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从读写结合到读写共生「创新阅读方式」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从读写结合到读写共生「创新阅读方式」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如果要寻求一种更加滋养生命的阅读姿态,我的答案是:把你的感受随时写下来。如果还想变得更好玩,那就脑洞大开地写下来,只要你喜欢。这就是“读写共生”。多年来,我和学生们沉浸其中,享受着“共生”式读写的乐趣。

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其实是一体的,须臾不可分离,阅读和写作不只是先读后写,输入和输出这么简单,而是彼此滋养的过程,读写是互融共生的,以读可以促写,以写当然也可以促读,要重视读写的“共生”,即读写同时发生、延展、成长,唤出一种超越于文本的崭新思想,最终实现生命的丰盈和充实。

疫情期间,居家隔离,我们通过网络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名学生在电脑那头幽幽地说:“老师,学校的桃花开了,我们想回学校去上课!”一句话把我的眼泪都唤出来了。于是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仿《归去来兮辞》写一篇《归校来兮辞》。

一名学生写道:“归校来兮,溘遇旸光勼于手。可曾记有阒榷夜,矧清风未敢惊?盍訇语之不戢,盍相言之不觌。实唯恐师亻单怒,觉今是暨昨非。刳木为舟截江水,赉风以英不沾衣。故问风以几许,恨不回以敉平。”(刘思月)

还有的学生写出浓浓的家国情怀:“乃瞻国,载欣载望。小康邻,万民亲。湖北江南,奉令执全勤。四海一心伸援手,阴霾去,现祥云。江城突发灾疫,生死关头,龟蛇悲泣,汉江伤鸣。”(代汝晗)何其精彩!

在进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学生们读得异常艰难,对于城市孩子而言,这样一本写上世纪乡土中国的著作,在情感上首先就很难获得孩子们的认同感。如何消除一本社会学著作对于学生的陌生感,克服阅读的恐惧?于是我带着学生们从居住环境、精神风貌、文化生活、风俗习惯、乡村管理等各种角度展开对“当今中国乡土社会变迁”的调查。我们边读书边调查,边调查边在书本中找理据,然后整理成调查报告,这种有创意的“共生”读写活动终于让孩子们看到了希望的微光,感受到这本社会学著作背后的泥土味。后来一名学生告诉我:“老师,通过这样的调查写作,我才知道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是先‘读万卷书’,再‘行万里路’,而是边读边行,以‘行’来检验和深化自己的读,所以古人‘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了’。”这是多么精到的领悟!

“读写共生”强调的是读和写的彼此融通、生长,在边读边写中慢慢走啊,欣赏啊,在读写活动中实现创造。读和写是同一言语发展共同体的彼此生发,读写互相成全,学生在读写中可以发现更美好的自己。我们尝试过各种“共生”读写的方式:阅读古典小说时,就用传统批注法,批注是一种高效的“共生”读写方式,即时写下阅读的灵光一闪,何尝不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阅读现代小说时,我们就作小说重构和续写,将散碎一地的故事零件重新组装,创造一个全新的故事,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还有新书发布会、情景剧、心理剧本创作,等等。

更加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是在我接触到美国“创意写作”理念之后,“创意写作”为我的“读写共生”打开了一扇天窗。“创意写作”强调创意,重视情境与激发,正是一种从学生生命内部打开、重新生长的写作理念,这契合了读写的“共生”追求,而且“创意写作”将写作过程化,教师可以随时参与到学生的读写过程中来,实现师生生命的融通,这在传统的写作课上是很少见到的。我开始有意识地将“创意写作”中的一些经典方法运用到读写实践中,例如阅读《红楼梦》时,学生们对叙事元始在神话、梦幻和现实相交织的方法不能理解,我们就开展“穿越故事”“时空转换”“一觉醒来,我变成了……”的创意写作,孩子们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自由驰骋,那种勃发的创造力和释放的激情让我久久难以忘怀。通过这样的读写实践,大家对隐藏在作品虚诞背后的逻辑有了切实的体认,学会了一种重新看待事物和生命的方法。

当然每次读写课,总有一筹莫展的学生难以打开自己,长期的应试训练让他们的思维不敢越雷池半步,我允许这样的孩子用他自己的节奏跟着大家一起玩。我反复强调,写作是快乐的,你要用自己舒服的方式来表达,不要顾忌太多,“创意写作”的秘诀就是“写、写、写”。对于高中生,我允许他们只写一百字、两百字,但是这一两百字一定都是对自我生命的一种真切体认,摆脱了浮夸造作,多了灵气,多了自由。

有个阶段我们学习到了现代诗歌,学习了课内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闻一多《红烛》、雪莱《致云雀》、昌耀《峨日朵雪峰之侧》,还阅读了傅天琳《梦话》、海子《月》、卞之琳《鱼化石》等现代诗歌作品,又选择了一些风格独特的当代诗人作品,如“梨花体”诗人赵丽华的《想着我的爱人》、“身体诗人”余秀华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举行了一次“拼一首诗致敬青春”的“读写共生”课。采用“创意写作”诗歌拼贴的方法,当学生们手执剪刀在一大本杂志中寻找可以表达自我的语言时,如同背起一身装备走进一座语词的密林,他们要经过艰难的探索才能寻找到隐藏的珠玉之宝。那种可视可见的生长过程,让我如同一个蹲在地头的老农听到了庄稼拔节抽穗的声音,陶醉其中不可自拔。

一个总是躲在角落里的孩子拼出了这样一首诗:“我是超人/就像拿破仑/蜘蛛一般的吮吸/狮子一般的暴虐/良知上长满了蘑菇/规则内布满了霉点/懦弱嫁与虚无/跌入地域之湖/时间却给我的头颅/戴上冠冕。”(《超人》)他的心里住着一个超人,这是从文字中生长出的一个更加真实的生命,多么新鲜,多么美好的生命!

还有平日不敢写到试卷上的文字:“我们翻墙出去/甜蜜/吃爆肚、喝二锅头、谈艺术/在陌生的人群/出尽洋相/在沉默的土地/东窜西跑/我们/桀骜不驯/捕捉烟熏火燎的/哭泣。/掠过青砖黑瓦的/胡同/为后悔/红脸。”(《红脸》)

下课时间到了,孩子们久久不愿下课。他们朗诵着自己的作品,沉醉在创造的喜悦之中。这就是“创意写作”的魅力、“读写共生”的姿态,我们为着生命的丰盈而读写,在读写中发现自己、成长自己、实现自己。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10日第11版

作者:李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