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文学的未来走向「2021新书榜单」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文学的未来走向「2021新书榜单」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主办的“2021年度文学好书致敬典礼”日前在北京SKP-S举行。活动当天揭晓“特别致敬”和“10大文学好书”两项共13种作品。

中国出版集团副总经理陈永刚揭晓了“2021年度文学好书特别致敬”,共3种图书入选,分别是《暖夏》(作家出版社)、《太阳转身》(人民文学出版社)、《天晓1921》(万卷出版公司)。

中国出版集团原副总裁潘凯雄揭晓“2021年度十大文学好书”——《文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一把刀,千个字》(人民文学出版社)、《一日三秋》(花城出版社)、《回响》(人民文学出版社)、《北纬四十度》(上海文艺出版社)、《谁在敲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珠峰海螺》(人民文学出版社)、《有生》(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幻兽之吻》(中信出版集团)、《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中信出版集团)。

受疫情影响,范稳、东西、胡学文、王松等多位作家无法到场,发来视频与大家见面。作家王安忆发来了文字致谢词,她将《一把刀,千个字》入选商报“2021年度十大文学好书”视为一种鼓励,激励自己“继续努力,写出真正的好书。”

“据专业机构统计,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长篇小说新作面世。这固然说明当下的文学发展相当繁荣,但随之也带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何从众多新书中,挑选有价值的好书?”作为主办方代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执行董事(社长)宋强介绍道,2022年1月下旬启动“2021年度文学好书”推荐活动,商报刊发一份文学虚构类参考书单、一份文学非虚构类参考书单,并通过微信公号等平台对外征集图书。进入初步遴选范围、符合此次评选标准的图书近两百种,后经过编辑部反复遴选,并征求专业意见,形成50种参考书单。

据介绍,进入专业评选阶段,商报向不同领域的7名复选评委发出选票,收到有效投票7份。评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认为,不同类型的作品有不同的评判维度:“历史书首先要讲求史实,文学书首先要讲语言,纪实类作品首先要看对事实的把握,不同类型的书有不同的标准。”同时,他也认为有共性所在,从质地来说,好的小说,应该是对人类命运有一种深切的关怀,对人性有独到的刻画,能把人性的复杂性和微妙性揭示出来。

入选图书揭晓之后,作家刘震云、黄怒波、刘汀围绕文学如何“出圈”展开对谈。刘震云谈到自己对作品影视化的感受和体会。近年来,“女性话题”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刘汀的新作《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写到了“四姐妹”,他在现场分享了对女性话题的看法。黄怒波阐释了对于“跨界”的思考,从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家经历的发展历程,再到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生死考验,再到文学创作的思考,他讲述了自己突破不同圈层,处理现实与文学创作的逻辑。

第二组对谈嘉宾为陈福民、徐剑、周晓枫,话题为“非虚构的边界”。陈福民思考历史的《北纬四十度》在去年大获成功。“某种意义上,我是把它当作学术笔记来做的,后来写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我自己也没想到。”徐剑创作过很多部重量级纪实文学作品,他介绍了自己在处理重大题材上的素材取舍和写法、构思。散文家周晓枫把“精准”列为最重要的写作原则,同时她也在不断地探索,试图打破散文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