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4000多公里的陪伴「爱与奉献」
最近很多人关心跨越4000多公里的陪伴「爱与奉献」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跨越4000多公里的陪伴「爱与奉献」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隆冬,南疆,昆仑山脚下的和田地区,道路两旁笔直的新疆白杨向蓝天伸展着修长的枝丫。
于田县第一幼儿园大班的一间教室里,传出整齐清脆的儿歌:“妈妈有了新工作,姐姐上了内初班,爸爸说,等我长大带我去看天安门。”正在给孩子们上课的老师,是天津外国语大学学生郭淑菡。为了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几个月里她已教会他们35首儿歌。
自2018年3月起,天津每学期选派300名在校大学生,赴和田地区实习支教。该举措实施两年来得到受援地高度认可,已成为天津教育扶贫的一张闪亮名片。
“孩子们都特别喜欢上他们的课”
本学期,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城建大学的300名大学生作为第四批支教团成员,接过了爱的接力棒。其中,天津外国语大学169名大学生来到于田县,天津城建大学131名学生则来到策勒县和民丰县。记者来到于田县镇海幼儿园时,支教团成员吴欣洁正在给小四班上课。“哈密瓜甜甜的”“柠檬酸酸的”……吴欣洁拿着水果图片,逐句教着班里57个孩子。
小四班的孩子都是易地搬迁到于田县的,2019年10月初才入园。刚来时,这些孩子完全听不懂国家通用语言,无法跟老师交流。作为队长,吴欣洁带领团队成员,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特点设计课程,一字一句地教他们说普通话。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孩子们如今已经掌握了日常的交流用语,会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愿,能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节奏说出完整的句子,能从1数到50……
在于田县CEC希望学校的一间办公室里,学校英语社团的学生正在唱英文歌《为你而骄傲》,标准的英语发音、悠扬的旋律让很多经过这里的师生驻足。天津外国语大学的支教学生发挥英语特长,为学校新建了学生英语社团,几个月里孩子们的英语水平进步很快。
两年来,CEC希望学校先后来了四届支教大学生,这些来自天津的年轻大学生得到了学校的高度认可。教务主任徐良敏说:“大学生们讲课有激情,课堂授课质量高,带来了很多新鲜知识和先进理念,孩子们都特别喜欢上他们的课,希望这样的支教形式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老师,你不要走好不好”
3个多月的时间,支教团与当地学生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这些还在享受着父母疼爱的大学生,把无微不至的爱都给了这里的新疆学生。
对支教团来说,记名字是最初遇到的难题。每个学生的名字都很长,还有很多重名的。“我就把学生们分组,比如班里有5个‘阿不都热合曼’,我就把5个学生一起记,然后再根据他们的特点记名字的后半段。”吴欣洁说。就这样,支教大学生在一周之内记住了自己班全部学生的名字。
除了讲课,他们还兼顾生活教师的职责,随时检查学生们的卫生状况。“曾经有一天我给40多个学生剪了指甲。”吴欣洁笑着说。
支教团成员张竞教的班里有个叫艾孜买提江的小男孩,因身体原因9月底才入园。刚来时他有些排斥别的小朋友,甚至动手打人。在老师们的耐心教育下,现在他慢慢融入了班集体,对人不再有敌意,会说“老师好”,也会主动跑来要求老师抱抱。
在于田三幼支教的王馨怡,班里有个4岁男孩买买提江有听说障碍,对所有声音都无动于衷,也不肯讲话。王馨怡耐心地照顾他,跟他交流,还给他买了羽绒服、棉鞋、水杯等生活用品。如今,买买提江能听懂老师叫他的名字,偶尔也会叫一声“老师”,还会冲老师笑。
记者在于田县采访时,偶遇2019年上半年在民丰县支教的天津科技大学的3名学生,他们利用节假日自费回到民丰县,看望当初教过的学生。“我太想他们了,陪他们待了两天,临走时他们拽着我的手说,老师,你不要走好不好?”天津科技大学学生陈杰哽咽着说。
“支教经历让他们成长”
大学生们在付出爱的同时,也收获了自身成长。
在支教团副领队、天津外国语大学教师田芃看来,3个多月的支教生活,让大学生们懂得了如何坚守自己的职责、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慢慢从一个孩子成长为一名教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大爱与担当。他们在新疆孩子的心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支教团成员谌洪锦在校期间曾参军两年,是个不苟言笑的大男孩。来支教之前,曾有同学担心他能不能跟小朋友相处。没想到,他很快就融入了支教氛围,跟幼儿园小朋友打成一片,性格也活泼了很多。“将来毕业如有机会,我会考虑来新疆工作。”谌洪锦说。
而把这一梦想变为现实的,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毕业生马顺武。2018年3月,马顺武成为第一届支教团成员,在民丰县第一幼儿园支教。3个多月的支教生涯即将结束时,他递交了长期留疆申请书,并最终以内地优秀大学毕业生身份被特招为民丰县基层公务员。如今,已在民丰县工作了一年多的马顺武说:“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能亲眼看着当初教过的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能为这里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非常幸福。”
《中国教育报》2020年01月07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