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病人这篇小说「住院的病人在线阅读」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病人这篇小说「住院的病人在线阅读」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作者:魏乃昌

春节刚过,一天早上起床后,我突然发觉右眼视力全无,家里人急把我送到了市九医院就诊。经过CT扫描和核磁共振检查,医生诊断为轻度脑梗,当即入住了九病室21床。

九病室是神经内科病室,病人多为脑梗死、脑出血、癫痫、老年痴呆这些老年病人。病室内本来有三张床,今年冬天特别寒冷,脑血管病人骤增,临时又增加了一张,病室显得很拥挤。

入住第三天病房新入住了一位病人,住22床,我俩成了相邻的病友。她主动对我说:我姓陈,退休前是大学教授,还是硕导,老伴是博导。

我便对她肃然起敬,称她为教授。

但不到两天,病室的护士、护工在一起闲谈时却另有一番评论:“大学教授?一点都不像,恐怕是脑子糊涂了乱讲的。”“你看她的打扮,哪有教授的样子?就像街上拾荒的人!”“也不知道她每天忙些什么?早中晚都非要急急忙忙跑出病房……”

陈老师个子很矮,但腰背挺直,脸上皱纹也不多,看不出有82岁的年纪。她患有轻微脑梗,心脏打了支架,血压血脂居高不下。膝关节也不好,走路显得有点跛,总之从头到脚都有问题。本就稀少的花白头发,又无暇梳理,蓬松凌乱。衣着很随意,扣子也脱落了两颗。胸前日夜斜挂着一个有些破烂的小包,咋一看,真不像个知识分子,更不像是位大学教授,就像一位拾荒老人。

知道我退休前也是教师后,她更愿意与我聊天了,对家里发生的一些事也毫不隐瞒。聊天中我发觉她讲话很有条理,对国内外的事情知道的也不少……尤其是对大学中的一些事了解更多,像教师评定职称、科研项目申报、论文答辩、毕业生创业等话题讲得头头是道。于是我断定她没有撒谎,是位教学经历丰富的大学教师。

每天等她晚上回到病房,我们总要聊上一阵,有时一聊就是大半夜。一次我实在忍不住好奇,就问她早中晚匆匆离开病房去忙些什么?她深深叹了口气告诉我:“我的老伴也在住院。他比我大4岁,不仅有高血压高血脂,还患糖尿病,这次又并发了尿毒症,身体很虚弱,要定期做透析,住在三病室。我每天三餐要去替他买饭菜,一口一口喂,晚上直到帮他洗脸擦身入睡才能离开,我命苦啊!”

一个82岁的病人去照顾一位86岁的病人,我不仅感到惊奇,更感到心酸:“你自己身体有这么多病,还怎么去照顾老伴呢?儿女可以来帮忙呀?”她又叹了口气告诉我:“两个儿子在国外,一个女儿在深圳,都是名牌大学毕业,事业有成。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又各有自己的小家,怎么可能来长沙照顾我们。”

都说养儿防老,三个儿女都在外地,这“防老”也就成了一种美好奢望。我帮她出主意:“那你就请个护工去照顾老伴。”

“请不起呀,一天好几百元!再说快过年了,护工很不好请。没办法只好让我去当护工。”说完,苦笑了几声,一脸无奈。

“脑梗这种病不能大意,你每天从早忙到晚,一旦出了事怎么办?”

我这话一说,勾起了陈老师的伤心往事。她停顿了少许,才慢慢地对我讲述了自己的往事……

我老伴姓许,我们同在一所大学任教。他是博导,直到75岁身体不好,学校才松口不再让他带研究生。退休后女儿便要我们去了深圳。

深圳那个地方很不错,空气好,冬天不冷,很适合老人居住,我们也准备就在那里安度晚年了。老伴一生做学问,是个书呆子,根本没有一点社会经验。有天晚上,有人敲门,我开门一看是一个30多岁的男子,就问他找谁?来人告诉我:“我是许老师的学生,特意来看望许老师的。”

老伴一听是自己的学生来看望自己,喜出望外迎了出来。来人随身带来一个方形纸箱,看样子不像是烟酒茶一类的礼品,像是一个什么仪器。

“许教授,我是您带的研究生呀,您记不记得了?2010年毕业的,博士论文是您帮我几次修改的……”来人换鞋进来后没有坐,恭敬地向我老伴鞠了一个躬,就滔滔不绝把往事翻出来,以便让我老伴能回忆起来。

老伴带博士研究生不少,学生认识老师,老师不可能记住每个学生。面对晚上突然来访的这位学生,他只好应付道:“啊,记得记得。你也在深圳?现在从事什么工作?”

“我来深圳有几年了,创办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专门研究开发一些适合老人保健的电子产品。”说着,就把手上提的那个方形纸箱放在茶几上。“我听同学讲许老师住在深圳,特意来看望您,专门把我研发的新产品带来请您试用。”

老伴儿问道:“什么电子新产品?有些什么功能?”

“叫高电位治疗仪。”这位学生边讲边拆开包装,从箱中拿出一台上面装有红绿开关、仪表和连接电线的一个仪器来。“别看这种仪器体积小,功能却不少,可以净化血管、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还可以改善睡眠,许老师您完全用得上!”

他讲的这些功能我老伴的确用得上。我就问学生:“这仪器价格不菲吧?”

“师母,您这就太见外了。许老师辛辛苦苦教我这些年,学生报答老师完全应该,不谈价钱!”

老伴一听学生欲送自己,急了:“这个仪器的功能很适合我,但你不收钱我就不能收受!”

学生便改口讲道:“我知道许老师为人清高。那就这样,我只收仪器的成本费,不要一分钱利润。”

“成本费是多少?”我追问这位学生。

“一万好几,去掉零头,就算一万行不行?”

我还是嫌贵。老伴儿却抢先答道:“就按成本价,是多少收多少,你们创业也不容易。”

两个人争来争去,最后学生坚决只收一万。交易完,学生又鞠了一个躬才离去。

这个高电位治疗仪成本到底多少?市场价又是多少?是否真的有疗效?我始终未弄清,稀里糊涂就买了。从那以后,隔三差五就有他的学生来,都说是看望老师,可每人都带来一些保健品,口口声声讲对老师身体非常适用,特意送给老师的。一个白白净净、漂漂亮亮的女学生,带来的东西叫什么“葡萄籽油”,据她介绍可抗癌、抗氧化、延缓衰老。另一个胖胖的男学生带来了“灵芝蜂胶胶囊”,说灵芝有扶正固本、抗病毒、治癌等功能,蜂胶有抗菌、调节免疫力的作用,把这两种中药通过现代科技合成,对老人可起到无病防病、有病治病的作用。老伴仍坚持按市场价付钱给了这些学生。

有一年过春节,来了几位学生登门给我们拜年,随手也带来两种保健品。一种是深海鱼油,说含有EDA和DHA两种不饱和脂肪,能健脑益智、调节血脂,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另一个带来的是蜂胶产品,有软黄金之誉,能降血糖、解除肝毒、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功能。后来还有学生送来养胃饼干、蛋白粉、补钙奶粉、山药牛髓粉蛋白固体饮料、纳豆激酶红曲、珍硒虫草浸提粉等东西。当然,最后我们都如数付了钱,学生的东西老师怎么能白收?这些保健品价格都很贵,动辄几千元,还有上万的。后来才知道这些学生并不是从事保健品研究和开发的,他们是在推销保健品,从中赚点外快。这种情况在深圳很普遍。

学生上门来推荐的保健品,碍于师生面子,我们基本都买下了。并没考虑适不适合自己服用,也不管有没有保健作用,更不管价格贵贱,总是来者不拒。女儿多次劝父亲不要什么都买。可他不听,还与女儿争吵:“难得学生还记得我这个退休老头,他们工作生活也不易,能帮点忙就帮点忙,反正我和你妈的退休金也用不完。”买来的保健品哪里吃得完?多得连放的地方都没有,卧室里、柜顶上,连客厅沙发背后全是保健品。

有一次,一个学生开车带来一个好大的纸箱,随车的两个壮汉费劲才抬进房间,他向我们介绍这是国外最流行的保健按摩椅,可对颈、肩、背、腰、腿、足部位进行揉捏、捶打、振动,有缓解疲劳、促进身体循环、舒缓肌肉僵硬与酸痛、放松身心等等功能。他这回没有讲请老师试用的客套话,直接要许老师买下,不由分说就拆开了包装,接上了电源,演示如何使用,弄得我们很尴尬。这时女儿回来了,就讲老人经不住这样捶打按摩,弄不好会伤筋动骨。听我女儿这样讲,这个堂堂七尺男儿,竟双膝往地下一跪,声泪俱下:“老师,你就算帮学生一次忙,买下吧!”

我老伴从没见过这种场面,慌了神,急忙扶他起来:“好,好,我买就是,你不用这样!”

这张并无多大用处的按摩椅花了我们三万!我也没想到,学生为了推销商品,什么人格、尊严、面子都不顾了!

我们老两口的退休金每月有两万多,住在女儿家又不用花什么钱,这十年我们的确也存了些钱,以备以后养老治病。没料到就这样一次一次、一年一年被学生的花言巧语和拙劣表演几乎全部骗光!

我问陈老师:“大概被骗了多少钱?”

“少说也有150万!”

我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那你们现在养老治病怎么办?”

“只能回长沙养老治病了,这里的各种开支都比深圳便宜,再说我们的医保也在长沙。这几年我真的像做了一场恶梦,好后悔!如果心肠硬点,不买学生推销的那些保健品,我们就会在深圳治病和养老,女儿也可以帮忙照顾,我哪会像现在这样既是病人又当护工?我最担心的是哪天我先走了,我老伴一个人怎么办?”

陈老师讲到这里,眼中流出了泪花。而我却无言相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