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大明宫阙 绝代梅妃 惊鸿一舞 一座光辉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大明宫阙 绝代梅妃 惊鸿一舞 一座光辉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推荐:成语“威信扫地”:郑庄公小心翼翼地扯下周天子的遮羞布

文/凌墨

(一组京剧中的梅妃)

【作者简介】凌墨,大四学生,爱好历史,闲暇时喜欢写一些历史类散文。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她是一个活在诗词中的女人,出尘脱俗,至真至纯。千百年来人们对她的虚实争论不休,各持一说,却始终无法定夺,然而,无论她曾真正存在过,亦或只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一位绝色女子,她的故事都无疑是中国历史中极富浓墨重彩的一笔,总能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

她,出生医道世家,出尘脱俗,才貌双全。

她,舞姿曼妙,婉若游龙,翩若惊鸿。

她便是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有着“梅精”之称的梅妃江采苹。一个善诗文、能歌舞,气度高雅、美中有善,才貌双全的奇女子。

江采萍,出生于悬壶济世的医道世家,她父亲江仲逊是秀才出生的儒医,可谓家境殷实。江采萍出生时其父江仲逊早已年过三十,期盼许久终得此一女,使得江父喜不胜收,正如清代诗人张问陶《二月五日生女》诗中所云,“自笑中年得子迟,颠狂先赋弄璋诗。那知绣榻香三日,又捧瑶林玉一枝。事到有缘皆有味,天教无憾转无奇。女郎身是何人现,要我重翻绝妙词”。

中年得女,生女不愁,他丝毫没有因未能生儿子而感到失望,与其相反,对这个女儿宠爱至极的同时更是寄予厚望,以《诗经·召南》里《采萍》一诗的题目为女儿取名为“江采萍”。

江仲逊是位医家的同时也是一位诗书满腹的秀才,家中文学氛围十分浓厚。虽为女子,对诗词文学的耳濡目染使得江采萍自幼喜爱读书识字、更是继承了父亲的文学才华,聪慧颖悟,天赋过人,到了九岁,已经能够背诵《诗经》中《周南》和《召南》两部分诗。

到了十四岁时,她早已才艺双绝,善诗赋,能歌舞,晓乐理,可谓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才情横逸的她常常自比晋朝才女谢道韫。

自幼在诗词画赋的世界中畅游的她,对是为文人墨客笔下常客的梅花情有独钟,她爱梅,惜梅,咏梅,爱梅的素洁高雅,更爱梅的傲雪斗霜,江父见女儿对梅花这般青睐,便花重金寻得各种梅树,种于房前屋后,花开之际,她所居住的别院仿若一片梅花的海洋,美轮美奂,她更是在梅的熏陶下,日益娴静高雅。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美貌与才情远近闻名,人人皆知梅家长女才貌双全,便不禁猜想,这般美人终将花落谁家;感叹如若能得妻如此,共度终身,那是何等的幸运。但是,谁曾想象,这朵清丽脱俗的绝世梅花,竟早已命中注定花落大明宫阙。

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武惠妃的突然离世使得唐玄宗悲痛不已,看着圣上因痛失爱妃而郁郁寡欢,太监高力士开始着手准备为玄宗寻得称心的美人。不久便南下闽粤为玄宗选美。

初到闽地莆田,高力士便听闻江家有女清丽绝世,才高八斗,昳丽仙姿。于是,便马不停蹄的赶到江府,一探究竟,是否真有这般绝世美人。亲眼所见,更是不禁感叹,其容颜风姿,气质神韵,之于人们所称赞,只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便以重礼相聘,携她回京。江采萍的到来,犹如一缕春风,温暖了刚刚经历失去爱人之悲痛的玄宗的心。

后宫素来是最不缺美女的地方,在盛世大唐更是如此,后宫美人之多,用“后宫佳丽三千”怕是都不足以形容。在大明宫内有着倾国之姿、倾城之貌的女子数不胜数,但论气质、才情与美貌并存,怕是无人能及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江采苹,她的到来,为大明宫增添了一份不一样的色彩。

这样一个才貌双全,清丽脱俗的女子,任谁都会忍不住动心,更何况是以甚爱美人而出了名的的风流天子唐玄宗。玄宗对她爱如至宝,大加宠幸赐东宫正一品皇妃,更因她对梅花的喜爱,称她为梅妃。

上天似乎格外垂青这个女子,给了她绝色容颜,还给了她无限才情,她的诗风文采、绝佳的气质使得大明宫众佳丽黯然失色。

梅妃喜梅,唐玄宗便命人给其宫中种满各式梅树,并亲笔题写院中楼台为“梅阁”、花间小亭为“梅亭”。每每到了花开时节,梅妃漫步于梅园,徘徊于梅花之间,赏花作赋,悠然忘我,驻足于梅园中的她仿佛与周围的梅花合为一体,清雅脱俗,端丽冠绝,使得唐玄宗叹为观止,称她为“梅精”。她常常立于园中吟诗作赋,因对梅的喜爱更是曾多次作诗咏梅,“一枝疏影素,独抗严霜冷; 早晚散幽香,香飘十里长。”——《咏梅》便是其中一首。

她精通音律,擅长作乐,每每立于园中,抚琴吹笛。满园的梅花,霞姿月韵的美人,悠扬乐音,浑然一体,仿若仙境。“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莫过如此。

江采萍,仿若真是那“梅精”的化身,满身才艺,惊喜不断,本惊于她的才情与琴瑟箫声,却不想,她在舞蹈上的造诣更为绝妙绝伦,每每踏歌起舞,如若精灵,倾城绝丽,袅娜娉婷。使得唐玄宗曾当着诸王不禁称赞“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

梅妃入宫十年,玄宗对她几近专宠,然而,帝王的恩宠总是来的快,去的也快,他能一夜间视你如珍宝,恩宠无限,亦能一瞬之间,弃你如敝履,自此不见。在专宠梅妃将近10年后,年过半百的唐玄宗,终被她人所吸引,咸宜公主婚礼上一见,使得玄宗对是为儿媳的寿王妃杨玉环一见倾心,从此难以忘怀,可谓“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被杨玉环迷得魂牵梦绕的玄宗,不忍相思之苦,几番周折,终是不顾伦理朝纲,人伦道德将儿媳杨玉环纳入后宫,封为贵妃。两人情深笃定,在宫中如影随形,自此玄宗眼中再无他人。正如杜甫《丽人行》中所言"杨花雪落覆白苹",杨妃入宫,梅妃失宠。

梅花之傲在于其暗香,梅妃,以梅字为封号,气节若梅,清雅孤傲。父夺子妻这般行为,本就有违伦理纲常,而此时的唐玄宗更是陷入温柔乡难以自拔,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梅妃向玄宗赠诗:“撇却巫山下楚云,南宫一夜玉楼春。冰肌月貌谁能似,锦绣江天半为君。”不时,此诗便传到了当时势头正盛,使得唐玄宗爱不释手的杨贵妃的耳中,使得她大为不悦,甚至心生怨恨。彼时的杨贵妃宠冠后宫,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玄宗对她言听计从,于是,她依仗玄宗宠爱,几番游说,终成功将梅妃打入冷宫。自此,梅妃冷宫独居,可谓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这位曾一度宠冠后宫,被玄宗几近专宠十年的女子,最后的归宿竟也成了那终不见天日的冷宫。

梅妃的结局,仿佛出乎意料,但又仿佛意料之中,因为,身处帝王之家,身居深宫之中,曾几何时冠绝群芳,亦不可避免,有朝一日落得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局面。

公元756年(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携杨贵妃弃宫出逃,不及想起尚在冷宫中旧爱的江采萍,她被留在已落入乱贼之手的宫中,长安陷落,城中一片兵荒马乱,如若落入乱贼手中,其后果难以想象,她志节清高,纵使落入绝境,宁可一死,也绝不失节,便命人将自己以白绫裹身,投井自尽。

后叛乱终得以平定,玄宗安然回宫,方才想起早已被弃之于冷宫中的梅妃,然而,此时的她早已下落不明。于是玄宗便派人寻找梅妃下落,更是下达诏书称,只要有人找到她,官升两级,赏钱百万。殊不知早已为时已晚。一番查询,终得知梅妃在叛乱中为守节而投井身亡事实,太宗惋惜不已,更作诗《忆梅妃》以表悲痛“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 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并亲手为梅妃写下祭文:“妃之容兮,如花斯新; 妃之德兮,如玉斯温。 余不忘妃,而寄意于物兮,如珠斯珍; 妃不负余,而几丧其身兮,如石斯贞。 妃今舍余而去兮,身似梅而飘零;余今舍妃而寂处兮,心如结以牵萦。”

梅,在冬春之交绽放,享有“独天下而春”的美誉,梅妃,以梅为封号,自然独具梅之风采。后宫佳丽三千,她却独树一帜,高雅娴静,绝世而立。然而,在这薄情寡义 ,真心难寻的帝王后宫,情深义重,两心相许,不过是镜花水月,终不可得。

“清雅孤傲雪中梅,高风亮节江梅妃。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世守。”像她这般美好的女子,仿佛只应天上有,却不幸坠落人间,历经红尘纷扰,遭受尘世磨难。最终香消玉殒,长辞人间。只留下那满园的梅花幽雅清香,却自此再无人欣赏。

相关阅读:

大唐梅妃,一个生不逢时的绝世佳人

唐玄宗也惧内?看梅妃江采萍与杨贵妃的宫斗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关注、点赞、转发,欢迎参与评论,说出您的想法;若不喜欢,敬请留下批评,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