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当你被熟人强暴了 你会怎么做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当你被熟人强暴了 你会怎么做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阅读 是我们离美最近的时刻

作为女孩,我们会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诫“不要穿暴露的服饰”、“不要夜晚一个人出门”、“不要喝陌生人的饮料”、“不要坐黑车”……

只是没人说过会是这样的情况:被大家认识、信任、崇拜,甚至带有“英雄”色彩的人侵犯。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小说《熊镇》便描述了这样的境况——当你被熟人强暴了,这个人还是别人眼中的英雄。

/ Part 01

故事发生在熊镇。

它是一个偏远的、落后的,几乎快被人们遗忘的小镇。

一所所消失的学校,一间间被关掉的工厂,一批批被失业的居民,在漫天风雪中,宣告着这座小镇的凋零,或者被森林吞没,或者无人问津。

它需要一场奇迹。

“砰。砰。砰。砰。砰。”小镇里响起的一种声音带来了某种希望。

这是一座冰球小镇。

二十年前,熊镇冰球协会的甲级联赛代表队曾在全国最高水平联赛中拿下亚军,而现在,熊镇的未来,需要青少年代表队取得另一场堪称“奇迹”的胜利。

|Photo by Chris Liverani

若在冰球联赛决赛中取得胜利,熊镇将会出现一座新的高中,继而是冰球馆、会议大楼和购物中心。

冰球将变得不只是冰球,它将变成小镇旅游业和品牌营造的资本。

这攸关生存。

/ Part 02

然而,这一切停止在一个夜晚。

当一个女孩的衬衫被撕破,一枚纽扣掉在了地上,一切都停止了。

玛雅若能预料到那个夜晚所发生的事,她绝对不会踏进那场庆功宴。

喧嚣的氛围、热闹的寒暄、相识的伙伴,为半决赛胜利而狂欢的夜晚,曾经玛雅心中阳光、善良、美好的凯文,亲手将她带入黑夜。

在所有人眼中,凯文都是勇敢、优秀、美好。

他为冰球而生,是青少年代表队的核心,也将是熊镇的英雄。

谁也说不清这一场侵犯是预谋还是偶然,他是因为喜爱还是仅仅因为“一百克朗”的赌约就去占有、摧毁一个女孩视为珍宝的东西。

当灾难降临时,当女孩被熊镇的“英雄”强暴时,她孤立无援,一个人走进生命的死胡同里,就如同镇上的人们一样,选择沉默和忍耐,也如同所有懵懂的女孩一样,在受到侵犯时误以为沉默才是对亲人的保护。

这个善良的女孩子就曾认为,“现在,凯文只是伤害我。但要是我说出去,我就会让他伤害所有我关爱的人。”

沉默是帮凶,发声才是力量。

最终,玛雅还是大声说出来,倒不是为了自保,而是想保护其他人,想保护那些年幼的在街上无忧无虑玩耍的小女孩们。

/ Part 03

和玛雅一样,被“英雄”强暴的女孩子不在少数。

2017 年美国社会最大的性丑闻,莫过于好莱坞著名制片人哈维·韦恩斯坦的性侵事件。

这也是好莱坞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性侵丑闻:安吉丽娜·朱莉、格温妮丝·帕特洛、“卡抽”卡拉·迪瓦伊和蕾雅·塞杜、琳娜·海蒂、艾莎·阿基多、露西亚·埃文斯等多名女子实名控诉韦恩斯坦曾对她们实施性侵犯或性骚扰。

|哈维·韦恩斯坦

作为“在奥斯卡上被感谢次数最多的人”,韦恩斯坦是好莱坞的金牌制作人,参与制作过《心灵捕手》、《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等当代经典影片,拥有无上的荣光和权威,也正是这份“英雄”光环导致受害者不敢发声,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星继续受害。

在 2018 年的第一天,中国高校也爆发了一场地震式的性丑闻:北航校友罗茜茜在微博上实名举报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陈小武骚扰其名下女学生,继而引发多名女子的指认,并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掀起建立高校校园性骚扰防治机制的热潮。

陈小武顶着“长江学者”等光鲜头衔,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导等显赫职务,在“权威”的高帽下利用职位之便,行龌龊之事,骚扰多位女学生,给她们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庆幸地是,韦恩斯坦和陈小武都得到了相应的惩罚,前者被驱逐出好莱坞,后者被教育部撤销职位。

但这些仅仅是冰山一角,海平面下还有无数未说出口的黑暗,也有无数我们尚未知晓的真相。

/ Part 04

也许我们会觉得这些英雄、名人、名师离我们很远,被“英雄”强暴的概率微乎其微,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得再远一些,他们不是英雄,不是名人,不是公众人物,他们就真实地生活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事情还少么?

当权力不对等时,伤害发生时我们很难反抗、发声。

或许是上级对下级,性侵者以剥夺工作机会为由威胁;

或许是长辈对晚辈,施暴方因亲属关系胁迫女孩;

或许是老师对学生,当孩子被要求辅导功课时遭遇了创伤……

熟人作案早已不是新闻,在 2016 年公开报道的女童性侵案件中,熟人侵犯高达 7 成。

因为熟悉,性侵案更容易发生,也因为熟悉,伤害更不容易说出来。

|Photo by Sylvie Tittel

当一个女孩被熟人强暴了,沉默是走向房思琪式的自戕,而开口,却是挑起了一场战争,一场将所有人牵扯进来的战争。

那些与当事人有着利害关系的旁观者,会更趋向于依靠利益去站边。若施暴方代表着权威、钱财、利益,发声的受害者往往会遭遇二次伤害和荡妇羞辱:

“明明是她对他起了色心”

“说得好像她不想要似的,你们没看见她的穿着”

“我看见他们上楼,她走在前面”

“就算真发生什么事,那也是她自愿的”

“只能怪她自己活该,喝醉酒”

……

/ Part 05

就像熊镇镇民羞辱玛雅一样,许多自爆被性侵的案例,受害者被指责“骚”、“你这么丑怎么可能强奸你”、“公交车女孩”等话语从不鲜见,可即便如此,当我们被强暴时,我们还是要选择说出来,不会再有什么比被强暴更黑暗的了。

对施暴者来说,强暴只不过持续了几分钟;可对受害者来说,伤害从未停止。

面对伤害,我们只能选择在未发生前预防它,在发生后弥补它。

犯错误的从来不是短裤、短裙,而是强奸犯本身,该道歉的从来不是受害者、受害家庭,而是施暴的一方。

从这个意义上,《熊镇》虽然是部小说,但更像是一整个世界:

面对“英雄”的侵犯,女孩该如何保护自己?

身为“冰球协会体育总监”的父亲如何处理伤害自己女儿的协会“英雄”?

一位律师妈妈该如何为孩子声张正义?

一位强奸犯妈妈又该如何面对自己孩子的暴行?

一个善良、热情、勇敢的男孩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强奸犯、胆小鬼?

一个受害者、受害家庭如何从伤痛中走出来?

……

凡此种种,我们都可以从书中找到参照。

这场战争,这个小镇,这座冰球馆,这些家庭,这群男孩女孩,这群男人女人,他们深陷其中,无一幸免,或沦为帮凶,或在对抗全世界的恶。

是他们,也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