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甜剧都这么会玩了吗英文「花田玩泥视频」
最近很多人关心现在的甜剧都这么会玩了吗英文「花田玩泥视频」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现在的甜剧都这么会玩了吗英文「花田玩泥视频」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没错,说的就是刚开播的《余生,请多指教》(以下简称《余生》)。
每集的正片播完,追加一段男女主互拍的小剧场,男生笑着说,“那天摸你的脉搏,其实是在诈你”,女生气呼呼交代,“你开始一副高冷的样子,我就没把你当好人。”
一来就甜得有点呼吸不过来呢。但要说这部剧就是嗑糖,就是围观两个人怎么腻歪,好像也不是这么简单。
追6集了,越追越觉得,对《余生》更为准确的描述或许是,它用恋爱剧的框架,装入了一部生活剧的肉骨,让爱情这件小事融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毕竟,生活中又不只有爱情,还有作为一个“人”的展开和呈现,是讲“人”如何学习、工作、恋爱、交友、追梦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可不会甜就完事了。
1.
《余生》的主线剧情,听起来没有很陌生:
女主林之校是音乐系大三的学生,男主顾魏是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他们在酒吧邂逅,在医院结缘,有过误会、迟疑、试探,最终走到了一起。
其实跟大多数的恋爱故事没什么两样。
当然拍成剧,总归要有一点东西能引观众入坑。而长久以来,我们似乎存在一个误区,觉得拍恋爱戏,受众是女观众,所以努力打造一个讨喜的男主才是正事。
可《余生》是用女主的视角去打开,女主是让恋爱感成立的基点。想想看,真正厉害的偶像剧一定不光男主惹人爱,女主也有她的闪光点,女观众也会爱她才是真的成功。
林之校乍看是一个冒冒失失,嘻嘻哈哈,一切都符合想象的甜剧女主的样子。但随着剧情的展开,亲情、友情、爱情开始铺设,会发现,这个少女绝不是一味地傻乐呵。
在学校,她有她的烦恼。一方面梦想做大提琴手。但现实教育她,她不属于天赋型,需要花大把时间、精力才能实现成长。而老师等不起,把她从大提琴部淘汰。
老师要从全局考量,被否定倒也想得通。回到家,父母总会支持自己的孩子吧?并没有。按照爸爸的意愿,这个未来发展很不稳定的女儿就该考研,和自己一样去当老师。
在生活已经各种心塞的时候,得到一个噩耗,爸爸得了胃癌。她也才20岁左右,这种事情对她而言,几乎是天都塌了。但不想爸爸难过,假装没事,骗他确实只是胃溃疡。
世上没有完美的生活,更不存在无忧无虑的少女。你看到的甜妹,背后可能有你看不到的酸和苦。林之校便是这种普通、真实、多面的女生。
她经历着许多女生同样的、这样那样的糟心事。然后动用与身俱来的“甜”抵御它们,把悲剧过成喜剧。“甜”不是“傻”,是她生活的能量和武器。
很戳我的一个情节,是朋友印玺来看望林爸,这对小姐妹借口洗水果在过道里讲悄悄话。印玺哭丧着脸,说不出“胃癌”两个字,林之校拍拍她的肩,“对,是胃癌。”
印玺怪她乱开林爸的玩笑,她倒看得开,“对待病人最好的方式,是把他当健康人看。”本来是朋友慰问她,最后成了她安抚朋友没事,别担心。
其实背地里,林之校也哭了好几场。但能怎么办呢,这种情况,让两个人抱头痛哭才以示对胃癌的尊重吗?不是所有的坏事,只有哭这一种表达方式。
看过医院纪录片就会知道,许多重症病人的家属,没有我们以为的要死要活,日子还在过,时间也一秒不停地往前走。哭是一个时刻,不是全部。
在林之校身上,就有这种踏实过生活的人的气息。
2.
私心来讲,最喜欢《余生》的一个部分是家庭线。你懂,很多剧爱搞虎妈猫爸的设置,永远是妈妈气急败坏,爸爸跟孩子站一个阵营。
林之校一家,还不单纯是换位做成了严父慈母,这只是外皮。真正的家庭食物链其实是,女儿治爸爸,总在厨房忙活的妈妈才是领导,一手拿捏了父女俩。
就很真实啊。好像家里嗓门最大那个是老大,不,高手总是深藏了功与名。比如这两段特别典型。吃饭前,林爸又批评林之校不听话,把话当耳边风。
吃饭时,林妈提醒林爸去医院做检查,林爸怕看病,不去。林之校拿刚才挨批的话,如数奉还讲给爸爸听。最后说,“明天我陪你去。”林爸也乖乖认下了。
爸爸呵斥女儿时耀武扬威,互不理解。但到一些关键时刻,女儿还是爸爸的软肋,爸爸听女儿的。这不才是中国式家庭的本质吗,吵完和解,遇到意见不合的事又一顿吵,然后再和解。
家人便是在这种撕裂又亲密的相处中巩固着关系。而日常当和事佬的妈妈,也会有关键时刻体现出威力。林爸不肯入院,林之校对医生不放心,搞得林妈焦头烂额。
逼急了,坐在楼梯道掉眼泪,顺便抖出了“我爸当年觉得你一副阎王相” 的糗事。林之校全程吃瓜的表情是我本人没错了。
林妈这一哭,丈夫立刻入院,女儿发誓听医生的话,齐活儿。可这样一位一家之主,在得知丈夫患癌后也崩溃了,哭得像个小孩。家里那个小孩反而一夜成为了主心骨。
这一幕拍得真好,女儿看到泣不成声的妈妈,没有跟她一起崩溃,是红着眼眶坐下来,笑着冲妈妈拍了拍自己的肩膀,妈妈倒在女儿的肩头大哭。母女俩都没说话。
还需要说吗,一个家庭最坏的事情发生了,痛的感受是连着血脉的,都懂,都不必说。相互间能有一份依靠比什么都强。这是作为家人的默契。
从这个角度说,坏事也是好事,它让这个小家变得前所未有的团结。同时也是帮助林家父女在解开某个心结,最主要的,是林之校对爸爸的心结。
林爸是标准的教导主任做派,学校管学生,家里训女儿。女儿十点不回家要出门抓人。女儿当大提琴手,担心她的前途不肯肯定她。9岁的林之校离家出走,找到她,第一件事还是骂。
站女儿的视角,这个爸爸不爱自己,但爸爸是在用女儿不理解的方式爱她,所以才会讲出那句,“校校,赶快长大吧。”真是女儿长不大吗?是太爱她才总把她当孩子看。
直到癌症才让这份父爱得以显现。这段情节太好哭了,林爸害怕死在手术台上,逃离医院想回老家。林之校在车站“截获”了他。呼应了林之校童年的离家出走。
但那时,离家加深了父女的隔阂。这次,父女俩终于面对了自己真实的情感。在肯德基,爸爸讲起女儿小时候的一篇作业,“想和爸爸一起做的100件事”。
其中一件就是和爸爸吃肯德基。
虽然是用残酷的病痛修复了父爱,但生活不就是这样嘛,多数时候平静,唯有生死是炸弹,炸开一直存在但没有被认识到的事实。意识到了也很幸运啊。
3.
《余生》的爱情线,其实跟家庭线是一脉相承的,没有铺设惊天动地的情节,是用一件件自然生发的小事构成叙事空间,逐渐讲述这段恋爱的萌芽、生长、开花结果。
它是舒缓的,点点滴滴的,细水长流的。对于看惯了3集接吻6集结婚的快餐甜宠剧的观众来说,《余生》是真“慢”了,都6集了,男女主还在懵懂的状态。
可现实生活中,一段爱情的展开,本身也很难立刻就爆发爱意,爱了就必须轰轰烈烈。
顾魏、林之校像两只蜗牛一般,不慌不急,一点点朝对方靠近。过程中还会有暂停,有退缩,有怀疑。甚至可能都没搞明白,传说中的爱情和爱人已经在身边。
不是所有人都对爱情持有敏感的神经线。那种游离、闪躲、深陷却不自知,反而是最值得享受的阶段。连“我当ta是朋友还是喜欢的人”的迷惑都是迷人的。
现在播的部分正是这样。顾魏差点挨揍,林之校义无反顾替他挨了那一击。顾魏对老师的去世无法释怀,但这道伤口,他会摊开来给林之校知道。
观众用上帝之眼看得明明白白,哦,他们喜欢上对方了。但当事人不会那么聪明。却就是这点“不聪明”“误以为”才是这对好嗑的地方啊。再在这种温吞中丢出大糖——
一段在林之校给顾魏送礼。孩子咋想的呢,送防脱洗发水还送“男人的加油站”。对帅哥该有的礼貌呢!
神奇的是接下来,顾魏成功被她带歪,林之校一走,马上对着手机检查发际线——没有人躲得掉被脱发支配的恐惧。重点来了,反应过来自己的奇怪行为,顾魏笑了。
加班时,又想起洗发水的事,顾魏又笑了。
你让我笑,这是喜欢,我想起了你所以笑了,这是心动。而像顾魏这种不苟言笑的人偷笑两次,不是爱情是什么!
另外就是小剧场。不久前还说来着,甜剧拍到现在拍不出新招了。结果被《余生》打了脸。小剧场的妙是妙在,首先,互拍这种形式就代入感超强。
这四舍五入不就是你在跟顾魏谈恋爱?
更绝是两个人的对话内容。都不是什么情话,就是很随意的一些聊天,聊的,又对应上了这一集的剧情。剧里,林爸对顾魏的初印象是小白脸。
小剧场里,顾魏质问林之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林之校就瞎掰,顾魏就拆穿她。Ending镜头是两个人打打闹闹要贴一起。天哦,恋爱的伪纪录片真要命!
不只恋爱,《余生》整部也如同一支生活的伪纪录片。记录着我们怎么与父母、朋友、爱人相处,怎么被生活为难又被生活治愈。难与愈合有时是齐头并进。
就像林之校、顾魏一起听的那首歌,歌里唱,“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不会有百分百的裂痕或者光,是它们一起组成了生活。接受了裂痕也就有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