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180师长「志愿军伤亡」
最近很多人关心志愿军180师长「志愿军伤亡」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志愿军180师长「志愿军伤亡」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作者:九鱼亭
1951年5月26日下午5时,志愿军180师接到60军命令:“向西北突围,到鹰峰集结,有部队接应,越过公路,马坪里北就是我军阵地。”
这条命令180师等得了太久了,但为时已晚。180师在数天无粮、无弹药的情况下,已经到了绝境,而且由于各方面原因,此时的180师,已经被美韩军团团包围,想要突围难于登天。
180师指挥部经过商议,决定由539团为一路,由他们自行决定突围路线,另一路由538团、师指挥所、540团两个营为一路,经架德山,向鹰峰突围。
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180师所面对的困难远大于解放战争,其残酷程度甚至超过了抗战时日军的扫荡。
火炮太过沉重,无法一起突围,战士们含着泪将其炸毁。尽管战士们有的已经6-7天没有吃饭,但战士们还是不忍心杀马,最终将马匹全部放生。
在向鹰峰突围的路上,有一处长沟,长约7里,可宽度比较窄,几千人的部队经过此处之时,太过密集,被美军发现,敌机随即进行密集炮击,180师因此损失惨重。
除了敌人炮火,最大的威胁就是饥饿,538团辎重连只有几十个人了,在5天的时间内,他们一共才吃了18斤炒面,很多战士因为饥饿掉队,一旦倒下,可能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原本战士们以为到了鹰峰就安全了,会有部队接应,可到了才发现,此地的制高点已经被敌人占据,换言之,只有夺回制高点,才能突出重围。
5月27日,当部队到达鹰峰的时候,只剩下1000多人,180师政委吴成德命令539团和警卫排攻下了主峰,但不久之后,再度被敌人占据,180师损失惨重。
不久之后,180师收到了60军的命令,让180师向史仓里突围,从鹰峰到史仓里只有7公里,一般情况下,这根本不算多远,可对于7天没吃饭的战士们,几乎是无法逾越的天堑。
等第二次突围的时候,能组织起来的战斗人员不足400人,随着战斗的继续,掉队的人越来越多,180师的编制也被打散了,很多营、连干部牺牲,战士们陷入绝境。
政委吴成德由于胃病发作,被落在后面,在向北突围的路上,吴成德收拢了几百名伤员,尽管吴成德进行了思想动员,但效果很一般,在行进的路上,有的战士由于雨天路滑摔进山谷,有的战士则倒在了敌人的炮火之下。
绝望的情绪笼罩在大家心头,最终,吴成德决定,在敌后开展游击作战,寻找粮食再相机突围。此时此刻,在吴成德的身边的只剩下了30多人,现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突围,而是吃饭,如果没有饭吃,所有人都会饿死在这里。
就在吴成德一行人一筹莫展之际,在前方探路的燕科长发现了一匹死马,大家随即决定,吃马肉充饥。
在此之前,180师的战士们宁愿将马匹放走,也不想杀马,这是因为战士们将马匹当作了无言战友。战后,彭德怀司令员曾经提到,断粮之后就应杀马充饥,关于这一点,也很难说谁对谁错。
在战士们的思想上,他们不忍心杀马充饥,可按照实际情况,杀马充饥或许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此时,看到一匹死马,战士们便没了心理负担。想要煮马肉,就需要锅、木柴,战士们兴高采烈地到处寻找,锅可以用炮弹箱,刺刀也容易找,找木头也相对容易。
在一处山上,战士们找到十几个美国鬼子的尸体,从尸体上找到了打火机,在不远处找到了弹药箱,就在大家准备煮肉的时候,李医生站了出来,他到死马跟前检查一遍,发现这匹马不是被炸死或打死的,而是死于疾病,马肉已经被病菌感染,如果吃了有中毒的危险。
听到李医生的话,大家都泄了气,谁也不敢再吃。就在危难之际,他们碰到了工兵连的战士,工兵连的战士在路过马坪里兵站的时候,找到一些剩下的高粱米,并将一部分分给了大家。
马坪里兵站是60军的一个补给点,虽说已经被美军烧毁,但残存着少量粮食,部分志愿军战士在路过此地时找到了粮食。
此后,战士们就在大山中边找粮食,边打游击,并寄希望于第6次战役打响。白天战士们隐藏在山林中,晚上出来找粮食,7月的时候,桑仁树熟了,战士们饿了就上树摘桑仁吃。
不过桑仁不顶饿,但好歹没有让战士们饿死。到了夏天,吴成德带着战士们在一条水沟里发现了不少青蛙,战士们就将其烤熟,这就是无数天来,战士们吃得最好的一顿。
可好景不长,几天之后青蛙就被吃完了。在大山中,能吃的东西很有限,除了少量当地百姓藏的粮食,剩下的就是蘑菇、木耳、板栗、树叶等等,有时候由于不熟悉植物品种,还会中毒。
夏天还好过,但到了秋末,御寒又成了一件最难办的事,战士们的身上的军装早就破烂不堪,根本无法御寒,为此吴成德让战士们靠在一起,靠彼此的体温取暖。
在下雨天,战士们找来美军的油毡纸箱,做成简陋的帐篷来抵御严寒,尽管已经如此艰难,但美韩军的搜索一直没有停下。
为了防止被敌人搜到,每3天战士们就得换一次位置,而且还要在树上设置观望哨。10月的1天,美军反其道而行,在黄昏的时候将吴成德的队伍包围,虽说美军并没有强攻,但还是有两位战士牺牲了,其中就包括吴成德的警卫员。
5个月的游击战,吴成德身边从33人降至6人,第6次战役并没有打响,突围或获救的机会十分渺茫。在吴成德的建议下,大家准备在元旦突围,战士们宁愿死在封锁线上,也不想被饿死,可又一个问题出现了。
由于长时间没有吃过青菜和食盐,6个战士中有4个患上了夜盲症,夜间是突围的最佳时间,可没了视力,突围成了无稽之谈。
所以,只能将突围计划定在过冬之后,不论突围与否,粮食仍是最难解决的问题。白天大家在山中隐藏,晚上下山找粮食,由于夜盲症的缘故,只能是一个视力好的带领2个夜盲症战士。
一个战士在前面走,另外两名战士拉着前面的战士,往返的距离超过50里,回来的时候几个人往往被摔得遍体鳞伤,加之零下20度的低温,可谓艰难至极。
之所以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战士们还能坚持,这是因为大家对回家的信念,可惜,现实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包括政委吴成德在内,几人在敌后坚持了14月之后,还是被敌人发现,最终被抓进了战俘营。
吴成德是志愿军被俘人员中级别最高的军官,被俘后坚持和敌人斗争,在1953年9月被遣返回国,本来是一米八大汉的吴成德,那时的体重已不足90斤。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