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影响我的十部短篇小说「我国第一部短篇小说」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影响我的十部短篇小说「我国第一部短篇小说」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我的枕边常年放着三本书,一本不确定的短篇小说集,一本不确定的村上春树和一本读不完的《瓦尔登湖》。对于阅读,我尤其热衷短篇,阅读长篇小说好像观看一场风筝比赛,需要时间、天气等一系列因素的配合,还需要宏伟的天空做其背景为其铺垫;而短篇在一个纵断面上就可以发生多次风暴;我也常常被其短小的篇章所蕴含的巨大的力量所震撼。但是,我总觉得时下的短篇小说变了,它再也不是可以刺破社会动脉使我们得见其血液的匕首,而成为了小巧、清淡的鸡汤,它失去了锋锐,失去了短篇小说中所应蕴含的艺术力量,并且,这种趋势愈演愈烈。真正的短篇早已被我们遗忘,留下的只有背叛。

最后将一首诗献给我最喜欢的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和被我们遗忘的短篇小说。

守望者

在炭火里撰写悼词

望见了最后一片叶子

故去的画家

仍守着最后的夕阳

宏伟的纪念碑

化成了尘土

一群不可信的的人啊

撒下堂皇的墓土

白色的灵蛇

与你分享地下巢穴的秘密

而我,只能在虚弱的基督十字架前

为你的来世祷告

投稿、荐稿可留言或发邮件:[email protected]

被遗忘的财产

文 /苏童

编辑/森林书单编辑部 高超

1 《威克菲尔德》霍桑(美)

一个荒唐的故事,一个愚蠢的人。威克菲尔德用20年的愚蠢,导演了一场史上最离奇的丈夫失踪案。

“伤害人的感情很危险,倒不是伤口会咧得又长又宽——而是它会那么快就长拢来!”。

千万不要像威克菲尔德那样试图去试探一个人,不论我们有怎样的缘由。

2 《万卡》契诃夫(俄)

在我的记忆里这是初中语文教材上的一篇课文,现在读来仍会有很深的感触,且不讨论万卡的以后如何,总而言之,我从未见到过或听说过一个孩子无助到如此境地,这让我想起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相比于童话,小说要更加真实,更加适合成年人阅读。

3 《羊脂球》莫泊桑(法)

在《羊脂球》中,作者将一个社会压缩在一架马车里,当虚伪的面具被摘下后,这架马车中充满了丑恶和肮脏、自私和伪善。可怜的羊脂球成为了替罪羊受到了伤害,丑恶肮脏的官员、商人及伪善的修女却逃脱了。

4 《傻瓜吉姆佩尔》辛格(美)

这是一部充满谎言的小说,我为吉姆佩尔的自欺欺人和懦弱感到遗憾。吉姆佩尔有六个孩子,但最后却没有一个是他自己的,吉姆佩尔的自欺欺人造就了妻子的一世谎言。

在某些事件中“去他妈的”的效果出奇的好。善良应有底线,丑恶不会为谁的善良而停止不前,只会变本加厉。

5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威廉·福克纳(美)

探究艾米丽小姐的内心世界对我来说实在是无法完成的工作,只好将苏童的话搬过来了。“她的内心世界就像她居住的破败宅第,终有一扇尘封之门,福克纳要为我们推开的是两扇门,推开内心之门更是他的兴趣所在。所以我们看见门被打开了,看到爱米丽小姐封闭四十年的房间,看见她的死去多年的情人的尸体躺在床上,看见枕头上的“一绺长长的铁灰色头发”,我们看见爱米丽小姐其实也躺在那里,她的内心其实一直躺在那里,因为福克纳先生告诉我们那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女人之心。我们读到这里都会感到害怕,不是因为恐惧,而是为了孤独。”

6 《阿拉比》詹姆斯·乔伊斯(爱尔兰)

精神的瘫痪?追求的幻灭?大师的小说为何总是被上升到一定高度,这难道不是一部美好的初恋小说?令人羡慕的年纪,最真实的感情,毫无掺杂。如果这算作是精神的瘫痪,那无数的人早已形同朽木。

“我抬头凝视着黑暗,感到自己是一个被虚荣心驱使和拨弄的可怜虫,于是眼睛里燃烧着痛苦和愤怒。” 小说结尾似乎略带有倾向性的结论,但我更相信这只是乔伊斯意识流小说里的一次简单描述而已。

看过《阿拉比》后不妨想想那个年纪的我们吧。

7 《第三者》博尔赫斯(阿根廷)

与《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一样,我没有答案。但是对于《第三者》来说我却愿于思考,起初我以为胡利安娜不过是作为尼尔森兄弟俩用于发泄性欲的工具而已,胡利安娜起初经历兄弟俩的共用,之后变卖妓院,再后赎回,最后惨遭杀害,说这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女性社会地位和悲惨命运的小说也不为过。但是,细节却又不止于此,在女权主义盛行的今日,有多少女人在怒吼“你根本不懂我”,然而小说中尼尔森兄弟却偏偏记得胡利安娜所珍惜的一串玻璃念珠和一个小十字架和在杀害胡利安娜后兄弟两人相拥痛哭的场景,使我相信他们确实爱着胡利安娜。此时,我便找不出来一个合适的理由来告慰死去的可怜的胡利安娜。

8 《鸿鸾禧》张爱玲

家庭的悲剧除去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便只剩下了一样——无爱。当换取各自需求成为了婚姻的桥梁,即使没有下集预告,结局我们已可预见。

9 《圣诞节忆旧》杜鲁门·卡波特(美)

这部小说描写的清晰而细腻,内容纯真充满善意,故事平静的像是一个水平面,在波澜不惊中给人已很深的感触。

10 《马辔头》雷蒙德·卡佛(美)

这篇《马辔头》里的农场主霍利茨是卡佛最善于描写的底层人物,破产以后举家迁徙,却无法在新的地方获得新的生活,最后仍然是离开,去了更陌生的地方。这个失意的不走运的家庭人搬走了,却留下了一只马辔头,让邻居们无法忘记他们的存在,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只马辔头散发的悲凉的气息。——苏童

以上是苏童所选“影响我的10部短篇小说”,收录在《枕边的辉煌》,下面的文章是苏童所写《枕边的辉煌》序。

枕边的辉煌·序

苏童

谈及短篇小说,古今中外都有大师在此领域留下不朽的声音。有时候我觉得童话作家的原始动机是为孩子们上床入睡而写作,而短篇小说就像针对成年人的夜间故事,最好是在灯下读,最好是每天入睡前读一篇,玩味三五分钟,或者被感动,或者会心一笑,或者怅怅然的,如有骨鲠在喉,如果读出来这样的味道,说明这短暂的阅读时间都没有浪费,培养这样的习惯使一天的生活始于平庸而终止于辉煌,多么好!当然前提是有那么多好的短篇可以放在枕边。

首先让我谈谈读霍桑《威克菲尔德》的感受,我觉得它给我的震动不比《红字》弱小。一个离家出走到另一个街区的男人,每天还在暗中观察家人的生活,这样的人物设置本身已经让作品具备了不同凡响的意义。这个男人恐惧什么?这个男人在逃避什么?这个男人离家出走的直线距离不会超过一千米,但是我们作为读者会情不自禁地丈量他离社会的距离,离开伦理道德的距离,这就是《威克菲尔德》的鬼斧神工之处。一个离家出走几百米的男人因此比许多小说描写的飘洋过海的离家出走的人更加令人关注。而老奸巨滑的霍桑却不想摧毁什么,他让威克菲尔德最后又回到了家里:“失踪后的第二十个年头,一天傍晚,威克菲尔德习惯性地朝他仍称为家的地方信步走去。”霍桑让这个人物“晚上不声不响地踏进家门,仿佛才离家一天似的”。就这样,在发出一种尖厉的令人恐慌的怪叫声后,霍桑也善解人意地抚慰了我们不安的感官,也扶正了众多紧张的良心和摇晃的道德之树。

辛格的令人尊敬之处在于他的朴拙的小说观,他总是在“人物”上不惜力气,固执己见地种植老式犹太人的人物丛林,刻画人物有一种累死拉倒的农夫思想,因此辛格的人物通常是饱满得能让你闻到他们的体臭。《傻瓜吉姆佩尔》就是他最具标志性的人物文本。与辛格相此,我们更加熟悉的大师福克纳一直是在用人类写作历史上最极致的智慧和手段为人类本身树碑立传。《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被评论认为是吸收了哥特式小说的影响,哥特式小说与伟大的福克纳相比算老几呢?这是众多热爱福克纳先生的读者下意识的反应,但这不是福克纳本人的反应,他是不耻下问的。我们所读到的这朵“玫瑰”最终是经过圣手点化的,所以它阴郁、怪诞、充满死亡之气,却又处处超越了所谓“艺术氛围”,让人们急于探究爱米丽小姐的内心世界。她的内心世界就像她居住的破败宅第,终有一扇尘封之门,福克纳要为我们推开的是两扇门,推开内心之门更是他的兴趣所在。所以我们看见门被打开了,看到爱米丽小姐封闭四十年的房间,看见她的死去多年的情人的尸体躺在床上,看见枕头上的“一绺长长的铁灰色头发”,我们看见爱米丽小姐其实也躺在那里,她的内心其实一直躺在那里,因为福克纳先生告诉我们那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女人之心。我们读到这里都会感到害怕,不是因为恐惧,而是为了孤独。

沉重的命题永远是我们精神上需要的咖啡,但我也钟爱一些没说什么却令人感动令人难忘的作品。就像乔伊斯的《阿拉比》,这是《都柏林人》中的一篇。写的是一个混沌初开的少年的感情世界,也许涉及了少年的初恋,也许什么也不涉及。少年手里抓着一枚银币,夜里独自一人坐火车去远处的阿拉伯风格集市,他原先想买什么的,原先大概是准备送给“曼根的姐姐”什么的,但他辛辛苦苦到了集市,却什么也没买,而集市也已经熄灯了。这就是小说的主要内容。你可以作出种种揣摩,对作家的意图作出深层次的理解,但我想对这样的作品,想象的补充是更加有趣的。想象一个少年夜里独自坐在火车上,想象他独自站在已经打烊的集市中的心情,回忆一下,你在那个年龄有没有类似的一次夜游,这也许更贴近了作家的本意。这也是对短篇小说的一种读解方法。同样的方法应该也适用于卡波特的《圣诞节忆旧》。严格地说这不像一篇虚构的小说,它很像一次无所用心的回忆,回忆作家幼年与一个善良而孩子气的老妇人苦中作乐过圣诞节的琐事。正因为无所用心而使叙述明亮朴素,所有悲伤全部凝结成宝石,在我们面前闪闪发亮。尤其是写到老妇人之死,作家是这样写的:又一个十一月的早晨来临了,一个树叶光光、没有小鸟的冬天早晨,她再也爬不起来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应该说《圣诞节忆旧》不是一篇很著名的小说,但我确信读者会被这么一种散淡而诚挚的作品所感动,并且终生难忘。

我之所以喜爱雷蒙·卡佛,完全是因为佩服他对现代普通人生活不凡的洞察力和平等细腻的观察态度,也因为他的同情心与文风一样毫不矫饰。这篇《马辔头》里的农场主霍利茨是卡佛最善于描写的底层人物,破产以后举家迁徙,却无法在新的地方获得新的生活,最后仍然是离开,去了更陌生的地方。这个失意的不走运的家庭人搬走了,却留下了一只马辔头,让邻居们无法忘记他们的存在,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只马辔头散发的悲凉的气息。卡佛不是泛泛的“简单派”,因为他的节制大多是四两拨千斤,我们总是可以感受到他用一根粗壮的手指,轻轻地指着我们大家的灵魂,那些褶皱,那些挫伤,那些暧昧不清的地方,平静安详就这样产生了力量。

我并不认为张爱玲是在国产短篇小说创作中惟一青史留名者。我推崇《鸿鸾禧》,是因为这篇作品极具中国文学的腔调,是我们广大的中国读者熟悉的传统文学样板,简约的白话,处处精妙挑剔,一个比喻,都像李白吟诗一般煞费苦心,所以说传统中国小说是要从小功夫中见大功夫的,其实也要经过苦吟才得一部精品。就像此篇中两个待字闺中的小姑子二乔和四美,她们为哥嫂的婚礼精心挑选行头,但张爱玲说,虽然各人都认为在婚礼中是最吃重的角色,但“对于二乔和四美,(新娘子)玉清是银幕上最后映出的雪白耀眼的’完’字,而她们则是精彩的下期佳片预告”。张爱玲小说最厉害的就是这样那样聪明机智的比喻,我一直觉得这样的作品是标准中国造的东西,比诗歌随意,比白话严谨,在靠近小说的过程中成为了小说。因此它总是显得微妙而精彩,读起来与上述的外国作家的作品是不同的,这也是我推崇《鸿鸾禧》最充分的理由。

好物推荐

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精美书签

回复“书签”,可查到在森林工坊上架的所有书签。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在森林工坊购买本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