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一个年级写一个时代 老杭大中文78砌墙砌出一部断代史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一个年级写一个时代 老杭大中文78砌墙砌出一部断代史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李蔚

又是一年开学季。

大一新生行囊里的“新三样”,每年都在变。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高校招生重大改革

如果把年轮回拨到那绝无仅有的1978年——一年两个开学季(注:1977年为恢复高考第一年,12月举行高考,录取新生在1978年2至3月入学,78级在1978年7月高考,当年9至10月入学),从2000多万考生中,通过“独木桥”,奔向大学校门而来的他们,面对充满希冀的未来四年,又打点了什么样的行囊?

16岁的少年挎着一个印有三潭印月图案的新皮包,扛着一床花被,那是全家所能挑出的最像样一套床褥,刚由母亲清洗缝制好;

20才出头的大姑娘提着祖传的樟木箱,箱底压着一张单人照,一模一样的另一张就挂在老家镇上唯一照相馆的橱窗里,这是金榜题名的大学生才有的待遇;

年近30的小伙子一头挑着工友打制的小柜子,一头挑着简单的衣物铺盖,伴随多年的几本书舍不得扔,打成包袱一起上路;

还有的新生左提右扛几大件,奇奇怪怪的是,行李中居然有把锄头,没办法,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上就是这么写的“自带锄具”……

许贺龙的高考报名照,这是他平生第一张个人照(点击上图进入他的文章)

他们,阅历不同,年龄参差。

既有1966年的老三届中学生,也有1978级的应届毕业生;最大的32岁,最小的16岁。

有下乡知青,有远赴边疆的知青,也有插队到城市周边农村的知青,更多的是在农村生长的回乡青年。

有来自工厂、部队和机关的,还有原本是中小学的“民办教师”。

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不同的,相关的是,他们经受了青春的磨难,风雨的洗礼,有痛苦,也有感恩。

这种不可复制,只属于77级、78级大学生。

这一代人,作为新中国改革开放的符号之一,被关注,也被神化。

今年,是他们毕业40周年。

【一】

6月16日起,小时新闻客户端陆续上线了20多篇前缀为“78中文”的文章,截至8月底,仅客户端的总阅读量就达300万 ,个别篇章达到几十万,热门客户端及公众号也抢着转载。

这是来自小时新闻客户端专栏“晚潮”子栏目“我们的高考”征稿。

原杭州大学78级中文,几十位同学,在一个专为回忆过往,聊述友情而建的微信群里,你一言我一语,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自创了一种“砌墙体”,致那一段远去的青春。

什么是“砌墙体”?是年轻人理解的“建楼”吗?没那么简单。

78中文的老同学们,写着、读着、再添着,每一份回忆,都是细致的记录,像是影像的回放,历历如在目前。

每一篇文章在初稿完成后,放到同学微信群中,经阅读后引来一段段的“回音”。

黄仕忠,现中山大学博导、教授、长江学者,在文章的开头写道:“谁也不会相信,我那时的梦想,其实是在十八岁时做生产队的小队长。更没想到,当十八岁生日到来的时候,我居然成了一名大学生。”

文后,还拖着一段精彩的余韵,来自同窗好友们的补记——

有的轻轻揶揄一句:梦想很高远,十八岁当生产队小队长。

有的二话不说,甩上来结结实实一篇读后感,两百多字,述尽黄同学篮球场上的驰骋风姿,好似写了一篇小传。

有几位会围绕着一个感兴趣的内容,比如粮票与饭票的记忆,展开一番头脑风暴式的大讨论。记性好的,细到菜分几等,一个月伙粮如何精打细算,写得清清楚楚;心思特别细的女同学会先查阅,从当时的伙食规定量,找出男生为什么吃不饱的原因;也有人挖出一段攒粮票换鸡打牙祭的往事,写成大学生涯中无与伦与的一件快事。

这些回音式的补记,有点评,共鸣,同感,也有补充、修正;作者委婉的表达,被阅读者敏锐地发现,拈出来再点评、补充,揭示其中的意义。

许多细节在共同的回忆中被丰富,耘田、插秧、割稻,挑粪、担水,络麻,建校园、造水库、敲碎石、拉大车……

每一段回音都是一块“砖”,无数的砖块按照议论的内容被砌成一堵墙,构建成一座建筑,看起来浑然一体,三千字的正文,却有一万字的回音,每一个声音,都像是话剧舞台中的表演,并且充满本色。

由正文与“回音”一起,构成一种新的文体,78中文的同学们戏称为“砌墙体”。

部分同学毕业合影,黄仕忠为前排右二

在互联网时代,老杭大78级中文的同学,用这样的方式,唤醒记忆,回到现场。

“往事,点点滴滴,不写下来,我们的记忆会越来越模糊。”78级中文,浙大中文系博导、教授金健人说,“这每一篇砌墙体文都是一部纪录片。”金健人说。

金健人(前排右一)大学时合影。

同班女生合影

入学四十周年女生合影

【二】

这个微信群,24小时待机。

当有人完成“作业”,往群里扔一个WORD文件——“每个人都很期待,很认真地阅读,很认真地参与回忆录的补记”,黄仕忠说,留言多达上百条,身在海外的几位同学也不落下。睡醒一看,大半夜的,他们又砌了好几块墙砖。

吕立汉摄于杭州初阳台(点击上图进入吕立汉的文章)当年班里的才子任晓岗,出身海岛,高考前曾在猪禽收购站历练,因文中写到的一段观摹,被同学们戏噱为杀猪专家——

有人吆喝道:“开始!”

随着一声猪嚎,猪厩方向突然窜出一匹猪,且嚎且奔……汉子瞄着仓惶奔走的肥猪,待其从脚边奔过时,暴起伸手跨步,闪电般揪住猪尾巴根,双手猛提,二百来公斤的猪当即后脚离地,进退不能(有删减)。

这番从豕突到猪肉晃荡的目击5分钟,任晓岗写得精简又活灵活现,同学们大呼看不够,于是“打回去补充了再发来”。

任晓岗(左)大学时合影

但大学同窗四年,没人听他讲过这段经历。不止任晓岗,其实很多文章后的留言都会有一句悠悠的感慨“为什么一起念了四年书,我们都不知道这些事?”

“我们这代人,一进入大学,都一心扑在学习上,只有向前看,没有向后看。”任晓岗说,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很少有同学会聊以前的事,更不会问过去10多年你是怎么过来的,“这一轮集体砌墙,我们又重新认识了同学,比原有记忆中的他们更鲜活更生动。”

大学时部分女生合影

小学时的王琳

王琳的高考往事,同学尚建看了个开头就哭了,有的同学更是看得从头哭到尾。王琳是为实现父亲遗愿而参加高考,少年丧父的她有一段惨痛的青春期,而她一直将它埋得很深,连当年最要好的同窗姐妹也不曾透露。

吴存存(左)与王琳(右)(点击上图进入吴存存的回忆文章)

“很多同学写下的回忆,涉及个人私密的情感和过往,表达出来是需要勇气的。”黄仕忠说,那些不为人知的情感,那些不同寻常的经历,是特殊时期特殊环境造成的,把它们写出来,是真正地在写历史,真正地在感动每个人。

78中文的砌墙体文,以厚重的情谊、丰满的回忆打底,动辄上万字,读来却不觉得累,具有强烈带入感的文章,从原有的同学圈,扩展到级友圈、系友圈、校友圈、专业同仁圈、学生师生圈,甚至更宽广的圈层。

弟弟青稚(左)去海岛探望哥哥方一新(右)时的合影,两人同班读书

情感的传递是直接的,有读者形容,其中好几篇文就像厚重的相册,生动记录了“相差三岁同胞兄弟同班读大学”(点击进入哥哥方一新、弟弟方青稚的回忆文章)“姐姐成了少四岁弟弟的学妹”“代际师生同窗求学”等有趣佳话;

又像宏大的历史画卷,再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记载着“重活累活之余自学高数、博览名著”“不畏艰辛、不惧失败、执着所爱,铁了心要上学”耕耘收获的励志故事,讲述着“抓蟋蟀、兜知了、掏鸟蛋、球艺棋艺齐头并进、光着屁股恣意江湖”生活意趣。

“它们是一部活色生香的史料。”

【三】

前几天,黄仕忠赴京开会,遇上了浙大的张涌泉教授,当年77级中文的学长。俩校友自然而然聊起78中文的这组文章,有意思的是,不少与会的同行也加入了这场聊天,大家竟然在不同的微信群里,都点开读过“78中文”的这一系列。

“七八年前,我们77级也想过写文出书,后来大家都忙。78中文写的,我读了很有共鸣,也是我当时的状态。一个人的回忆是不完整,可能也有不准确的地方,但大家的共同参与,就这一系列既有历史的动感,也有历史的深度。这组文对以后的研究来说,是值得参考的。”张涌泉说。

“我们的读者,很努力地在进入我们的时代。”黄仕忠注意到,身边关注这组系列的,有他的亲友,也有他的学生,几乎囊括了各个年龄段。有位老同学还跟他提过,有读者看了文后,半夜给他发消息求加好友的。

张玲燕(右二)当知青时,插秧田头遇上下乡巡视的县委工作组(点击上图进入张玲燕的回忆文章)

尚建坐在生产队唯一的拖拉机上的摆拍(点击上图进入尚建的回忆文章)曾任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长的寿泽勤,几乎把每一篇文都读了,“有几位在还我还是学生时就认识了,有几位后来工作中也常打交道”,他的感受是,“他们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身上的精气神也充满着时代特征,这些回忆丰盈了那段历史,是非常珍贵的补充。”

金树良入学时已经32岁,是78中文的老大哥,老三届,班里最小的比他小17岁。

金树良(后)与知青伙伴在住房门外

他的文章这样开头——

“就让我了一个心愿,进一回大学的考场吧。”

1978年高考报名前夕,我对厂长这样说。他盯着我看了半天,终于拿起笔,在申请书上写下了“同意”两个大字,并签下了他的大名。

“哦,能参加高考了!”我强压住眼眶里的泪花,下意识地朝他鞠了个躬。

文章最后,他这样结语:确实,个人的命运是渺小的,是随着国家的命运而起伏的。

有同学说,从来没有像77级、78级那样,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得那么紧密,频率共振。

有同学说,我们经历的一切,虽然普通,但也不那么普通,这是特殊时期历史的组成部分,每一个人的具体经历,都会是历史学者所采择的史料。

有同学说,我们记录的是心灵历史、心路历程,写下最具代表性的一面,集合起来就是国家宏观历史的补充,真实地反映那个年代的青少年的成长经历,也记录时代的风云。

陈侃章,老杭大77级历史的一员,前两年曾著述出版《1977——冬季里的春闱》,这是第一本针对1977年恢复高考进行研究的专著。“这一系列有历史回忆的严谨,也有回看青春的浪漫。参与的老杭大78级中文校友,每个人都是一个微典型,这些当事人在共同写史,写一部好看的断代史。”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