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如何掌握小说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小说技法」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如何掌握小说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小说技法」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你认为一部成功的小说最重要的是什么?讲好一个故事除了有丰富的内容之外,还需要的是一个优秀的骨架。一个好的故事架构能够让人眼前一亮,但是故事的架构又常常被人们忽视。

既然,对于小说而言,出色的故事结构很重要,那么如何来掌握这些小说创作的基本技巧呢?克里斯·赛克斯的《小说创作基本技巧:情节和结构》很好地为我们解答了这些疑问。

创作好的故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一个好的故事的结构、形式和情节是怎样呢?克里斯·赛克斯认为,一个好的故事能够让读者沉浸其中,让读者能够设身处地处在故事中,让读者能够信服。在《小说创作基本技巧》中,作者将会和我们一起探讨,如何让故事发挥作用,如何掌握结构和技巧,来创作出好的故事。

一、关注人物,让情节更活跃

一个好的故事需要活跃的人物来串联情节,克里斯·赛克斯提到,我们需要关注人物,人物是配合情节出现的,并且情节和人物的关系是平衡的,塑造的人物多了,那么设计的情节就少了,反之,设计的情节多了,塑造的人物就少了。

在莫言的小说《红高粱》中,活跃的人物就是九儿、余占鳌、单氏家族的大嫂、单家酒坊的酿酒师罗汉,其中最活跃的人物就是余占鳌,他鲁莽、大胆、直率,直率地表达对九儿的倾慕之情,不顾世俗的眼光。

同时作者还认为,只有人物还不行,人物还需要做事情,不能仅仅是存在,否则故事就没有了吸引观众的地方。

在《红高粱》中,罗汉是酿酒师,情节中,无论是罗汉发现酿酒的秘方是童子尿,还是夜间查看烧锅炉,回忆酿酒的点点滴滴,这都是人物在做普通人都会做的事情。

所以,讲好故事需要活跃的人物,人物是配合情节出现的,人物在故事中要做事情,这样才会让观众身临其中,感同身受。

二、为你的人物制造麻烦,增强戏剧冲突

所谓的麻烦,其实就是戏剧冲突,克里斯·赛克斯认为,冲突是故事中必须要有的,制造麻烦,作者让人物身处于险境之中,他们需要其他的人物的帮助,从而考验彼此,发现并反思自我。

在《红高粱》中,九儿即将临盆,本来应该是欢喜快乐的时候,但是大嫂担心九儿生下女儿,自己也会被扫地出门,如果生下的是女儿,就提前把准备的孩子替换上。同时单老二、单老三兄弟也担心大嫂会来一出“狸猫换太子”,如此一来,九儿的麻烦就来了,戏剧冲突也随之而来,读者的心情也会跟随情节波澜起伏。

当九儿生下一对龙凤胎那一刻,麻烦还在继续升级,大嫂为了争家产,不顾及九儿的生命安全,戏剧冲突进一步加剧,读者的心情也就跟着紧张起来。

如果故事中的人物生活没有任何波澜,没有麻烦出现,就难很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很难找到推动情节的动力。故事的主题也需要借助情节来升华,让读者感知人物,反思人物,从而带来收获感。

三.开头平常,结尾不平常

我们在故事中需要建立起一个寻常的世界,如果想要推动故事的发展,我们从普通的开头讲起,最后的结尾设定可以出其不意。

提到结尾不寻常,欧亨利式结尾是典型的例子。它的代表专家们就是以欧·亨利为代表的短篇小说大师们。在构建小说结尾的时候,作者让人物的心理突然发生出乎意料的变化,让主人公的结局发生逆转,俗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开头是普通的人物和情景,老画家想要画一幅传世之作,普通的人物开场。结尾却是病人看着经历风雨之后依然坚挺的枯叶,他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而画出这枚枯叶的老画家却走了。

这样的结局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但却又是早早就暗示的,老画家的心愿就是画一幅传世之作,当心愿完成之后,他也就没有希望。

寻常的开头,不寻常的结尾,会更加耐人寻味,读者的兴趣也会逐渐增加,这样的结构方式让小说的可读性又增加了几分。

构建好的故事结构是需要仔细斟酌的,虽然故事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但是我们努力把骨架建好,关注人物,把人物活跃起来,让人物处在戏剧冲突之中,制造麻烦,解决麻烦,再以出人意料的结尾收尾,我们的故事会逐渐完善起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