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怨女嫁入豪门的悲惨一生 欲望可以吞噬人心 扭曲人性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怨女嫁入豪门的悲惨一生 欲望可以吞噬人心 扭曲人性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文|黏黏书怪

她要跟他母亲住在乡下种菜,她倒没想到这一点。他一年只能回来几天。浇粪的黄泥地,刨松了像粪一样累累的,直伸展到天边。住在个黄泥墙的茅屋里,伺候一个老妇人,一年到头只见季节变化,太阳影子移动,一天天时间过去,而时间这东西一心一意,就光想把她也变成个老妇人。——《怨女》

《怨女》是张爱玲改编自己的短篇小说《金锁记》而成,讲述了相貌俊秀的银娣为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而嫁给“半残废”的富家公子,婚后在“物欲”和“性欲”中来回挣扎,最后坠入欲望的深渊,沦为一个心理扭曲的老妇人。她这一生最怕的就是别人看她不起,并把自己浸在这恐惧中,以至从未为自己活过哪怕一分钟。

从“需要层次理论”解读银娣如何步步陷入欲望的深渊

银娣自幼父母双亡,在哥嫂的麻油店做事,人称“麻油西施”。在旧社会,女人很难掌控命运,尤其是漂亮女人。银娣看中了对面药店伙计小刘,但哥嫂一心想把她嫁给姚家的二少爷。小刘终究是个穷伙计,二少爷就不同了,虽然残疾(眼瞎、鸡胸、驼背、哮喘),但能做富贵人家的少奶奶,还愁什么呢?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人的需求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银娣放弃小刘选择二少爷正是基于前两个层次的需求,她不必再为生计烦恼。

前两个需求满足之后,银娣开始追求“爱”和尊重。残疾的丈夫无法满足她的精神需求和生理需求,姚家的三少爷相貌英俊且风流成性,一只小鹿开始在银娣心里乱撞。银娣的心寂寞了太久,她渴望正常男人的爱,但她没有勇气做出有悖人伦之事。

三少爷似乎看穿了银娣的心思,借着一次家庭聚会的空档,和银娣有了云雨之情。银娣又悔又怕,三少爷那样的人,难免拿此事和外人吹嘘,到那时她会死得很难看。银娣有些骨气,她要强,与其背负骂名而死,倒不如自我了断的干净。

银娣在一个夜晚选择自杀,被丈夫救了下来。谁知自杀后的银娣并没有得到同情,相反,她被认为是晦气的,一直苦行经营想要融入这个大家庭,到头来还是被排挤在外,她迷上了大烟,用虚幻的“美好”逃避现实的残酷。

人的欲望是一个无底洞,世间的一切都填不满它。人们想要富足的生活、要爱、要尊重,要不停地通过外界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最后在无休止的欲望中迷失自我。银娣最大的问题是她无法摆脱“贫困”的出身,在这个大家庭中她是那么格格不入,低眉顺眼,唯唯诺诺,生怕被人说三道四,却不知真正的尊重是靠强大的内心,而非低三下四的顺从。

痛苦、扭曲、空虚的生活里,“人性”逐渐被欲望吞噬

她也像一切过惯大家庭生活的人,一辈子再也改不过来,永远鬼鬼祟祟,欠身向前戚戚促促。

小说的后半部分描写了姚家二少爷和老太太相继去世,分家后的银娣带着十六岁的儿子独自生活。她虽然脱离了大家庭实体上的束缚,却无法挣脱心中的,过去的生活在她身上烙下了无法泯灭的痕迹。银娣的自我意识从未觉醒,而且伴着长期的“性压抑”,想,又不敢,怕被人说,怕人笑话。

她在痛苦、空虚的生活中慢慢扭曲了人性,教唆儿子和她一起抽大烟,这样就不会跑出去惹事,为了进一步管束儿子,还特意说下一房媳妇。可媳妇太丑,银娣对儿子说:“你要拣漂亮的,等这桩事办了再说,连我也不肯叫你受委屈,我就你一个。”

言下之意是答应儿子将来再娶一房小妾,就单因为丑,银娣讨厌儿媳妇,什么苦活累活都留给儿媳,反而让老妈子闲着。银娣在大宅院受的委屈一样没忘,如今做了婆婆,更是变态式地找回来。她忘了自己吃得苦,反要别人也吃这份苦。

儿媳病了,银娣反说是装病,也不花钱给看,就这样活活拖死了。银娣甚至大骂亲家把一个痨病鬼嫁到她家,相亲的时候还拿照片骗人,一股脑的说对方不是。

银娣已然变成个哀怨的老妇人,她的“哀”、“怨”中有时代的悲剧,然更多的是自身问题。豪门生活改变了她的心性,委屈、嫉妒、愤恨代替了曾经的淳朴善良。在她竭力想要融入豪门的那一刻就已迷失了自我,无休止的欲望像是一头猛兽,一口一口地吞噬着她的灵魂。

在小说的结尾,银娣依然吸着大烟,隐约中听到有人叫她“大姑娘,大姑娘”。这是小说开始时的情节,似乎一切都回到了从前,可哪里还有什么大姑娘,人生只有一次,她在虚无中度过了,便再也没有了。

总结:

张爱玲是中国当代文坛最负盛名的女作家,她把人性看透了,哪怕是那么一丁点利己的心思都是罪过,所以很多人说张太刻薄。

张爱玲的故事真实,琐碎,让人“心烦”,男人,女人,她都写透了,读她写的书却处处都能看见自己,焉能不烦。这或许就是张爱玲独有的魅力吧!

银娣的一生被欲望操纵、吞噬,从不曾看见自己。对儿子的占有和对儿媳的迫害都是内心扭曲的表现,她有无数次机会重新生活,却无法走出自己设下的泥潭。生活啊,它不是不断地索取,而是切真地感受你眼前的每一处风景。别人看你过得好不好又能证明什么呢?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这一生修的终究是自身。


End

读人生、读众生。

解读经典文学著作,欢迎关注,记得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