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沈均时 天韵社旧事钩沉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沈均时 天韵社旧事钩沉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沈均时:天韵社旧事钩沉

整理:窥山楼主


有600余年历史,被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因其富有诗的意蕴、画的风采,熔戏、文、乐、歌、舞于一炉,在中国文学、戏曲、音乐、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作中华百戏之祖。

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无锡曾经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昆曲清唱团体天韵社。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它渐渐重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1)

无锡沈氏青果支在惠山没有祠堂,乾隆年间第九世以上脉系尚不是很清楚。据我考证高祖是太学生,曾在上海、山东等地办过洋务。祖父沈丹宜,与人合伙在江阴巷开米行,他生了十一个孩子,成人的五个都是儿子,我父亲沈达中最小。父亲留下的自传这样写道:“初中毕业之后,遂考取江苏省无锡师范及辅仁高中,但未能如愿升学,遗憾终身。遵父兄命,从堂伯父沈养卿学中医。”



沈达中1993年在弹奏古琴。


沈养卿(1884-1956)是与我家关系密切的隔房本家,至少从他的父亲沈鉴斋起,就在青果巷(原三皇街市中医院后七尺巷旁的一条小巷)15号开设诊所。沈养卿系无锡名医,以针灸、伤科见长。医业之余爱好多多,植兰有名,比“兰王”沈渊如(先祖为富商,家住沈果巷,今大东方百货附近)长21岁,且是知交。沈养卿是天韵社的骨干,父亲随他学医,也进入了这个文化圈子,一生喜爱各种乐器,擅唱昆曲、京剧。父亲1936年从无锡县中(今市一中前身),随范鸣琴、阚献之、杨荫浏诸先生学昆曲,应是18岁前后学医期间。推算下来,他应该是天韵社最年轻的社员了。

(2)

父亲在沈养卿诊所学成后,先后在布行弄、横街(今红梅市场附近)自己家中开设诊所,后又被和新布厂老板聘为兼职厂医,解放后该厂转为国营的“二棉织”,随着政府取缔私人诊所,父亲也转为该厂厂医。在我从小的记忆中,他在闲暇时就喜欢与朋友们吹拉弹唱,特别擅长月琴。还时常播放梅兰芳《贵妃醉酒》之类的京剧唱片。小时候还看到过他年轻时青衣扮相的照片,但昆曲却不曾听他唱过。天韵社的几位老友,范鸣琴、阚献之、杨荫浏是他的长辈,沈白涛(原名伯陶,又写作伯涛。字菊庵,1910-1964,职业画家、医师)、唐慕尧,以及不是天韵社员,后来曾在沈阳音乐学院任教过的无锡著名音乐家祝世匡是他的平辈,这些人大都来过我们家,有些还过往甚密。




沈达中先生擅长多种乐器,这是他用过的琵琶、月琴。


我1962年赴南京工学院就读,学习和从事的是无线电专业,直到1976年才调回无锡。自己与几个兄弟都没有承继父亲的这方面的爱好——多少也有些时代的原因,那个年代,传统艺术多被视为“封建糟粕”,又有几个年轻人会产生兴趣呢。



沈达中先生手迹


文革结束,传统文化逐渐复兴,父亲的心情也大为好转。1991年,因为房屋拆迁,他曾在稻香新村我家里住过一段时间,还曾因天不亮就起来弹唱,被邻居“投诉”过。1980年代后期,父亲与吴啸雄、沈云谷(沈白涛的儿子)等人协助祝世匡先生筹建无锡“无锡古琴研究会”,奔走呼吁,我才知道古琴也是他的爱好。随着天韵社再度浮出水面,关于这个传奇团体的报道、宣传也多了起来,其中称其“至五十年代初,终因社友相继去世而告解体”最为谬传,有必要以正视听。

(3)

据我掌握的材料,天韵社员在解放后以杨荫浏为主导的相互联系和切磋交流一直不曾中断。天韵社在无锡至少还有两次有据可查的重要活动。

杨荫浏(1899-1984)是中国民乐研究的一代宗师,他12岁时就开始参加天韵社的活动,解放后虽然天韵社偃旗息鼓,但他对这个团体的深情却一直延续至生命的终点。杨先生出差、开会经过无锡,总要住到沈养卿家里,和天韵社的老友们切磋一番。1962年春节期间,杨先生参加全国政协委员组成的访问团江苏小组活动,特地从南京来到无锡,在青果巷15号沈宅耕兰草堂,与当时天韵社尚存的几位成员阚献之、沈白涛(沈养卿长子)、唐慕尧(沈养卿之婿)和家父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1962年春节,无锡部分天韵社成员合影于青果巷15号沈宅耕兰草堂。


此照已多次发表。据长辈说,杨荫浏先生治学十分严谨,为人却十分谦虚,每次拍照绝对不会站到中心位置。此照中,杨其实是长辈,但仍坚持站在一边。此照为杨先生用自携的捷克相机自拍而成。从左自右:阚献之、唐慕尧、沈白涛、沈达中、杨荫浏。


1984年,父亲在照片后题字:“梁溪曲集数天韵,管弦檀板对觥樽,高山流水广陵散,睹影更难觅知音。”“古琴家阚献之先生、音乐历史学家杨荫浏先生、画家伯涛堂兄、医家唐慕尧堂姐丈一九六二年合影于耕兰草堂。达中识并诗时年六十有四”。

1976年初,结束“五七干校”折磨不久,回到北京的杨荫浏念念不忘音乐研究,又给沈宅旧址寄来一信,期望能找到几位当年旧友。“……沈养卿先生是我的老朋友。他的侄子和女婿都能唱昆曲,我都认得。我想向他们打听一些以前天韵昆曲社有关技术方面的事……。”与唐慕尧恢复联系后,又马上开始讨论天韵社历史,以及有关乐器的演奏技法问题。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时间到了1986年,当时在无锡的天韵社成员仅唐慕尧(1916-1989)与家父沈达中两位了。经过一番谋划,这两位挚友终于约集了数位昆曲爱好者,决定在重阳后一日(10月13日)上午,在蠡园内新建的春秋阁内举行一场小型拍曲聚会。为了这次难得的活动,两人多次来往信件,唐先生还特别赋诗一首:“欣逢佳节不寻常,喜插茱萸兴欲狂。晴日湖光秋色好,更宜风雨共飞觞。”


文革尚未结束,杨荫浏先生在病中念念不忘音乐研究,这是他给唐慕尧的信中,询问当年天韵社使用乐器的手绘图。

这次活动被王染野先生知晓并记录下来,刊于1988年5月15日的《无锡日报》。可惜的是,当时拍曲虽作了录音,却被我父亲的一个顽皮孙子为录制流行的港台歌曲所抹去。历史就是这样,时时留下遗憾。今日锡城处处可听古琴,昆曲旋律也时有耳闻,但当年那种文人雅兴又哪里去找呢?

1998年3月14日《无锡广播电视报》发表父亲追怀故人的《昔日天韵社》,留下最后的纪念。

1999年3月30日上午,在《梅花三弄》乐声中,父亲安静地追随着天韵社老友步入天国。

(4)

退休后,闲暇时光渐多,我这个“工科生”,从搜集整理家史故事中对天韵社渐渐有所了解,也与沈白涛、唐慕尧等天韵社后人重续了联系。

天韵社虽然在圈子里名气很大,但也只在很专业的书中有记载,权威的《无锡市志》也仅只言片语。与今天人们概念里的“社团组织”完全不同,虽然早在近四百年前的明代万历、天启间无锡就有了昆曲清唱“曲社”,但一直没有名称,被统称为“无锡曲局”。“曲社”是由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松散组织,以研究、习唱、传承昆曲为主要宗旨,与京剧票房不尽相同,以清唱为主,唱曲不带念白,很少彩扮演出。曲友纯为兴趣爱好,不为演出牟利,更专注于艺术的精进和提高,所以在昆曲的音韵、腔格、唱口方面反而会比专业演员更为规范和讲究。因此一些著名的曲家往往被聘为专业科班或剧团的教师。无锡曲社之所以有名,系因自昆曲创始以来,无锡即为昆曲重要根据地之一。“曲圣”魏良辅的无锡弟子潘少泾和陈奉萱,开创了所谓“媚而繁”的“无锡唱口”流派。无锡昆曲演唱水平非常高,圈中有“船过梁溪莫唱曲”之说,潘之恒《亘史·曲派》“无锡宗魏而艳新声”“皆能少变而自立”也是这个意思。

1920年,当时无锡“曲局”规模宏大,达80余人。因地方机关赞助和报刊宣传的需要,经公议定名为“天韵社”,取“天然之音”的意思,当时的社长是著名曲师吴畹卿(1847-1926),主要活动据点在公花园。民国期间无锡报纸上关于天韵社活动的报道甚多,最著名的是1922年,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小提琴家亨利•爱希海姆夫妇来锡考察中国音乐,杨荫浏陪同翻译开展交流,爱氏在海外媒体对天韵社的成就进行了宣传。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8月,杨荫浏提议天韵社恢复活动,社址仍在公花园。解放前天韵社最后一次见诸报端是1948年。

日前,与天韵社最后过世的一位社员曹安和女士(1905-2004,民族音乐研究家、杨荫浏表妹和主要助手)的学生孙玄龄教授面晤,并聆听了他的两次讲座,更清晰地了解到:受天韵社长期熏陶的杨荫浏、曹安和,解放后从未中断过对天韵社的资料收集、总结、研究和尽可能地宣讲、培育本科生研究生及后辈,传承天韵社清曲的文化遗产。两位先生利用优异研究的条件和专门的研究场所,以其在天韵社打下的昆曲、民族音器乐的基础,用天韵社清曲作为手段推衍研究中国历代古曲,又从古琴的音律推衍研究古代律学,从而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学术空间,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天韵社昆曲清唱、民乐演奏方面的种种贡献均已被录入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等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巨厦尽砖瓦之力。

往事如烟,天韵社已随着历史而去,先人的故事却依文化的流传而永存。

【附】天韵社社员有哪些?

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无锡市级古琴非遗传承人、无锡古琴研究会会长吴炯,在上世纪90年代即追随诸位老先生恢复无锡古琴传承。近年来经过爬梳剔理,目前已整理出一份46人的民国年间天韵社成员不完整名单(缺字以“□”代)。

吴畹卿、李静轩、李翼斋、赵鸿雪、沈养卿、周寄湄、范鸣琴、范诒琴、唐石琴、华雁臣、乐述先、王云楼、蒋汉槎、阚献之、杨荫浏、沈伯涛、秦瑞延、唐慕尧、杨组云、王蕙云、 王蕙芬、华垂纶、张菊仙、杨荫芬、曹安和、□伯康、杨慕椿、□端行、许寄萍、许少萍、李轩臣、糜浚千、蔡君植、诸健秋、张瑞仲、李骏声、王燕庭、□颂勋、□恃庵、□曼君、张梅岗、曹仁化、王继曾、侯少卿、杨景浩、沈达中。

【后记】

沈均时,生于1945年,系天韵社“最年轻一位”社员沈达中(1921-1999)的长子,退休后开始研究家族历史,通过考索遗物、寻访先人后裔,渐渐还原了天韵社最后岁月的大致轮廓。此文系窥山楼主在2018年国庆期间根据他的口述整理而成。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