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豆瓣排行小说「豆瓣评分前十的书」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豆瓣排行小说「豆瓣评分前十的书」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多人都喜欢看小说,今天我给大家推荐21世纪八本经典小说。豆瓣均分都在8分以上。

这些小说描写的时代社会与我们很近,很容易与我们产生共鸣。其中蕴含的情感将会带给你深刻的启迪与共鸣。对你的未来会大有裨益。

《灿烂千阳》

豆瓣评分9.3

我在大学看过非常多的小说,无论是鲁郭茅巴老曹,还是夏洛蒂狄更斯劳伦斯。

可是给我最大冲击以及心灵震撼的还是这本《灿烂千阳。,我用了三天的时间把它看我,却用了一周的时间从故事里走出。

很多人都知道卡勒德·胡赛尼的经典之作《追风筝的人》,却忽略了他另外两部同样伟大的作品《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唱》。

《灿烂千阳》以阿富汗战乱为背景,时空跨越三十年,讲述了两名阿富汗女性各自带着属于不同时代的悲惨回忆,共同经受着战乱、贫困与家庭暴力的重压,心底潜藏着的悲苦与忍耐相互交织,她们所怀抱的希望、爱情、梦想与所有的失落与时代紧密交错,最终又何去何从。

古老的阿富汗早已在无数新闻里幻化成一个有关恐怖主义和战争的符号,你无法想像那里生活着有心、有思想、有感情的真实的人!小说就让你看到了这些人,而苦痛与折磨那样延绵不绝,血泪斑驳,你如鲠在喉,无法下咽。但她们渴望的真情和追求的自由同样如此真实,她们迸发的最后的光芒一如灿烂千阳,令人无法直视。

《嫌疑人X的献身》

豆瓣9.1分

很多人之所以熟悉《嫌疑人X的献身》不是因为东野圭吾的小说,而且苏有朋导演的电影。

我强烈推荐你去看一下小说,看完你就会发现,苏有朋拍的和小说还是有云泥之别的。

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石神,每天唯一的乐趣,便是去固定的便当店买午餐,只为看一眼在便当店做事的邻居靖子。靖子与女儿相依为命,失手杀了前来纠缠的前夫。石神提出由他料理善后。石神设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局,令警方始终只能在外围敲敲打打,根本无法与案子沾边。石神究竟使用了什么手法?

这部小说环环相扣,叙事与推理,均已炉火纯青:最好的诡计、无懈可击的推理、恰当的伏笔,以及最普通但最不易猜透的悬念,受到大奖评委的莫大青睐,同时获得直木奖和本格推理小说大奖,更受到评论界、媒体和广大读者的如潮好评,创造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同时摘得“这本小说了不起”、“本格推理小说Top 10”、“周刊文艺推理小说Top 10”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年度总冠军。

我就不在这里剧透了,这本书包含着最纯粹的爱情,同时也蕴藏着最好的诡计。反正我看到最后的时候,结果彻底把我震惊了,真的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繁花》

豆瓣:8.8分

我们都知道,在民国时期,有京派和海派之分,但是到了当代,描写南方的著作以及出身南方的作家几乎非常地少。

以至于有人打笑道:南方人都在忙着赚钱,哪有空写东西。

而且文革之后,乡土文学作品占据主流,描写城市的作品也罕有精品之作。《繁花》可以说是近几十年来描写城市的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更是因此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他刻画的还是南方城市几十年的浮沉变化,它建立了一座与南方有关,与城市有关的人情世态博物馆。

小说从69年代写到21世纪初,对上海普通民众和饮食男女的重新建构,通过对三个年代的市民群像刻画,还原上海市民的整体面貌,讲诉了被遗忘被忽视的普通市民阶层群体,描绘了世俗生活原有的空间,归真于日常。其独特的语言,使读者重新体会汉语本身的魅性,无论经过多少岁月和风雨,一种迷人的魅性依然在我们汉语内部。

难怪很多人说《繁花》不单是南方读者的幸运,更是北方读者的幸运。相信我,这本书无论是谁看,都会有深切的感受,因为他描写的就是我们身边的故事。

《半轮黄日》

豆瓣:8.7

奇玛曼达·恩戈齐·阿迪奇埃是来自非洲的作家,她出生于尼日利亚,却又生活在美国。她具有国际视野,思想非常先进,却又对非洲充满故土情怀。正因为如此,她的小说永远是在为非洲而歌。反映后殖民时代尼日利亚乃至非洲大陆的历史与现实问题。

这部史诗般的小说以20世纪60年代的尼日利亚为背景,讲述了被内战所毁的国家里生活轨迹相交的三个主人公的动人故事。乌古,一个来自贫穷乡村的十三岁男孩,来到一位大学讲师家里做男童;奥兰娜,一位年轻妇女,抛弃了在拉各斯的特权生活,与具有超凡魅力的大学教授情人生活在一起;第三位主人公是个害羞的英国人,俯首贴耳地拜倒在像谜一样高深莫测的凯内内(奥兰娜的孪生姐姐)的石榴裙下。极端残酷的战争及其骇人听闻的恐怖席卷他们,以匪夷所思的方式一会儿将他们扯开,一会儿又将他们抛到一起,他们的忠诚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我们眼中的非洲走总是落后、蛮荒之地。阿迪奇埃通过她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非洲,他们的感情、他们对生活的追求,以及道义责任、殖民主义的终结、民族忠诚、种族、阶级与性别问题。

《自由》

豆瓣8.4

这本书被《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泰晤士报》《卫报》公推为“世纪之书”,作者乔纳森·弗兰岑更是凭借这本书登上时代杂志。这本书深刻地描摹21世纪初的美国,是一本了解当代美国社会不可或缺的小说。

《 自由 》讲述了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所经历的梦想与失败。弗兰岑以悲喜交织的手法,戏剧性地刻画了拥有太多自由带给人的诱惑与负担。无论是满怀情感纠结的家庭主妇、坚持当好人的丈夫,还是精神飘荡不定的摇滚歌手,以及叛逆、迷茫的青春期孩子,一个个鲜活而又现实的人物跃然纸上。

弗兰岑着眼于具体的生活细节,以充满思考和力量的文字,“记录”各个人物在一个肤浅的娱乐世界如何挣扎着去学习生存、找寻意义,体察人类滔天的欲望和无边的痛苦,描绘出一幅格局磅礴的时代画像。

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比实验小说易读,又比热衷于讲故事的小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更具当代气息和思想深度。

这本书讲述的时代正是我们所处的时代,他所展现的对社会的思考以及浓厚的人文关怀会让我们深有同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漫长的中场休息》

豆瓣8.1

小说和电影都是精品,可以互相参照,看看小说和电影各自侧重于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本•方登通过一位参加伊拉克战争的19岁少年的眼睛,对战争和纸醉金迷的美国梦进行了辛辣有力的讽刺。正如比利•林恩自己所言,“这感觉其实很奇怪,为这辈子最糟糕的一天得到表彰”。

《逃离》

豆瓣8.1

人一当上了岁数,思维与体力便会下降。写作是非常耗费精力与体力的事情,所以很多人说:“写作是年轻人的事情”。

但是这本《逃离》是作者73时所著,作者是201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这本著作也是荣获多项大奖。

她远离了当代小说那种锐利但却琐碎的、简约但却留白过多的、克制到寡情的作风,让小说重新成为混沌的、朦胧的、多解的、磅礴的、雾气缭绕的、根系繁多的,所以,她会被视为契科夫的传人。女性的视角敏锐、温和、聪慧而剔透。

你很难相信,一个73岁的老人具有这么充足的精力构思如此精巧的小说。

《蛙》

豆瓣:8.2

莫言是一个在中国极具争议的作家,他作品最大的特色在于感官层面近乎病态地细致雕琢。他写东西可以把人的感受通过想象放大十倍,描写汪洋恣肆。写吃、写酒、写色彩、写血腥,颇见功力,文字都在狂欢。

所以喜欢的人看他的小说觉得酣畅淋漓,整个人的感官都被刺激调动,而不喜欢的人,觉得莫言文字低俗而无美感、语言不通、人物奇怪而无逻辑。

《蛙》是莫言21世纪的代表之作,诺贝尔奖颁给莫言也是因为这部小说。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蛙》在豆瓣上有两版,获奖前那版是7.9分,获奖后那版是8.2分。

这部作品是莫言献给经历过计划生育年代和在计划生育年代出生的千千万万读者。他以从事妇产科工作五十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为线索,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和自我反省,展现了新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揭露了当下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同时也深刻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灵魂世界。

在当今这个时代,读者多追流俗,不愿动脑子。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真正的长篇小说,知音难觅,但知音难觅是正常的。伟大的长篇小说,没有必要像宠物一样遍地打滚,也没有必要像鬣狗一样结群吠叫。它应该是鲸鱼,在深海里,孤独地遨游着,响亮而沉重地呼吸着,波浪翻滚地交配着,血水浩荡地生产着,与成群结队的鲨鱼,保持着足够的距离。

如果你读懂了莫言,就会知道他是一个有大悲悯的人,也会明白为什么会把诺贝尔奖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