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山河令之江湖过客「天涯客 山河令」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山河令之江湖过客「天涯客 山河令」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何处是江湖?有人的地方,便是江湖。江湖几何?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原创小说《天涯客》改编而成的影视剧《山河令》,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深埋在我们心底的江湖。

小说里的江湖,是正念与恶念的较量,是出世与入世的选择,更是权力与欲望的交替更迭,影视剧里的江湖,毫不吝啬地唤醒了这样的江湖

一念局中局,两人亦知己。五片琉璃甲,二十恩怨错。生即江湖人,死亦江湖鬼。武功秘籍的宝库,一统江湖(天下)的欲望。于庙堂之上,处江湖之远,谁与谁又能断然分清这是江湖还是庙堂。

原天窗首领周子舒,本是庙堂人,以生命换三年自由身,遁入江湖;鬼谷谷主温客行,本在阴暗处,只因世人负我,杀进江湖。

如果说故事开头的温客行是一块冰,那周子舒便是一团火,冰火虽不相容,但在相互的陪伴中,各自揭开心结,因江湖而相识相知。

01

小说里隐有古龙之风,重在每个人物的性格塑造上,而以江湖为背景的格局则铺开有限。天涯客,客从何处来;一壶酒,饮下千般愁。

影视剧里,既保留了原著古龙之风,更加入了金庸之义。山河令,令人荡气回肠;江湖梦,写尽爱恨情仇。

哪怕这个江湖没有落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之中,但对于熟悉金庸作品的人来说,也不乏影子。一如在《山河令》中新加入的安吉四贤,本已隐居在山林之间。

高山流水,四人共弹,亦如伯牙子期,好不逍遥自在。后因英雄大会入了江湖,更是因无意得到的一块琉璃甲,被江湖众人围堵,皆丢了性命。

当四贤中的最后一人,将琴砸下,一琴两段,自刎于众人之前,只留下一声叹息。安吉四贤本无罪,却是怀璧其罪。

与《笑傲江湖》的正派刘正风与日月神教长老曲洋,无不相似,二人一曲《笑傲江湖》,绝迹于江湖之中。斯人已去,此曲终兮不复弹。

再如高崇,小说里本是《笑傲江湖》的岳不群。而剧里的高崇本想借英雄大会,号召江湖正义人士合力来剿灭鬼谷。

但到了最后,自己却成了被围剿的那一个,英雄迟暮。这多像在《倚天屠龙记》,众人逼问张翠山金毛狮王的下落。

最终,他们皆以死亡来回应这江湖的质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江湖群像,面目狰狞,其中的是非恩怨与无奈之情,又岂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

02

人海茫茫,人心鬼蜮。小说中对人性的描述更多是“天窗”首领与鬼谷谷主的相互救赎,而在剧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在这江湖中的魑魅魍魉。

正如温客行在剧中所言:“世事如棋,每个自以为机关算尽的狂徒,都以为自己是那执棋之手,人人都以为自己是黄雀,殊不知都是那只小蝉蝉。”

温客行自以为看透的人心,布好的局,原只等冷眼旁观这局中的热闹。只无奈,自己也是这局中的一颗棋子。温客行的这一行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每个局外人亦是局中人,只要我们还身在这江湖中,便逃不掉这江湖里的是非恩怨。贪嗔痴恨爱恶欲,我们不过是这棋盘中的棋子,永远都看不清这棋局。

“朗朗乾坤,人鬼难分,带着鬼面的不一定是鬼,长着人脸的也不一定就是人。”我们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

“天窗”首领、鬼谷谷主,是萦绕中一众人心中的恐惧,可他们的另一面,却也有着正义。

而那些所谓满口仁义道德的江湖人士,不过是布局者手里的利剑,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披着正道的外衣,肆意妄为。

诸如此般,剧中的一幕幕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立体的江湖,每个人物心态的转变也更加有所依据。

03

影视剧较之小说,多了不少诗句与典故,这是在小说中不曾看到的。

比如曹蔚宁在遇到顾湘时,对顾湘的描述,“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出自屈原《九歌·湘夫人》;“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出自曹植的《洛神赋》。

还有温客行与周子舒打诨的时候,提到“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钟无艳出自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之《辩通传》,钟无艳是齐国无盐县人,德才兼备、却容颜丑陋,夏迎春则为后世戏剧中添加。

当时执政的齐宣王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就找样貌丑陋的钟无艳帮忙,倘若平安,则宠幸美貌的夏迎春。

再如“高山流水,知音难觅”,便是借用了《列子·汤问》伯牙、钟子期的高山流云遇知音。温客行在饮酒时,也借用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来表达当时的心境。

亦如“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出自《孟子·离娄》。

在剧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诗意的江湖,一个远离血雨腥风的江湖。江湖,我们向往那个可以仗剑走天涯的江湖,但我们更多遇到的是那个事与愿违的江湖。

一入江湖岁月催,少年子弟江湖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