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道精神和樱花「武士道精神在日本是否还存在」
最近很多人关心日本武士道精神和樱花「武士道精神在日本是否还存在」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日本武士道精神和樱花「武士道精神在日本是否还存在」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今天人们常常嚷着复兴国学,然而,“国学”这个词,最早是日本用来特指本土学的,以此,来区分源自中国的汉学。那么,作为本土学的“日本国学”究竟是怎样的呢?
众所周知,日本曾经经历了两次汉化。日本从汉朝开始吸收中国文化,到唐代,在向外吸收的基础上更是衍生出了不少东西,当佛教传入后,本土的神道教深受影响,连政治体制也在佛教的影响下产生了变化。历史上不少天皇的结局都是出家隐退,这种融合了儒家、本土神道和佛教的文化,就是日本独特的文化体系。
接下来,让我们分别从思想、绘画、文学、戏曲等方面来探寻日本国学的样子。
思想——通常来讲,日本国学思想的核心是“和魂”。菅原道真是最早提出这个理论的人,他是一位公卿贵族,也是一名知名学者,擅长写汉诗,是日本人心目当中的学问之神,被称为日本古代四大怨灵之一。 他曾经被任命为遣唐使,但是,因为渡海有风险,再加上,唐朝国内的局势不是很明朗,所以,终究没能被派遣到大唐国土之上。
后来,因为被小人陷害,最终惨遭贬官,在异地他乡寂寂而死。菅原道真死后,因发生的清凉殿落雷事件,又被尊为“雷神”、“文化神”。著有《类聚国史》、《菅原之草》、《新撰万叶集》和《日本三代实录》等。
他著作中的“和魂”是在前人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包括传统“绳魂”,还囊括了儒学与佛教。而“和魂”后面的“汉才”则是指中国汉代以后的技术观念。该思想提出后,迅速成为日本本国的思想核心。这种思想既有儒家的忠义、气节,又有佛教的衰、灭观点,最终,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艺术气质。
明末,日本经历了第二次大规模汉化,阳明学的传入,再加上,第一次接触到荷兰人带来的西方文化,日本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学科:“兰学”。后来,朱舜水先生的到来不仅带动了“古学”的发展,也让日本的国学进一步振兴。山鹿素行在“古学派”基础上创立了“武士道”思想体系,对本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日本人喜欢的樱花和鲤鱼也正是因它而起。
并且,从儒学中,日本人知道了盛极而衰这一万物存在的必然规律,但是,他们并没有寻求中庸的解决办法,而是选择在最荣耀的时候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正与鲤鱼在刀割中一动不动、樱花花落时叶子都不留的精神相吻合。
绘画——日本比较著名的一种风俗画叫“浮世绘”。因为,最早的浮世绘是以春宫图的形式出现的,所以,这种绘画形式便有一些情色的成分在。这种画以木版印刷的形式大量生产,非常便宜,所以,在民间流传很广。
由于,日本歌舞伎的繁荣,擅长画美女的铃木春信创作出了彩色的浮世绘,让这种绘画带上了特异的色调,在18世纪中叶及此后三百年中风靡全国,甚至,还影响了欧亚各地,到现在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甚至,在十九世纪欧洲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诸流派大师也无不受到此种画风的启发。
木刻浮世绘有两种,一种是以古典小说的插图为开端的插画,另一种是单幅创作。前者更受欢迎,后者画工更为精细。欧洲学者曾评价说:“中国的春宫图比较含蓄,重意境,多是衣袜整齐,给人一种偷窥的羞涩感,而日本浮世绘则要大胆得多,男女交合的细节被赤裸裸地呈现,这也体现了这个国家开放的性观念。” 浮世绘艺术占据日本画坛二百六十余年,最终,直至明治维新拉开序幕前逐渐消退。可以说,这颗跨越三个世纪的东洋艺术明珠,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它光辉的一页。
文学——日本的文学主要有三种形式——俳句、物语、和歌。
“俳句”是一种短诗,只有十几个字音,不过要求却非常严格。这种诗歌意境空灵而冷寂,并且,在这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诗人很多,最著名的就是松尾芭蕉,他被当作这方面的圣人,在这种文学形式的发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原本的这种短诗不甚严肃,而他将这种游戏性去除,转而追求意境美,十分有进步意义。
“物语”是用于讲故事或者杂谈的文体,在平安时代出现并且风行一时。它有两个流派,一个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创作无语,另一个严肃叙事的歌物语。这种文体是在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不过,其缺乏艺术完整性。这里面,比较著名的作品就是《源氏物语》,这本书在中国的知名度也是很高的。
“和歌”是日本诗歌的总称,这个称谓是相较于汉诗而言的。它的产生时代很早,并且,产生了《万叶集》这种独特的文体。人们常常在樱花树下饮茶清谈,兴致来了就随手拿起一张纸片写下自己的感想,再合着拍子唱起来,这种随性就是和歌独特的意境。后来,这种诗歌逐渐有了更深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成为大雅之学。
戏曲——日本戏曲也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一种是“能剧”,表现的是一种超自然力量下的不平常的世界,主角一般都是拥有神力的英雄。今天,它已经成为了日本最主要的传统戏剧,这类剧主要以日本传统文学作品为脚本,在表演形式上辅以面具、服装、道具和舞蹈组成。
另一种是“狂言”,对白为主,且比较滑稽,和我们国家的相声有点像。可以说,狂言与能剧几乎在同一时间产生,在奈良初期,中国唐朝的散乐(杂技)传入日本。平安时代,民间艺人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一些模拟人物的滑稽表演,逐渐形成了“猿乐”,这就是狂言的前身。
可以说,这两种戏剧形式采用的都是市井口语,目的就是为了惹人发笑,让人开怀,同是,也是对时事做一些讽刺。其中,前者的主角要带着面具,以指代表演身份,并且,形式多元化,包括但不仅限于歌舞、语言等,让人能够获得独特而欢愉的观感。
参考资料:
『《日本的天満大自在天神》、《日本戏曲的发展》、《万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