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文昌航天员「文昌航天科普中心」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文昌航天员「文昌航天科普中心」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5月5日18时整,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鲜少有人知道的是,长征五号B成功首飞背后,有一大批“老陕”的心血和付出,他们凭着率直、倔强的陕西人精神特质,跨越一个又一个难关,多数已经成为文昌发射场的骨干力量。

宝鸡小伙赵峰:“顺风耳”从小声音里听出大问题

在长征五号B首飞任务中,28岁的宝鸡小伙赵峰担任发动机操作手,接触火箭最核心的部位。

昨日,赵峰向记者讲述自己的经历,从陕西科技大学毕业后,一次机缘巧合,他填报了去文昌发射场的志愿。2017年1月底,赵峰如愿来到文昌。他白天研究设备,晚上分析图纸,200余根电缆、20余台设备功能、技术指标被他迅速摸清,得到大家一致好评。成为岗位负责人的赵峰为了离火箭更近一点,又主动申请担任发动机操作手。

系统前端指挥员刘甲天给记者讲述了今年3月上旬发生的一个“小插曲”。

“当时,动力系统进行发动机测试。赵峰在听发动机测试动作的声音时,突然发现这次听到的声音跟之前长五遥三任务时循环泵测试听到的声音有差异,有一些轻微的‘吱、吱’声。”刘甲天说,赵峰意识到杂音很可能意味着存在金属摩擦,这一判断让他吓出一身冷汗。

他找来设计人员和其他岗位人员共同排查。但是现场声音嘈杂,再次测试后,众说纷纭。这让赵峰犯了难:排查隐患需要时间,会导致任务进程推迟,如果最后查清没有问题,更难以交代。“这时候,他没有再犹豫,立即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系统指挥员。”刘甲天说,经过厂家和发射场共同分析,反复实验,结果表明发动机某元件的确存在异常,最终做出了在发射场更换该元件的决定,排除了长征五号B发射任务的一次隐患。

西安小伙陈阳:文昌发射场的“凌云天眼”

众所周知,火箭最怕雷电,台风天暴雨天都不能发射,那怎么保证发射时不会遭遇这些恶劣天气呢?记者了解到,航天发射场有自己的气象系统,气象系统每天进行数据采集,交给专门机构进行分析,最后完成精确到十分钟的天气预报工作。34岁的西安小伙陈阳便是文昌发射场的气象系统负责人。

2014年研究生毕业后,陈阳就来到了新建中的文昌航天发射场。

“最初,我被分配到发射场气象系统雷电监测岗位,负责探测火箭发射-4小时的大气电场强度,从测试设备状态学起。”陈阳说,最初实施空中电场探测,最难的就是激活探空仪器。激活工作需要在静电极低的环境下才能操作,手上任何一个多余的动作都会引起静电。他每次在操作前都会提前“热身”,一次通过,确保探测到的数据准确无误。

经过努力,仅用两年时间,陈阳就成长为气象系统负责人。但就在长征五号B发射前不久,气象系统在组织高空探测模拟保障时,却遭遇了难题:接收软件突然丢失信号,探空仪不知去向。

“肯定是信号相互干扰,探测频率密集,导致信号丢失。”陈阳接到报告后判断。随后,他立即组织岗位人员加球,先保证数据在规定时间内上传。

充球、扎绳、固定探空仪、放球,一系列操作快速规范,行云流水。演练结束后,陈阳迅速召集业务骨干,针对问题,研究解决措施。经过多次桌面推演和实地试验,他们通过短暂性错峰、控制球皮体积、精确气球净举力的方法,有效解决了信号干扰的问题。

汉中小伙唐安志:随发射场成长的“气象晴雨表”

来自汉中勉县的唐安志从事航天事业已有十几个年头。2009年,年仅24岁的唐安志作为首批气象保障人员进驻发射场,至此开始了他每天雷打不动的气象观测工作。十多年来,从当初只有几台普通设备的小组到现在配备数十台套先进设备的气象保障团队。

在唐安志的办公桌上,常年摆放着一本文件夹,封面上就写着“晴雨表”三个字。里面是密密麻麻的记载,有观测日记、心得,有气象专业术语解释,有授课教案,有典型故障的现象和处理方法等等。“这都是我多年来从事气象观测工作的一些积累。”他说。

而随着这本“晴雨表”越来越厚,唐安志的业务技能也越来越精湛,该气象系统的指挥员黄红艳评价,可以说,发射场区一年之内什么时候、哪个区域风大,什么情况下会下雨,唐安志都了如指掌,仅凭对云的观测,对风向风速的判断,他便能大致预测出未来的天气。

精通源于热爱,而热爱又让唐安志养成了爱钻研的习惯。有一次,单位寄出去标校的设备迟迟没有寄回,时间久了影响数据采集的连续性。“为什么要老依赖别人呢?我们能不能自己研究标校方法?”唐安志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随后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利用自己前期学习的调试经验,成立了QC课题小组,带头研究温湿度传感器标校配套装置。最终利用气象系统现有备品备件制作出与计量室接口一模一样的检定装置,实现了某型温湿度传感器内部标校的可行性方案,填补了该型号传感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自行标校的空白。记者 张晴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