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大清皇室顶级玩宠是这样 耗 出来的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大清皇室顶级玩宠是这样 耗 出来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要说中国匠人水平的极致之一,

景泰蓝可谓当之无愧的代表。

但其实鲜少有人了解,

中国珐琅表更是将中国景泰蓝的功夫推向真正的极致。

更薄,面积更小,损坏率更高,

无论掐丝、点蓝、烧制及打磨,

相较于景泰蓝而言,

都是难上加难。

真切地围观一次中国珐琅表的制作过程,

除了收获不输于瑞士腕表的制作精度感受之外,

更能体会到风格与意境都独具中国色彩的工艺魅力。

孔令俊

回忆当时自己的一腔热血,孔令俊说“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我从北京珐琅厂得到两个经验丰富的珐琅师傅,一个专工掐丝珐琅、一个专工微绘珐琅。”

孔氏珐琅的工坊位于北京通州一个幽静的别墅区。2007年创立孔氏钟表时,孔令俊年仅29岁。2003年开始,孔令俊便已萌生打造本土化高端手表品牌的念头,品牌的概念牢牢占据他的心头,因此便有了以珐琅表为特色的孔氏珐琅。

刚开始,孔玲俊低估了在手表上做珐琅的难度:“表盘太小,中国也没有人做过,不管是胎体还是釉料都和景泰蓝不一样,没有任何参照,只能一步一步摸索。”

待上色的釉料

釉料对色样板

其次,釉料也是问题,中国本土的釉料烧制出来有小孔眼,不够纯净,用过日本的釉料但颜色不行。孔氏珐琅工坊技术总监王瑞瑜还记得第一次制作的珐琅表盘,借鉴了日本“七宝烧”才得以完成,但那距离瑞士珐琅手表的水准还差很远。

凤戏牡丹

盘龙云海白

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些问题都被解决,如今孔氏珐琅拥有20多个珐琅师傅,年产100多个珐琅盘;机芯方面除了瑞士机芯工坊提供的基础款,也有Frank Jutzi和Daniel Jiménez Pita等知名独立制表人的高端机芯。

掐丝

掐丝工作室由赵美华坐镇,带着十位年轻的掐丝师傅正埋头专注。据赵美华介绍,一个成熟的师傅掐一个比较复杂的盘面,也要耗费一个月之久。

微绘

完成掐丝的银质表盘还要进行焊接,以此固定住金丝图案,然后就要被送进点蓝工作室了。点蓝工作室就像一个画室,调好颜色的釉料被放进一个个玻璃器皿,等待着点蓝师傅用细毛笔轻轻点蘸,填进掐丝的图案中。

点蓝

打磨

点蓝与烧制是同步交替进行的。据工作室负责人介绍,点蓝分层次,点一次烧一次,每烧一次,釉料会下凹一些,再点再烧,直至凹陷处被填满呈微凸状,烧制次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最多就是20多次。

烧制室比前两间工作室都要小,只配了一个炉,确实烧制的过程比想象的要快很多,但温度控制必须相当精密(平均800℃左右,根据不同颜色的釉料设定精确温度),所以需要高科技的温控炉。

走出珐琅工坊,流光溢彩的表盘画面还在眼前,这一曾属于昔日帝王级玩物藏品的物件,今日也渐渐亲近大众生活。不止珐琅,每一件珍稀的美好孤品,都需要更多人了解赏玩,才能汇聚起更强大的生命力,在岁月流逝中熠熠生辉,令后人不断解读那些鲜活古老的生命故事。

------------------------------------------

本文文字马耳他。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