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风起陇西是网剧吗「网剧排行榜」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风起陇西是网剧吗「网剧排行榜」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五月一到,观众就又开始“闹剧荒”了。

要说今年的国产剧是真的不争气,好像自从《开端》和《人世间》之后,就再也没有哪部剧能稍微出圈一点的了。

有一两部能看的,但数据不太理想,都没有那种和同事朋友一起追剧的氛围。

有的营销拉满的,但剧情却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看上两集整个人都不好了。

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而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盘点下2022开年后的“10大扑剧”,仅供参考。


第十名 《家族荣耀》


冲着“情怀”二字,我这两年几乎从未漏过内地视频网站引进来的港剧。

不说有多出彩吧!但基本上都能看下去。

但这部由优酷和寰亚联手打造的《家族荣耀》,却实在是让人接受不了。

按理说,导演和制作团队都是香港的,内地资本不干涉具体拍摄细节。

但这群香港导演好像是穷怕了一样,以前的取景、道具、镜头都给人一种寒酸的感觉。

而现在有了钱以后,导演把“豪门”拍的是挺豪的,可却处处透露着土大款的气息。

要我说就应该把这群导演都拉去看10遍《小时代》,学学人家“小四”的品味。

其次是卡司方面,主要演员都是张智霖、李彩桦、熊黛林这样的熟面孔,明显是刻意在迎合内地观众的口味。

但是该说不说,这群人真的有点上年龄了。

平时想卖卖情怀,当个配角、客串一下倒也还行,但要真做起主角来,还是让人有些提不起兴趣。

毕竟现如今的港剧,已经是黄宗泽、王浩信他们的天下了。

另外在剧情方面,《家族荣耀》继承了TVB的“优良传统”,狗血的一塌糊涂。

不过只是这种程度的话,对于看过《大时代》《珠光宝气》的小编来说还能接受,但就是在逻辑方面,编剧好像掉线了一样,啥也不是。


第九名 《风起陇西》


严格意义上讲,《风起陇西》不是一部烂剧,但它的收视扑街又扑得让人不得不提。

可能这真的是一种玄学吧!

别人豆瓣7.5的评分足以“热搜洗牌”,但陈坤的剧,7.8的评分也能扑得无声无息。

你说,这难道不是欺负“老实人”么!

《风起陇西》好就好它在整个故事线比较完整,演员也都是实力派。

所以一旦观众看进去了,就会耐着心思追着将整部剧看完。

但不好的一点是,它像是一部披着历史外衣的现代悬疑剧,说严肃不够严肃,说创新又不够创新。

甚至里面的台词考究起来,都跟我们平时公司开会没什么两样。

比如出外勤、开晨会、干货之类的,这像是三国时期人物能说出来的话吗?

坦白来讲,历史剧还是得保留它该有的严谨性。

真要想“整活”,建议导演直接拍穿越剧、架空剧,但千万别搁这误人子弟了。

当然,演员都是些好演员。


第八名 《心居》


12年前,滕华涛导演用一部《蜗居》讲述了沪漂在大城市的艰辛与不易。

12年后,滕导又想再续辉煌,用《心居》来描绘外地媳妇扎根上海的琐碎与鸡毛。

很遗憾的是,他这次失败了。

宣传方面,《心居》对标的是《人世间》、《1921》这样的时代旋律大剧。

选角方面,它启用的是海清、童谣、张颂文这样能抗收视的主流演员。

乍一看,你甚至还觉得该剧噱头满满、诚意满满。

但如果真有人追着下去,你会发现这剧里面的人物“全员神经病”,看两集电视,能让自己心里堵得慌一天。

生活剧就是这样,即便觉得它不太真实,但你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将自身带入进去。

因为里面诸如买房、婆媳关系、夫妻关系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真正能遇到的。

可以说,《心居》就是一部电视剧版的“毒鸡汤”。

清醒的观众对其嗤之以鼻,但立场不坚定的人会将其内核奉为“金科玉律”,并试图应用到自己身上。

从这一点上看,导演、编剧其心可诛。


第七名 《特战荣耀》


有时候真的想说一句,麻烦小鲜肉们能不能乖乖地拍言情剧、古偶剧。

因为像是在刑侦、历史、军旅题材的电视剧中,一旦出现这类小鲜肉演员,基本上就毁了一半了。

尤其是军旅题材,找那些一个个细皮嫩肉的演员当男主,真要让他们保卫祖国,人民怎么敢放心呢?

还有在剧情方面,正常军人只要披上军装,那就是一名有血有肉的战士,而战士则一定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但《特战荣耀》的主角有多牛X,新兵入伍就逮着班长硬怼,军事演习又跑到首长面前耍无赖。

这剧情,“何晨光”看了都得说“还是你小子行“。

当然,《特战荣耀》这种剧本来就不是拍给正常受众人群看的,他们想要收割的只是一群狂热的女粉丝。

并且美其名曰,《特战荣耀》没有传统军旅题材剧那般沉闷的基调,很适合当下年轻人的口味。

呵呵,我在这替“年轻人”谢谢你们了。


第六名 《盛装》


你能想象,一部集齐宋佳、陈赫、袁咏仪、张超、王耀庆、宋祖儿、王正龙、李诚儒、杜志国等知名演员的电视剧,将会是何等的大手笔、大投资、大制作吗?

没错,我说的就是《盛装》。

说难听点,即便没有剧本、没有导演,就让这些演员临场发挥,那也能拍出一部相对不错的情景剧。

可《盛装》还是将他们凑到了一起,然后拍出了一部空洞乏味的时装剧。

有人说,《盛装》是主创团队写给纸媒的一封情书。

但很抱歉,我没有从这份情书里面看到深情与浪漫,有的只是无力的挣扎。

而这不应该叫情书,叫遗书或许会更切实一些。

《盛装》还是有想表达的思想的,它可能是想为女性发声,塑造了一个在职场上杀伐果断的大女主形象。

但回过头看,女主对待下属的傲慢,以及对于感情的懈怠,又何尝不是我们平时最鄙视的那种“爹味男”。

难道性别一换,一切就变得合理了吗?

所以说,《盛装》从头到尾都是在糊弄。

既是在欺骗观众,也是在自欺欺人。


第五名 《完美伴侣》


光靠演员的颜值,真的撑不起一部剧的。

以前看baby演戏的时候,我就有着这样的感想,而现在看完高圆圆的《完美伴侣》,更让我变得无比确信。

高圆圆的演技确实不行,她虽不属于“瞪眼派”的女演员,但也徘徊在“木然派”的门外,演啥都有点呆滞感。

说白了,她要演好一部剧,就必须要有一个人带着她走。

黄某波在的时候,他能完美地做到这一点,但离开黄某波,高圆圆就好像是一下子被打回了原型。

倒不是张鲁一、王耀庆演技不行,只是他们拍《完美伴侣》都有一种飘着的感觉,也带着高圆圆落不到地上。

而黄某波身上有一种市井气息,总是能顺带着让与他搭戏的高圆圆也沾染上尘埃。

除此之外,《完美伴侣》在剧情上也有硬伤。

剧情老套就算了,逻辑也不完整,而这也是国产剧的通病。


第四名 《相逢时节》


正午出品,必属精品?

对不起,这句话完全错了。

正午阳光能拍出那么多好剧的原因,从来就不是因为它是正午阳光,而是因为正午阳光里面有孔笙。

所以,一旦正午阳光出品的电视剧没有孔笙参与,那它其实就跟寻常导演拍得差不多,甚至是略微不如。

《相逢时节》整个剧作的构架是很刺激、很有张力的,可具体到每一次冲突,每一个悬念的出现,都是让人感到那么的莫名其妙。

演员们尽力了,但导演好像是在刻意炫技一样,将那些有的没的都堆砌在一起,逻辑混乱、情节狗血,折了正午阳光的名号。

不过也怪正午阳光的牌子太响了,他们这两年经手的作品捧红了不少新人,更让不少老演员焕发了新生。

也正因此,演员们单是冲着这个名头都能前赴后继,甚至出品方还能在一众老戏骨里面挑挑拣拣。

可到最后,好演员有了,营销也到位了,但拍出来的作品却让人感到一言难尽。

真的,有些东西还是别把它捧得太高了。

大厦固然牢固,可它一旦倾倒,砸死的人也会更多一些。


第三名 《镜·双城》


去年我还在说呢,当年“四大顶流”也就李易峰演的戏能看了。

毕竟转型之后,他也拍出过《麻雀》《动物世界》《隐秘而伟大》这样拿得出手的作品。

所以这次李易峰再拍“古偶”,我还以为他能续写《古剑奇谭》的辉煌,但最终不过是一场“斗气化马”。

李易峰这几年的演员生涯算是白干了。

演来演去还是一如既往的面瘫脸,双眼呆滞,整个人像是被抽去了灵魂一般。

台词用的是配音,不能说是低劣,但跟演员的口型完全搭不到一起。

还有女主,演技和李易峰不分上下,最重要的是俩人看着没有一点“cp感”。

说难听点,这都不如那种小成本投资的傻白甜网剧,虽说一样的没脑子,但那种剧至少还有糖磕啊!

而《镜·双城》看了5、6集下去,真是尴尬到让我的脚趾狂抓地。


第二名 《婚姻的两种猜想》


有些电视剧拍出来,就是为了给观众添堵的。

前面说的《心居》是这样,而《婚姻的两种猜想》更是这样。

甚至有时候,你都不知道导演究竟在讨好哪一部分观众。

《婚姻的两种猜想》里面有触及当下年轻人恐婚、恐育的现状,它看似是在缓和这种情绪,但最终却通过压迫来实现目的,从而又加剧了年轻人焦虑的产生。

它也似乎在讲述独立女性的成功与优秀,但又无时不刻的想要将独立女性和“嫁不出去”划等号,最后还要将其困在牢笼中,立下婚姻里的又一座围城。

还有就是男主,明明设定了一个现代青年的良好形象,但第二次见面时,就要女主和他上床,还说这是早晚的事情。

拜托,这编剧莫不是在夜店混太多了,所以才导致他对正常男女关系有着别样的误解。

不然的话,他怎么敢写出这样的混蛋台词。

总而言之,《婚姻的两种猜想》这种剧不适合脾气暴躁的观众看,要不我怕导演家里的刀片没地方放了。


第一名 《我叫赵甲第》


我敢说,有百分之八十的观众看《我叫赵甲第》,都是被剪辑号骗来的。

而剩下的百分之二十能点开它,则是因为当年看小说入的坑。

但不管你点开原因是什么,都不能改变大家追不下去的结果。

毕竟它实在是太烂了。

演员不认识没关系,制作粗糙我也能忍。

但到头来,导演完全把观众当傻子,这你要我怎么咽下这口气。

爽剧不爽、强行装X、剧情无脑、演技扑街、剪辑混乱,只要是形容一部电视剧烂的词汇,你都能扣在《我叫赵甲第》的头上。

甚至我都懒得吐槽了,只是希望以后像这样没诚意、没水平、没文化的导演能够少一个是一个,净化国剧环境就靠除掉他们了。

害,总算写完了。

盘点个这玩意真是让人越写越上头,脾气都涨了不少,真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