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为什么被禁「玉楼春模仿红楼梦」
最近很多人关心玉楼春为什么被禁「玉楼春模仿红楼梦」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玉楼春为什么被禁「玉楼春模仿红楼梦」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这两天有部名叫《玉楼春》的剧,一听这剧名,倒是先吓了一跳。
《玉楼春》原是明清臭名昭著的淫书《巫山艳史》的翻版,是中国十大禁书之一。书的内容,专写房中术,露骨不堪,又有骇人情节,于清·嘉庆年间被禁。
因着好奇,看了两集,发现于正是要来砸《红楼梦》的场子啊。这个“玉楼春”,与淫书《玉楼春》八竿子打不着,唯一像的就是:剧名用的也是主人公名字里的字,一个叫孙玉楼,一个叫林少春,所谓“玉楼春”。
于正这次大概最想做的事,就是来一个于正版的《红楼梦》。
这丫,胆儿肥胖呀。
吃透古典意境审美。
这个得分两处讲。
第一,关于玉楼春的情绪。
这在文学里,是个词牌名,很有名,它又名"归朝欢令""呈纤手""春晓曲""惜春容""归朝欢令"等。整体呈现的音韵美,回环曲折,荡气回肠,这情绪,也是本人比较欢喜的。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有作《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尊前拟把归期,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以此词牌名创作的诗词,总体都有惆怅千巧,相思绵绵,大都走的感伤路线。只是欧阳修何许人也,再怎样离愁别绪,照样能吟出“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这样豪拓潇洒的诗句来。
对哦,那个白衣少年,拉着你在春风里奔跑,你们的衣裙都被春风鼓荡起来。他一步三回首,对你含笑,那就该是年少时爱恋的模样。
孙玉楼那干净得一尘不染的笑容,在俗世颠沛太久的你,真该去看看。
多情才子晏殊也作《玉楼春》: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好了,花间词巧手晏殊,就让“玉楼春”这个本身充满美感的汉语组成,获得了该有的伤感美学的质地。
说这些,是想说,光“玉楼春”三个字,就够给你洗脑的了,光着三个字,就能让你安静下来,一种古典意境就已经藏不住了。
第二,关不住的满园的“玉楼春”。
剧里的场景美,真是没话说,相比于正之前的火剧《延禧攻略》以色彩、对比、对照、构图所强烈呈现的故宫风,这次《玉楼春》的美,更多强调的是画中人的意境美。
剪下一帧,就该是有含蓄内敛的国画精髓。你仿佛能看见韩熙载《夜宴图》的风华。绢本设色画,总能给人一种恍惚的如临其境的感觉。
于正在《玉楼春》里,关于这种质地的打磨,估计也是下足了功夫。
你看,钟鸣鼎食之家的院墙。
夜宴场景。
服饰之美。
女性之美在眉黛。这烟雾细眉,太美了。这种安静柔和的妆面,才叫大家闺秀。
可以说,《玉楼春》在古典意境的呈现和把握上,确实能叫板《红楼梦》了。
多有参照《红楼梦》。
这也得分两处说。尽管明清小说,大体有类似,但如于正《玉楼春》,参照《红楼梦》处则颇多。你看着看着,就会恍惚,有种红楼梦中来的错觉。
第一,故事背景,孙家却似贾家。
同样的高门大户,绿瓦红墙,大概古来王侯将相家皆如是。只是,同样靠的家里有位长女在宫里当贵妃的,倒不多。家里又是出了当官的老爹,和考上科举的孩子,倒也是不少。只是,家里总有个宠上天的小儿子,还看不起官场科举之类的俗物的,毕竟就少了。
这《玉楼春》,乍一眼看,就差点感觉像进错门了的《红楼梦》现场。一地的老爷、太太,一地的姑娘和哥儿。
故事走向,据剧透,也是要有大家族没落一环的,只是,于正弄来了辣目洋子、今晨这些,把悲剧色彩改成了轻喜剧,弄得里外不是的面目。就像小孩偷穿了大人的裙子,你就趁个新鲜感,当个极下饭和极能入眼的俗世悲欢,切莫认真了的。
第二,人物重合度极高,场景复现的既视感。
这部剧,有种插科打诨的趣。主人公孙玉楼,或者贾宝玉吧,见着来家做客的姚滴珠,来上一句:“好个俊俏的妹妹!”瞬间把人拉回到贾宝玉初见林黛玉的场景。
那姚滴珠,活脱一个来贾府做客的史湘云,生性磊落、大大咧咧、明眸皓齿。
当然,最厉害的当属今晨饰演的三奶奶许凤翘,整一副王熙凤的派头和做派。一句:“仔细你的皮!”那个八面玲珑,那个掌管孙府的心机,只是做了精简而已,形都在的。
不管内核如何,这次的于正,要么被供上审美的王座,要么被钉死在玩弄经典的耻辱柱上。
有人说,美则美矣,缺了点内容上的火候。
有人说,于正是在炮制视觉大宴,却输在了灵魂上。
有人说,于正也就倒腾倒腾爽剧,要弄能引发灵魂共鸣的,还欠嫩点。
其实,谁还不是处在两难境地?李少红版的《红楼梦》,深得原著精髓,却被世人怒批为“鬼片”。
那些个大宅大院的,烈火烹油,繁花似锦,谁都爱慕,只是,突然,轰的一声,说倒便倒,也不过是人生无常。
但是,谁又喜欢无常呢?
那么,不妨看看《玉楼春》的柳烟细眉、红墙绿瓦,公子翩翩,有惊鸿来。
辣目洋子,看不看随你,略微惊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