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书架上除了书还是书「为什么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书架上除了书还是书「为什么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某校一位班主任,周记作业让学生提出自己对四大名著的疑问,奔着严肃讨论问题的他,万万没想到,学生的脑回路如此之大,活脱脱上演了一出班级“德云社”,简直让人笑出天际。

宋江一般晚上几点睡觉?

梁山108个好汉都穿多大码的鞋子?

贾宝玉的玉是和田玉还是缅甸玉?

孙悟空出世前的岩石是花岗岩还是石灰岩?

武大郎晚上也出摊吗?

关羽Win9斩华雄那Win10呢?

唐僧练的紧箍咒老师你能翻译下吗?

西游记中的雷公电母用的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

不知道四大名著的诸位作者如果看到学生们的提问,会不会想直接上来回答一下?

书商最初称之为“四大奇书”,后来流传为“四大名著”,之所以为经典,是因它所承载内容的厚重感。作为中国经典文学著作的巅峰。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语言描绘,包括后期的影视呈现,它都深入人心。

人民日报曾撰稿:四大名著,写的是中国人的四种修行。红楼写“情”,水浒写“义”,三国写“争”,西游写“悟”,但它们共同所写的,是纠葛又永恒的人生。

神话故事《西游记》一定是孩子们暑假的快乐时光之一,每天上下午打开电视准时与央1相会,从曾经的自己看,到现在自己和孩子一起看。

一句“妖怪,哪~里~跑~”瞬间将记忆追溯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酣畅淋漓。

一句“师父,求求你别念了~”就跳出唐僧原地打坐,口念紧箍咒,孙悟空满地打滚的画面。

任时光如何流转,我们始终记得六小龄童和诸位老戏骨们完美演绎与诠释的《西游记》和那专属于夏日时光的快乐与美好。

古语道,好书不厌百回读。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8岁开始读四大名著。

文学大家冰心先生7岁开始读四大名著。

作家张爱玲从8岁开始读红楼梦,

成名后更是每隔三年读一次红楼梦。

周恩来儿时读的第一部小说就是《西游记》。

新书《我们的父亲毛泽东》一书中,记述了毛泽东钟爱四大名著,赞赏孙悟空敢作敢为、勇于同各种妖魔鬼怪作斗争的性格,说孙悟空敢于违背唐僧的“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常有余”的观点,信奉“行善即是除恶,除恶即是行善”。亦感叹“生子当仲谋,交友如鲁达,信心如唐僧,读书就读四大名著。”

为什么孩子们应该读四大名著呢?

教育部指定的文学书目,中小学语文考点之一

近些年,小学四年级以上的语文课本中,多次节选其中的文章作为教学课文。初高中语文教学,更将四大名著作为文学修养必读要求。2020年教育部首次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的阅读指导目录中,也包括四大名著。传统文化的比重在语文考试中不断增加,四大名著更成为中小学语文的必考内容。

很多家长总会抱怨自己的孩子语文成绩不理想,要知道语文学习的关键是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而大量阅读经典名著便是培养文学素养的重要基石。

在这里,特别需要家长树立正确意识的是,孩子读四大名著,不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四大名著不仅情节精彩,人物丰富,而且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之时更重要的是感受古典文学的启蒙、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去体会历史的发展与人生的成长。

四大名著在文坛的地位,目前无可替代。

读史可以明智,读名著可以知古今,数载时代变迁,潮起潮落,四大名著流传至今,上至文人长者,下至学生少年,他依旧是书架上的常客。

以反映社会问题为主视角,用事实说话的《焦点访谈》也曾经且在节目中唯一一次推荐的文学著作,就是四大名著。

因为四大名著,不单单是一本小说,是一座丰富的文化宝库,更是一部人生史。

《西游记》教会我们要惩恶扬善,勇敢面对邪恶势力,勇敢斗争。

《红楼梦》借以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教会我们要居安思危,不可骄奢淫逸,好逸恶劳;而对于最著名的二玉一钗之间则更多的是面对爱情,要勇于争取。

《水浒传》教会我们的则是做人要有正义之心;一曲《好汉歌》,更是唱出梁山一百单八将的英勇豪迈,英雄义气。

《三国演义》更是有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情谊与忠心,也有诸葛亮的临危不乱,深谋远虑等。而这些也正是阅读经典的价值与收获。

如何让孩子们喜欢读四大名著?

说到如何,我们其实更应该思考为什么有些孩子不喜欢?因为没有阅读成就感。

最初版本的四大名著,多以文言形式讲述,文字量大且故事脉络错综复杂,光《水浒传》单本就有100多章回,90余万字。如果孩子没有良好的文学基础,很难准确知晓文章中各段落间意思,领略全书故事,阅读起来磕磕绊绊,无法获得阅读成就感,久而久之,阅读积极性受到打击,便只能选择放弃。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这套青少年版四大名著,就以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力求为孩子们消除阅读障碍,搭建起名著阅读和文化学习之间的桥梁。帮助孩子快速了解故事框架、轻松阅读经典。

特点一:这套青少年版四大名著是依据原著基础之上的足本改编,保留了故事发展的主要线索和经典情节。

特点二:全文使用现代汉语进行译绘,并对生僻字、疑难字词注释注音,让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无障碍阅读的同时,还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文学词汇。

特点三:清代张琳、孙温全,当代国画大师金协中等多位名人手绘的工笔彩插搭配全套线装书脊,比市面上的普通装帧版本更雅致,文化气息更浓重,16开本的装订尺寸也让阅读体验更舒服。

特点四:每一册还随书附送有正反面的彩色大折页,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们梳理人物关系和主要故事情节,更容易理解四大名著所讲述的故事内容。

备受诸多文人学士的好评

明朝的金圣叹说: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

胡适说:《西游记》之所以能成世界的一部绝大神话小说,正因为《西游记》里种种神话都带着一点诙谐意味,能使人开口一笑, 这一笑就把那神话 “人化” 过了。我们可以说,《西游记》的神话是有 “人的意味” 的神话。

金庸说:《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虽然,就文学而论,它的人物塑造功夫也确是一流的,中国后世的小说家都从其中吸取了营养。

王国维赞《红楼梦》曰:美术中以诗歌戏曲小说为其顶点,以其目的在描写人生,故吾人于是得一绝大著作曰《红楼梦》。

如今,随着科技、媒体的发展,四大名著被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也因为其所饱含的文学价值之高和人生道理,而吸引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学者去研究。

点开网页,随便输入关键词“四大名著”,就会看到各种形式适合多种年龄段受众的衍生作品。

足以见得,四大名著的经典地位。

研读中国四大名著,

既像是遨游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智慧之海,

也像是与作者们一起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千年历史的知识之库。

每个人的书架上都一定有它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