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梅香如故小说免费阅读「月明如水照花香」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梅香如故小说免费阅读「月明如水照花香」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陆卫东

水明月,江水中的明月,清亮、清明、清辉,美好又富诗意,被袁影红用做了笔名。当然,袁影红称得起这个美妙的名字,她本身就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她是南陵县人,市区也有房,两头跑,为了心爱的文学和女儿。在芜湖,南陵县是有名的出人才的地方,一度形成“南陵文学现象”,新秀大家辈出,她是代表之一。我见过她两三次,她肤白貌美,身段窈窕,典型的江南美女子。她的身形,据说得益于她热衷的舞蹈,她竟然在一次级别不低的舞蹈大赛中得过金奖。她给人的感觉是柔而不弱,善而不懦,隐隐地透着坚毅和勇敢。

作家签名售书

我读过她的诗、散文,也曾被她的诗文感动过。但没听说她写小说,更别说写长篇。突然有一天,收到袁影红寄我的签名本长篇小说《只有香如故》,让我惠存,意思就是细细读慢慢品。实话说,她这跨界幅度有点大,从诗人到小说家?要知道,周润发从许文强、小马哥跨界到文艺气息浓郁的白马王子,修炼了许多年。跨界,跨的好是神话,跨的不好就是笑话。

书的封面设计是黑底隐现龙窑,一株鲜红鲜红的老梅桩挺立,配上竖写的红字只有香如故,视觉效果冲击力强,且很有象征意义。我以细读慢品的心态,读完小说。可以负责任地说,袁影红的跨界写小说不是笑话,真是神话。神在什么地方?神在她是真的用心血在写小说。她在小说问世后,拿着书去上坟,告慰她的爷爷、父亲的在天之灵。她是窑师的后代,她为南陵县梅花山梅花窑,曾经轰轰烈烈存在过,后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窑工们,塑造了群像。再现了祖辈父辈,为了生存为了窑艺传承,而抗争而奋斗的历程。“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时间、光阴的残忍在于能够抹消曾经的人事物,小说的魅力恰在于可以复活那些已逝的影像,并且活灵活现仿佛与你同在。

这需要深厚的文学修养,高超的写作技巧。袁影红用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心和担当,以及巨大的勇气和信心,挑起了这副重担。她多次采访母亲金桂年(文中窑师朗先生的二儿媳,袁少棠之妻),窑师袁少明、彭兴寿和梅花窑最后一批窑工程时章等。她父亲袁少棠曾在《南陵县志》、《工山乡志》上写有关于梅花窑厂的发展史。小说中很多史实性材料都是她去县档案馆,查找资料参考而来。全书三十万字,只要你读,你就会进入袁影红创造的小说世界,随着那带有传奇色彩的凄美故事,与人物一道感受生存发展的血泪悲欢,和四处弥漫暗香如沁像梅花一样的奋斗精神。据悉,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怡梦不了情》的创作,也已接近尾声。很难想像,她看似柔弱的身躯,竟然能爆发如此巨大的能量。基于此,窃以为,袁影红完成了诗人兼小说家的华美呈现。

《只有香如故》又名《梅花窑》,是一部史实性较强的窑艺师发展窑的壮丽史诗。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大仙”曹颜吉、“袁夫子”袁继文等人质朴的情感和他们对窑文化的热爱、坚守。描述了窑工子女的爱恨情仇,塑造了别样的窑家人的情感世界。全书以事件的发生时间为线索,以梅香精神贯穿始终,虚实结合艺术地再现了梅花窑窑家人近一百年的奋斗史。


小说座谈研讨会

小说除了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外,就是叙述人语言和人物语言,本书语言非常有特色。从第一章“历经艰辛的梅花窑创始人”到第十二章“股份转让之争”,作者用叙述人语言讲述了同治元年,湖北窑艺师曹颜吉因避洪灾,在一只神奇的梅花鹿带领下,来到了南陵县大工山东麓的梅花山,创建龙窑打开销路扩大规模的艰辛历程,直到“曹大仙”离世。写出了老一辈窑师曹颜吉、飞人、老九、夫子、大炮等为了建窑倾尽心血的故事。

第一章开始作者就赋予了神秘的传奇色彩,梅花鹿领着曹颜吉一家不早不晚不远不近,停在了“白雪皑皑,山梅绽放,浮香数十里”,有丰富上等烧制陶器陶土的梅花山,不走了。这是一奇。梅花鹿托梦曹颜吉,舍身祭窑并转世投胎成他女儿爱梅,建窑烧窑出品成功。这是第二奇。爱梅长大遍体梅香,美丽大方,窑艺一点就通,她和良仁的爱情又奇又幻,并在巫山云雨之后,毅然跳进窑内祭窑(实是被人破坏,数次出废品),感化了奸人,再次挽救了曹大仙的精品陶器。爱梅幻化成玉簪宽慰良仁。这是第三奇。加上牧宝堂和心梅的爱情,小梅和明浩的爱情,一个被封建礼教(孝道)逼疯,一个被逼怀子私奔(门不当户不对);儿子家宝走失。交织着曹大仙的建窑发展窑业,勾勒出窑家第一代人在血与火,情与泪,水与泥的奋争中的群像,有着淡淡的悲剧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曹大仙的形象,作者塑造的非常成功,这和作者写建窑,烧窑,鉴定陶器的知识有关,按书中所写,几乎可以建一座窑观赏。曹大仙的心理描写也很独到,比如写他的梦:“曹颜吉用他那双粗糙的大手,把陶泥变魔术般地捻成了一朵朵透着馨香的梅花,粘在七成干的泥坯上,一枝枝梅花在他的手下温柔地盛开着。又到了小圆窑出货的日子,曹颜吉在窑眼处拆下一块砖。他微眯起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紧盯着窑身内。他的内心被美丽的温柔抚慰着,窑身内是一个七彩的世界,内壁金光闪闪。那一枝枝梅花在烧成的器皿上绽放光彩。黄钵、炊壶、围钵罐、小火坛等一些粘着梅花的小车货品争相媲美,它们在窑身似长龙形状的舞池里跳着优美的舞蹈。而此刻的曹颜吉俨然是一个拥有众多妃嫔的国王。‘天啊,太神奇了,太神奇了!’曹颜吉连声大叫,吓醒了熟睡在身旁的妻子婉蓉。”像这样的段落,作品中俯拾皆是,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竖立起了曹大仙,这一为造窑呖心沥血的人物形象。

此外,小说娴熟使用湖北方言也是一大特色,能够很快把读者拉入客家人的情感世界和作品情节之中。

与读者合影

从第十三章至第四十章全书终,作者顺着出逃的小梅和明浩,把子女念瓷、念窑送回梅花山梅花窑学艺,家宝认祖归宗这两条线索展开了窑家第三代子女的爱恨情仇。叙述了念瓷和金锁;念窑与敏敏、邹玉婷;兰兰、曹向文、傅易为的爱情;刘心怡的四段婚姻。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孽恋、虐恋、三角恋、单相思,轮番呈现。不得不承认,作者是写情的行家里手,这么多美好的女子,性格差异那么大,却被她写得或令人惋惜〈爱梅),或令人叹惜(心梅),或让人怜惜(念瓷、兰兰),或让人感佩(刘心怡)。几乎每个人的故事单拎出来,都可以成独立的短篇、中篇小说。作者巧妙地把这些人物、情节放在梅花山窑厂这个典型环境下演绎,虽然时间跨度大,却前后气韵贯通、思想主旨明确,那就是艺术地再现窑家数代人的悲欢和不懈追求。

书中写建窑,烧窑,焓窑(最后一道工序),出窑;陶器、陶瓷成品等级鉴定;陶器制作过程,陶艺加工,非常细致、专业,说明作家进行了艰苦的专业知识的储备。这些专业知识的描述,有力地烘托了情节,渲染了人物,升华了主题。比如,刘心怡为了摆脱第三段婚姻的桎梏,不惜毁容用镌刀在脸上雕了三瓣梅花,因她一心一意发展陶器事业,就不显得突兀、生硬,反而生出一种悲剧的美。

长篇小说就是用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以反映一个族群或一个集体的生存、繁衍、发展的过程,用艺术的“这一个”引起读者的共鸣,因为人性是相通的,因而又可以达到某种共性,被广泛的接受和喜爱。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个相对固定的阶层和环境,或书香门第或某职业祖祖辈辈耕耘其中或乡野生活或军人家庭,就像贾平凹找到了商洛地区,莫言找到了东北高密乡,陈忠实找到了白鹿原,苏童找到了“香椿树街”,实际是他们找到了各自心中的典型环境,于是一系列人物便在他们笔下活色生香起来。

作家袁影红创造性地找到了梅花山梅花窑,书写了它将近一百年的历史,一群美妙的女子,一群执着的窑艺师和窑工,也同时鲜活起来,走进了读者的心中。《只有香如故》,不仅有艺术价值还传承了一种精神,正如作家所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梅花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刺骨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和煦的阳光,而是冬日里的一缕残阳;孕育它的不是松软的泥土,而是掺和着冰雪的硬泥。梅花窑的窑工及其子女们拥有傲雪寒梅的顽强精神,这种精神影响了几代人并一直在传承。”诚如斯言,她就是窑工的子女,具有寒梅傲雪的顽强精神!

今年仲春时节,作家重到旧宅,寻访厂区旧址,但见杂草枯扬,曾经雄伟的古窑落魄了,只剩下一处处苍老的遗迹,静静地躺在曾经喧嚣的土地上,沉浸在梅花岭漫山遍野的悠悠香魂里。无限惆怅涌向心头,她曾赋诗一首,就用她的诗结束本文吧。诗曰:

题梅花窑故址

袁影红

梅花吹去尽尘埃,故地回眸一段哀。

窗外落红何处觅,篱旁乱草又谁栽?

竹声漫把闲工盏,日影分投倦鸟台。

知是桃源长有恨,风光犹记梦中来。

一一2022年4月8日

评论者简介:陆卫东,男,自学成人夜大汉语言专业肄业,喜佛学,笔名陆潜,潜流,号临江居士。芜湖市作协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供职于芜湖车务段某站。有散文小说故事作品,发表于《大江晚报》、《芜湖日报》、《新安晚报》《金陵晚报》《人民铁道报》、《上海铁道报》、《故事报》、《防城港日报》等报刊和《作家联盟》、《当代文艺》、《今日头条》、黄山市作协、《皖人春秋》、《当代作家》官方微信网络平台,一百五十多篇。获奖数次。

作者简介:袁影红,笔名水明月,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员、芜湖市作家协会会员、芜湖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芜湖市诗人协会副秘书长、南陵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有多篇诗歌发表在《安徽文学》、《中国诗刊》、巜中国现代诗人作品集》、巜芜湖日报》等报刊上,并被收入多种选本。多次市级征文比赛优胜奖。2008年荣获华东地区体育舞蹈公开赛金奖。


当当网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