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蒋勋 戏剧里的大团圆结局 让人看起来不舒服是哪一集「蒋勋的争议」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蒋勋 戏剧里的大团圆结局 让人看起来不舒服是哪一集「蒋勋的争议」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传统戏剧里的大团圆


一个渴望伦理大团圆的人,不会让你发现伦理有漏洞。你看传统戏剧,最后总是来个大团圆,而这个团圆会让你感动,最后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无奈的渴望。



你看《四郎探母》这个戏最后怎么可能大团圆,两国交战,杨四郎(延辉)打败了被俘虏,他隐姓埋名,不告诉别人他有个老妈,还是元帅,也隐瞒他有个妻子四夫人,结果番邦公主看上他武艺双全,将他招为驸马,十五年生了一个儿子,夫妻也很恩爱。

这已经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了,一边是母亲,是“百善孝为先”,一边是妻子,也是杀死他的父亲、令他家破人亡的仇人,四郎该如何取舍?

后来,佘太君亲自带兵到边界,四郎有机会见到母亲,只好跟番邦公主坦白。番邦公主才知道原来丈夫是自己的仇家,她威胁要去告诉母后(萧太后)把他杀头,但一说完就哭起来了,到底四郎还是她的丈夫,在伦理的纠缠中,又变成了一个两难的困境。

最后番邦公主还是悄悄地帮助四郎,让他见到了母亲。对番邦公主而言,这冒了一个很大的险,因为杨四郎可能一去就不回了 。



杨四郎回去之后,跪在母亲面前,哭着忏悔自己十五年来没有尽孝。可是匆匆见一面,他又要赶着回去,佘太君骂他:“难道你不知道天地为大,忠孝当先吗?你还要回去辽邦。”

杨四郎在舞台上,哭着说,他怎么会不知道?可是如果他不回去,公主就会被斩头,因为她放走了俘虏。

这里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精彩的伦理两难,可是到最后不知怎的又变成了大团圆,这怎么可能大团圆,不要忘了他还有一个原配,原配打了他一个耳光后,面临的又是另一个伦理的纠缠。


粉饰太平的大团圆


《四郎探母》为什么用大团圆?因为大团圆是一个不用深入探究的结局。可是如果一个有哲学思维的人,他会把这些伦理道德上的两难,变成历史最真实的教材。

张爱玲看《薛平贵与王宝钏》就不认同最后大团圆的结局。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靠野菜维生,薛平贵在外地娶了代战公主,回来还要先试探妻子是不是还记得他,是不是对他忠心?

因为十八年的分别,早已认不出对方。薛平贵先假装是朋友,调戏王宝钏,才发现王宝钏住在寒窑里不与人来往,苦苦守候着他。后来代战公主出来,对王宝钏说:“你是大我是小。”

两个人要一起服侍薛平贵,这是大团圆的结局。张爱玲在小说里就写,这个结局好恐怖,面对一个美丽、能干又掌兵权的公主,你可以活几天?



你渴望大团圆吗?还是渴望揭发一些看起来不舒服的东西?

儒家的大团圆往往是让“不舒服的东西”假装不存在。就像过年时不讲“死”字,或是公寓大楼没有4楼;死亡是伦理这么大的命题,不可能不存在,我们却用“假装”去回避。

当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或者我们平常不说“四”而说“三加一”时,就是在回避死亡,这时候伦理有可能揭发出一些真相吗?我们要粉饰太平地只看大团圆的结局?还是要忍住眼泪,忍住悲痛,去看一些真相?这也是一个两难。


成熟的爱不是依赖



我想,上千年的大团圆文化的确会带给人一种感动,也会使人产生向往,可是伦理不总是那么美好,伦理缺憾的那个部分以及在伦理之中孤独的人,我们要如何看待?

即使我们与最亲密的人拥抱在一起,我们还是孤独的,在那一刹那就让我们认识到伦理的本质就是孤独,因为再绵密的人际网络,也无法将人与人合为一体,就像柏拉图说的,人注定要被劈开,去寻找另一半,而且总是找错。

大团圆的文化是让我们偶尔陶醉一下,以为自己找到了另一半,可是只要你清醒了,你就知道个体的孤独性不可能被他者替代了。


但不要误会这就没有爱了,而是在个体更独立的状态下,他的爱才会更成熟,不会是陶醉,也不会是依赖。成熟的爱是依靠不是依赖,依靠是在你偶尔疲倦的时候可以靠一下,休息一下,依赖则是赖着不走了。



我们常常把伦理当作依赖,子女对父母、父母对子女都是。我看到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宠爱,有人觉得这样很幸福,我却觉得很可怕,因为当孩子长大后,这些人会反过来依赖他,那是多么沉重啊!

当我们可以从健全的个体出发,依靠不会变成依赖,依靠也不会变成一种常态,因为自己是可以独立的。不管对父母、对子女、对情人、对朋友,会产生一种遇到知己的喜悦,而不是盲目的沉醉,如此一来,才会有更加健全的人生。


(END)


【推荐阅读】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

《农业伦理中,被动的女性“贞洁”》

《为什么那么多的现代女性选择单身?》

《美是罪恶,还是偏见?》


欢迎来评论区和我分享你的看法和故事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蒋勋”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