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病毒的存在有意义吗「与病毒共存这个观点的看法」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病毒的存在有意义吗「与病毒共存这个观点的看法」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说起病毒,你想到的是什么?令人恐慌的疾病、人类的天敌、恶魔的化身?

新冠病毒事件再次给病毒判上了十恶不赦的罪名。为何世间还留存这类物种?只因恶魔难以消灭吗?

自然界绝大多数微生物都是有益的。一个聪明的微生物,应当对宿主有所帮助(至少无害),才可生生不息、繁衍后代。而致病的微生物,都是一不小心走上了歪路,虽能猖狂一时,但最终多被宿主清除、或和宿主同归于尽,「毒力强」这一技能绝不是最明智的生存办法。

病毒是一种严格活细胞寄生的微生物。相较于其他微生物如细菌和真菌,病毒的益处很少被提及。在这个早已把微生物学忘得一干二净的假期,小编看到几个非常有趣的事例,迫不及待和大家分享一下,一解宅家之闷。

01病毒赋予宿主「超能力」

小草能在 65℃ 的土壤里生长吗?一种叫做 D. lanuginosum 的草(简称小草 D),身上寄生着真菌C. proturberta (真菌C)。感染了 CThTV(一种真菌病毒)的真菌 C,可以为小草 D 提供超超超强耐热力[1]。即使后羿没有射下那 9 个,它们也会长得好好的~

(图片来源:文献1)

某些病毒还有帮助宿主延年益寿的功能。害虫 H.armigera 被病毒 HaDV-2 感染后,寿命更长、体重更大、繁殖力更强[1]。有些酵母被称为「杀手酵母」,因其可产生毒素杀死他酵母而得名。这些毒素不是酵母的 DNA 产生的,而是感染了酵母的若干病毒编码的[1]。想变成酵母杀手吗?让病毒感染一下就行~

02病毒是强有力的「生化武器」

茧蜂会在昆虫的幼虫体内产卵。然而,如何避免幼虫启动免疫系统杀死这些外来的卵宝宝呢?有种名为 PDVs(polydnaviruses)的 dsDNA 病毒,它的前体(前病毒)整合在茧蜂的基因组里;大量复制的病毒随着卵一起进入幼虫体内,感染幼虫并破坏其免疫系统,以保证茧蜂的卵在幼虫体内不被发现、顺利成长[1]。

类似的,名为 D. coccinellae 的胡蜂(小蜂 D ),体内有一种 ssRNA 病毒(DcPV)。小蜂 D 会在瓢虫体内产卵,病毒 DcPV 也一同进入瓢虫体内,不仅压制瓢虫的免疫系统,还能感染瓢虫的神经胶质细胞。数天后,瓢虫因此瘫痪;这时,虫卵孵化并大胆地跑到瓢虫的两腿之间作茧,瘫痪的瓢虫被迫成为小小蜂 D 的人肉保镖。小小蜂 D 化蛹后,瓢虫的免疫系统清除病毒 DcPV,瘫痪也随之恢复[1]。没想到竟会留活口,看来小蜂 D 良心尚存。

(图片来源:文献1)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原来,昆虫界早已把「生化武器」用得这么溜了;病毒是适者生存的必要工具。感染人类的致病病毒,是不是也是其他生物的生化武器?

03病毒推动了进化历程

人类基因组有 9% 由逆转录病毒 DNA 组成[2]。这部分 DNA 被称为 HERV(human endogenous retrovirus),对人类基因组的进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一个个基因突变非常缓慢,但通过逆转录病毒来整合已经成熟了的功能单位,岂不是高效得多?病毒大流行和进化是否有关系?

许多 HERV 基因至今仍在人体的发育和生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和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相关[2]。9%,如此庞大的数据,让人感到不寒而栗——我们就是病毒?病毒就是我们?

总之,病毒绝不仅仅是「病原」这么简单。它们是移动的「遗传物质传递器」,还有很多未被阐释的高深莫测的能力。对具体机制感兴趣的,请参阅文献哦~

参考文献1. Jagdale, S.S. and R.S.Joshi,Enemies with benefits: mutualisticinteractions of viruses with lower eukaryotes.Archives of Virology, 2018.163(4): p. 821-830.2. Ryan,F.P.,Viral symbiosis and the holobionticnature of the human genome.APMIS, 2016.124(1-2): p. 11-9.作者:闲闲闲兔编辑:如日中天审阅:粉条儿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