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玉楼春盗版「玉楼春抄袭知否」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玉楼春盗版「玉楼春抄袭知否」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不得不说,于妈对《玉楼春》很下了一番功夫,他很想把它拍成一部经典,就像《知否》一样,只是效果却差强人意,反响也不尽如人意。

这部剧与《知否》相似之处颇多,有些甚至直接照搬《知否》。

两部剧都采用了莫兰迪风格滤镜。

整部剧和《知否》一样整体采用莫兰迪风格,显得古香古色很有格调,关于这种滤镜有网友认为显老旧,其实不是莫兰迪显老旧而是整部剧应用的过于泛滥,自始至终都只有这一种滤镜风格,肯定显老旧。

在《知否》中,成年男性和长辈出现的场景一般采用莫兰迪风格,显得稳重有质感;但当年轻女性和少年出现的时候会采用比较鲜亮的滤镜,显得活泼有朝气。

背景音乐相似。

背景音乐和《知否》是一样的,都是采用了孟克|吕亮的纯音乐《对话》,听着相似的音乐,欣赏着相似的场景,总让人感觉这是拍的《知否》的番外。

服化道都极为精致。

和《知否》一样都高度还原了所处时代的服装头饰发型,极为考究,就这一点来说还是很值得肯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玉壶春》开创了一个先河,这是第一部描写明朝贵族妇女生活的电视剧。

《玉楼春》采用了《知否》里的一些演员。

有些演员直接从《知否》移植过来,比方说常嬷嬷。在《知否》中她是男主顾廷烨的奶娘,到了《玉楼春》中她成了女主林少春的奶娘,身份职业姓氏都没变,这位演员不容易啊!就像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

两部剧剧情相似之处比较多。

有些剧情也与《知否》高度相似,比方说林少春管家遇刁奴,丫鬟婆子处处刁难,经过一番斗智斗勇女主终于掌握了管家大权。孙家软饭硬吃的穷女婿,孙家三个女婿竟没一个是好的,孙家的儿媳妇全是精挑细选的正品行货,女婿普遍人品欠佳就像九块九包邮。孙逊那么精明的人,选女婿的眼光可比盛宏差远了。


虽然有那么多相似之处,《玉楼春》却没法像《知否》那样成为经典。那么《玉楼春》比知否差在哪里呢?
首先是剧本,整部剧的人物架构、人物性格高仿红楼梦,可又没法像红楼梦一样细致入微地展现人性中很深层次的东西,好人好的像圣人,比方说林绍春和孙玉楼,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专门利人毫不利己,好的超凡入圣;坏人坏得掉渣,比方说桃夭和贾逢源,不管别人如何真心相待,都不能让他们有半分的感动,害人的时候没有半分犹豫挣扎,人物刻画太过肤浅。

反观红楼梦,你很难去准确地定义人物的好坏,正面人物贾宝玉有天真善良的一面,也有荒诞没有责任心的一面。而林黛玉既有真挚的一面又有小性的一面。

即便是反面人物如贾雨村,他既有趋炎附势的一面也有不忘旧情的一面,呆霸王薛蟠固然蛮横无理但对母亲一片孝心,对妹妹朋友更是友爱无私。

一千个人里面有一千个《红楼梦》,这也是红学经久不衰的原因。

《玉楼春》人物善恶黑白太过分明,脸谱化严重。
而《知否》采用的剧本是关心则乱的网络古言小说。结构紧凑,人物性格鲜明,上下逻辑严密。
其次是演员,正午阳光很少启用新演员,即便是一个配角也是经过时间和市场检验的。而于妈对此却很大胆,经常启用新人。这一方面培养成很多优秀的演员,另一方面这些演员演技并不成熟,很有可能拖垮整部剧。
女主角白鹿和男主角王一哲容貌尚可,演技却太过生涩,再对比其他老戏骨更是被秒得渣都不剩。

尤其是白鹿,说话的语调过于随意,完全没有古人说话咬文嚼字、抑扬顿挫的劲头。走起路来雄赳赳气昂昂,感觉就像革命女战士即将开赴战场,古代贵女讲究莲步轻移款款而行,白鹿没有这份优雅。

女主的自信和胸有成竹表现得过于傲气和生硬。古人讲究外柔内刚、温润如玉,白鹿这种状态太过无理。
里面的丫鬟婆子除了常嬷嬷那更是没眼看,要么就是过于木讷放不开,林少春的贴身丫鬟小翠整天说话唯唯诺诺,连句整话都说不利落。好歹也是主子的贴身侍女,她这样能服众吗?要么就是太过浮夸,荣寿家的快把眼珠子都瞪出来了,两只大眼珠子滴溜溜乱转,看得人心里毛毛的。


最后是剧情,没有一条主线全都是各种辅线,太过凌乱不紧凑。因为孙家的子女多,所以得把林少春的大姑子二伯哥都演了个遍。女主角林少春算是有了用武之地,那里事发那里有她,充分体现了她的英明神武,但是男主呢?整部剧阴盛阳衰太严重。

而《知否》主线明了,就是女主明兰的成长过程,所有的情节都以此展开。


毋庸讳言,于妈是个聪明人,作为一个男人却深谙女性心理,紧跟当下女性的爱好,对症下药正好暗合当下的女性思潮和社会风尚。

他不仅是一个导演制片人更是一个好的营销大师,对于如何吸引大众的眼光也称的是敢想敢干。炒CP,爆黑料,甚至和琼瑶阿姨撕逼都能成为营销地点。于妈的每一部剧都没有悄无声息地扑街过,从商业角度来讲,于妈是个成功的导演。
只是太过聪明了难免流于油滑,也难免投机取巧太过。
于妈的确出过一些很优秀的作品,比如《宫》、《延禧宫略》、《美人心计》等,但是离经典却有差距,迄今为止,他没有一部能流传后世的神剧。

看似花团锦簇其实更像烈火烹油,不长久啊!所以于正是个好导演却成不了大师。


悉心地打磨剧本,严格的挑选演员,耐心地推敲剧情……这些都是成就一部经典的必要条件。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不下一番水磨功夫很难出经典。

于妈现在既不缺钱也不缺名声,他现在就缺一部能被圈内人认可的经典,我们也都看到了他的野心与努力,只是怎么达成这一野望还是应该静下心来好好琢磨琢磨。
《正午阳光》的作品都很优秀,几乎部部经典,但优秀的背后是死磕剧情,死扣细节。

这里面的苦和笨只怕精致的于妈很难看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