御封,仍将玉箧封记,供养于院中。

袁公分别拜谢祢衡舍人和北斗星君。右手擎着白玉宝炉,左腋下夹着雾幕,离了天界,往云梦山白云洞中钻去。

那一帮子猿子猿孙,早已被城隍山神土地奉着天符驱除殆尽,此刻只剩下袁公一人,不仅孤单,所幸得了性命,又得了两件宝物,正是悲喜交加。便加宝炉摆放在石室之前,只见香气氤氲,直透九霄云外。又将雾幕展开尺余,悬挂在洞口,果然白雾腾空,一会间散成十里浓雾,把一个山洞包裹起来,洞内看不见洞外,洞外看不到洞内,白雾缭绕,互不可见。

袁公大喜:“世间事多半有名无实,这个洞亦是如此,今日白雾缭绕才不枉叫白云洞。”说罢,到宝炉前磕了四个头,拜谢天恩。

从此以后,不敢懈怠。每年端午午时,便把雾幕卷收,到天庭朝拜玉帝,谢罪一次;过了午时还洞,再将雾幕挂上,内外隔绝,自成一个世界。洞中也是宽大,奇花异果,四季不绝,也够袁公享用。

九天玄女娘娘

袁公自此便在洞中修真、养性,闲时便取出雌雄二丸,耍剑消遣。两面石壁镌刻着一百零八条变化之法,仔细参求,竟然都是些偷天换日、追魂摄魄的伪道术,其中还有豆人纸马、鬼刀神剑种种害人之数。袁公心道:怪不得玉帝看护的珍惜,不允许泄露到人间,这般法术分明是些歪门邪道,可不是自己追求的道术,早知如此,就不开这个玉箧了。

袁公心中懊悔,便取笔在石壁添上一段话,意思是这是九天秘法,玉帝藏之。倘若后人有缘得到,只能用于替天行道,保国佑民,切不可为非作歹。

到此才见袁公本心好道,并无邪念。虽如此,但把功法刻在石壁之上,玉帝却并未让其销毁。

这就引起了后话:白雾山中,再遇盗书之贼;红尘世界,忽生施法之祸。

第二章到此完毕。下一章胡黜儿村里闹贞娘, 赵大郎林中寻狐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