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铁钉效应的故事「该发生的事终究会发生是什么效应」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铁钉效应的故事「该发生的事终究会发生是什么效应」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西方历史上,有一场波斯沃斯战役。


在决战开始前,国王理查三世提早命人备好了他最爱的战马。


铁匠在给战马钉掌时,因为少了一根钉子,有一只马掌便没有钉牢。


两军对战时,战马不慎跌倒,理查直接摔了下来。


士兵见国王落马,纷纷转身撤退,队伍瞬间乱成一团,理查也落到敌人手中。


掉了一枚钉子,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摔倒一位国王;摔倒一位国王,吃了一场败仗;吃了一场败仗,一个国家陷入危亡......


这就是著名的“铁钉效应”:任何一点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翻天覆地的变化。


《资治通鉴》中说:“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生活中,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往往就是细节。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你对细节的态度,决定了你的高度


张艺谋拍摄电影《悬崖之上》时,为了真实还原场景,他以1:1的比例搭建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哈尔滨中央大街,占地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


大街上,宾馆、书店、洋行、咖啡馆等应有尽有,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年代感,都得到了完美复刻。


更令人感叹的是,他没有用方便操作的电脑后期制作雪景,而是选择了费时费力的人工造雪。


为了还原雪的真实性,他带着大家反复地用筛子筛,踩过的雪地绝不用第二次;


年近古稀的他全然不顾严寒,一次又一次把头埋进雪里给演员做示范;


拍摄火车的戏份时,他更是亲自趴到火车下指导,靠工作人员的搀扶才缓缓爬出。


此外,对于拍摄中的细节,他也严格把关,有时候一个特写镜头会重复拍几十遍才通过。


张译感叹道:“我实在太佩服他了,他永远不会让不合理的画面出现。”


许多时候,一个人对细节的重视程度,决定了他能够走多远。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就像《荀子》里讲的那样:“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生活中,真正的高手,往往都很注重细节。


越是麻烦的事,越会用心做好;越是精细的事,越要刻苦深究。


无论对待何事,若你从不敷衍,也不得过且过,最后自然会收获一份令你满意的答卷。


不看轻小事,不忽略细节,自己的能力会日益精湛,每一步也会走得更加踏实坚定。


不忽略小事,才能不错过机遇


有句话说得好:“你怎样对待每件小事,就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的努力叠加的结果。


愿意在细节上下功夫的人,总是能收获更多惊喜。


小田千惠是日本一家公司的普通接待员,她的职责是为来访的客户订购车票。


有一段时间,她时常会为美国一家大型企业的总裁订购往返于东京和大阪的车票。


不久后,这位总裁发现了一件趣事:每次他去大阪时,座位总是在右边,而返回东京时,座位又是靠着左窗。


总裁不解地去问小田千惠。


她笑着回答道:


“当您去大阪时,富士山在您的右边,返回东京时,富士山已到了您的左边。我想外国人都喜欢欣赏富士山的景色,所以替您买了不同的车票。”


总裁十分感动,对公司的领导说:“在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贵公司的职员都做到尽职尽责,那和你们合作,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于是,他将对这家公司的贸易额从原来的500万美元,一下子提高至2000万美元。


不久后,小田千惠也从一名普通的接待员晋升为接待部的主管。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戴维·帕卡德曾说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也许是工作时为了不出现误差而反复核对,也许是平日里总保持整洁干净的仪容仪表,又或许是外出前习惯随手检查随身物品……


这些都是生活中琐碎细小的点滴,却能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机遇。


我们无法预测机会什么时候来临,只能在平日里毫不松懈,用心耕耘,静待绽放的时机。


做事时严控细节,结果便不会让你失望;生活中细致入微,机会方能不期而至。


着眼于当下的每一件小事,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也是在给未来铺好道路。


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永远是细节


一位知乎网友分享了一件事,感慨颇深。


公司里的部门元老程哥最近引咎辞职了,起因是部门有一个重点项目交给他负责,在项目收尾时,甲方发现他提交的报告里,有好几处的基础数据都没对上。


面对甲方的询问,他说自己是在网上查的数据,看到大家都引用了,觉得应该没问题。


甲方一听就急了,这些数据没有权威来源,整个项目的结论就是不可靠的。


他们已经来不及全盘推翻验证,只好把事情告诉了高层。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于是,程哥只好引咎辞职。


而了解程哥的同事都知道,在项目刚进行了几个星期时,他就犯过不少小错误。


让他提交的财务报表,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细节毛病。


他并不在意,还说:“差不多就行了,哪能看得那么仔细?”


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少见。


一个人即使目标再长远,若是不屑于平凡的小事,也难以达到过人的高度。


不空想,专注做好实事,才能脱颖而出。


在书中看过一个故事。


在一条街的东西两边,各有一家裁缝店,但东边那家店明显生意更好。


西边裁缝店的老板娘觉得奇怪,便派学徒去观察。


学徒看了才发现,原来东边的裁缝每次在顾客送来自己的尺寸后,会重新再量一次,确保尺寸的精确度。


而西边的裁缝店总是照着顾客的样式,拿起就做。


重新量一次只是举手之劳,却是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是对自己技艺的尊重。


差别虽小,带来的影响却很大,足以形成生意场面的反差。


许多时候,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从来不在于机会和运气,而是藏在日常积累的一件件小事中。


那些看似微妙的细节,正是拉开距离的关键。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优秀的人,不过是懂得把大事做小,把小事做精,做好了每一项别人容易忽略的细节。


有时,你看到的游刃有余,也许是别人背后无数次仔细考量,充分准备换来的结果。


当你愿意凡事追求尽善尽美,大事不敷衍,小事不懈怠,不知不觉中,你便已领先于别人,在时间的沉淀中,迸发出自己的力量。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如何在细节上与人拉开差距?分享3点建议。


1.凡事深想一层


尼采说:“一切的笔直都是骗人的,真理都是弯曲的,你只有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


大多数时候,我们总是按照惯性思维做事。但其实,若你能够凡事深想一层,做事便能比别人多一层广度和深度。


接到工作任务后,可以先预估好任务难度,思考备选方案;与客户合作之前,先了解对方的偏好与需求,调整沟通与工作方式。


凡事多想一步,便能更好地掌控局面,从而优化我们的行为与结果。


2.活多做一步


这个世界上,优秀的人不少,努力的人更多。


而愿意在干活时比别人多做一步的人,却寥寥无几。


每次多做一步,才能比别人做得更加周到完善;做事深耕一分,才能打磨出与众不同的结果。


保持这样的习惯,方能达到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3.事后懂得复盘


许多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善于复盘的高手。


若一个人做事敷衍,事过则忘,无论重复做多少次,都还是在原地踏步。


只有及时复盘,通过对整个环节的回顾与反思,找出问题与原因,不断改进每一个细节,才能在以后规避同样的问题,实现突破。


懂得及时复盘的人,将经历化作养分,将问题化为动力,终将收获属于自己的高光。



培根说:“丰功伟绩,都是从点点滴滴做起的。”


人生有许多时候,不是付出了汗水,就能收获颇丰;不是竭尽了全力,就能满载而归。


但再难的事,都是从容易的部分做起;再大的事,也要从细微之处入手。


努力的最好方式,是做任何事都一丝不苟,在平凡小事中彰显出不凡的能力。


倘若你能够做好每一件微小之事,处理好每一个细节,机会和好运便会不请自来。


愿你在未来,难事着易,大事做细,不断精进,活出理想的人生。

点个「赞」,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桃几,写作不是生活的点缀,而就是生活本身。来源:樊登读书,欢迎关注樊登读书,加入我们,和5000万书友一起,用读书点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