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捐献国宝是什么「国宝小说免费阅读」
最近很多人关心第十六章捐献国宝是什么「国宝小说免费阅读」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第十六章捐献国宝是什么「国宝小说免费阅读」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参考资料:蒙面双鼎
壹
。。刚解放阵,潘达于的儿子潘家懋在苏州教书,潘达于就和女儿潘家华在上海相依生活,女儿在学校教书,每月几十元收入,而潘达于则进了里弄生产族当了名普通劳动者。潘达于生活安定了,心情很高兴。她觉得自觉没有能力继续保存苏州的二个大鼎,应该让国家来保存,所以想把双鼎捐给国家。那时,上海文管会正好也在筹建上海博物馆,到处收集散佚在民间的国宝文物。
。。于是潘达于便和女儿商量,她说,“家华,你要出嫁勒,姆物勿有几个铜钿,口袋里瘪瘪,掰日光(现在)政府蛮好,我想把老家两个铜鼎捐给政府,再卖两件小铜器给政府,给你陪些嫁妆,你看阿好?”
。。潘家华也没有反对,当下就同意了。
。。潘达于当时定下,将手上的春秋时齐镈和另一尊无铭傅出售给上海文管会,而无价之宝大克鼎和大孟鼎则免费赠送给上海文管会。其间,姐姐丁燮柔也捐献给上海文管会两件青铜器精品:师遽方彝和索諆爵。
。。上海博物馆:1950年4月开始筹建,1952年12月21日开馆。建馆初期,馆址在南京西路325号(原跑马厅大厦)。1959年迁至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银行大厦)。1991年,在龙吴路1118号建造4000平方米文物仓库。1992年,在虹桥路1286号建立上海博物馆分馆—中国钱币馆。同年,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建造上海博物馆新馆,选址在人民广场中轴线南侧—人民大道201号,与市政府大厦遥遥相对。1993年9月18日动工,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开放。该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分别设中国青铜器陈列室、中国陶瓷器陈列室、中国绘画陈列室、古代雕刻陈列室。
。。决定之后,潘达于让女儿潘家华代笔写信给上海文管会。
。。1951年7月,上海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收到了潘达于的信函,信中言:
。。窃念盂克二大鼎为具有全国性之重要文物,亟宜贮藏得所,克保永久。近悉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正积极筹备大规模之博物馆,保存民族文化遗产,发扬新爱国主义教育,惟是上海为华东重要地区,全国人民往来辐凑,诚愿将两大鼎呈献,供广大观众之观瞻及研究,藉以彰先人津逮来学之初衷。
。。文化部非常重视,将此函转给文管会。文管会当然是非常重视,这两鼎是国宝,那是求之不得之事,立即派专人与潘达于联系。相谈妥当之后,文管会立马又派了三个专家到苏州去运双鼎。其中有一位研究青铜器专家、古文字学者陈梦家。此次苏州之行由潘家华带队,之后,双鼎由苏州平安运至上海,藏于文管会仓库中。
。。上海徐汇区天平路40号是座院落(现文艺医院),原主人叫张叔驯,名乃骥,字齐斋,南浔张石铭第七子,是名古钱收藏家,比较富有。抗战时期,张叔驯把所藏古钱精品带往美国,后一直居住在美国至去世。张氏一生在古泉和古书籍上收藏宏富,可惜在他去世后,全部藏品被他的遗媚变卖,实在是一大遗憾!
。。解放初期,因为张家无人,院落空着,上海市文管会就临时租用了这户院落当办公室。1951年10月9日,上海市文管会在这个院里举行了潘氏捐赠盂克二鼎授奖典礼,上海市文管会副主任、文物界一代宗师徐森玉报告了潘家人护宝经历,与会者潸然泪下。华东区文化部部长陈望道宣读了文化部部长沈雁冰签发的褒奖状:
。。潘达于先生家藏周代盂鼎、克鼎,为祖国历史名器,六十年来迭经兵火,保存无恙,今举以捐献政府,公诸人民,其爱护民族文化遗产及发扬新爱国主义之精神,至堪嘉尚,特予褒扬,此状。
。。手捧奖状,潘达于泪水打湿了衣服,她高兴地说:“大克鼎、大盂鼎是国家的,交给国家后无强盗之扰,无生命之虞!这下能吃好、睡好了……”
。。献鼎后,上海市政府还发给潘达于一笔数目不小的奖金,但潘达于最终没有收下,并给上海文管会写了封信:
“查上项古物归诸人民,供历史上之研究,正欣国宝之得所,乃蒙政府赐给奖状举行典礼,已深感荣幸,今又蒙须给奖金,万不敢再受隆施,请收还成命,无任盼新之至。”
。。虽然,潘达于当时家里很清贫,但她说,政府已经给她表扬了还见了报,开了会,足够了,捐就指了,要什么钱呢。当时,恰逢抗美援朝战争,全国人民都在纷纷捐款捐物支援前线,潘达于就把奖金捐给了国家,成为千千万万个捐款买飞机的捐赠者中的一员。
。。在捐出盂、克二鼎后的几年里,潘达于又数次捐出了家族中收藏的一些珍贵文物:1956年向国家捐献字画99件;1957年、1959年又分别献出字画150件、161件。
。。细细点数整个潘达于家族中有几有张博物馆的收条,仅上海博物馆一地收藏潘家的文物就达几百件之多,其价值估算起来定是个惊人的天文数字。
。。潘家一族的藏书后来也归了国家,在此稍带一笔。
。。抗日战争开始,“宝山楼”连遭战火和盗窃,藏书损失约十分之三四。潘博山、潘景郑兄弟二人移居上海后,携带藏书中的精品部分到上海整理,准备会印流传人间,分为忠贤、儒林、文苑、金石、藏书、画苑、方外、闺秀、吴郡先贤九类。潘博山去世后,潘景郑费时九个月,始告完成,并作《明清画苑尺牍跋》。为了不负潘博山垂远之遗意,他又“发箧陈册,取先泽之未刊,及师友遗著有待山者,与其他罕传秘有资考索者”,编成若干集传诸墨版,集名曰:《陟冈楼丛书》,并为之作序。1949年后,潘景郑将余藏善本佳,以及清代缙绅录朱卷等献给了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前身)。后又将所存六朝、隋、唐墓志,六朝造像,宋辽金元经,汉砖汉瓦百余种,以及唐代井栏的拓片等统统捐赠给苏南文管会。而“字大如钱”的《后山居士文集》则归北京图书馆收藏。
。。1959年,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开馆,大盂鼎等125件珍贵文物应征北上。两件巨鼎自此各镇一方。
贰
“文化大革命”中,潘达于遭受了抄家、扫大街、批斗等迫害。她在上海市区扫了两年马路,每天要从威海路扫到南京路弄堂。教书的后辈们也被发配到外地,好在潘达于乐观开朗,没有一句怨言。
。。后来,一名日本记者采访她时问道:“献了这么多宝,也遭受了打击,你一定很后悔吧?”
。。潘达于回答道“献宝是出于对祖国的爱,自愿献出的,‘文革’中没后悔,现在没后梅,永远都不后悔,”
。。后来,潘达于只要提到这个日本记者,都生气地说,“他怎么不问日本人打进来时、我是怎么护宝的?怎么不去看看日本人抢中国文物时的那副嘴脸?”
“文革”结束后,潘达于没有生活来源,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四处奔走为她争取优抚款,政府考虑到潘达于的实际生活情况,经市长特批,安排她到上海博物馆工作,成为上博文史馆馆员,月月有千余元的固定工资。如此一来就解决了老人的生活同题。
。。2003年,随女儿久居上海的潘达于老人越来越思念家乡苏州。老人很想回到苏州生活,但原来潘达于居住的南石子街潘家老宅如今已经成为苏州一家国营企业的招待所了。上海博物馆领导们体会到了老人叶落归根的情感,花70万元帮老人在苏州市中心最黄金的地段买了一套房子,由她的孙子潘裕达陪伴。房子在苏州最繁华的观前街南侧,在环境幽静的乐怡苑小区。这样苏州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潘氏家族直系一脉也算是回归故里了。
。。2004年,上海博物馆为潘达于提前庆贺了百岁寿诞。寿宴热热闹闹地摆在了上海博物馆气派的大厅里,苏州、上海两地潘氏亲友百余人汇聚一堂,和国内众多收藏名家一起为老人祝寿。寿宴上,上海博物馆正式把苏州的这套房子作为寿礼赠送给了潘达于老人。
。。博物馆负责人这天还精心策划了一次活动,也算是寿宴的一个特殊节目,他们将1959年从上博拨交中国历史物的大盂鼎请了回来,和大克鼎共同展出一个星期,以此活动来为这位百岁老人贺寿。坐在轮椅上的潘达于老人看到了大克鼎,大盂鼎后热泪盈眶,这对伴随她一生的国宝,见正了潘家的兴衰,此时此景,万般思绪涌上心头,怎能不让老人泪流满面?
。。由于大克鼎、大盂鼎是从青铜器之乡宝鸡出土的,宝鸡市文物局局长任周方等也应邀为潘达于贺寿,仕周方正是大克鼎的出土地任家村人。至此,大鼎的娘家人、婆家人欢聚一堂,南北大鼎喜相逢,百岁华诞添福瑞。这一盛大场面,上海的各家媒体都争相报道这一消息
《扬子晚报》记者陈晔、通讯员周立平曾写过一篇报导,里面提及潘达于老人在苏州后来的生活情况
。。走入潘达于老人在苏州的居室,一股书香门第惯有的清雅气氛迎面而来,走道墙面上挂看六七幅字画,客厅立柜里摆放着若干瓷瓶、玉器。潘达于老人笑意盈盈地说道:“这些都勿值铜钿啦。”原来,祖传收藏珍品悉数捐出,如今潘家摆设的不过都是些廉价的装饰品。
“老祖宗传下来的,不可以马虎给别人,自己又看不住,还是捐给国家。”回想当年捐赠的义举,潘达于老人说得非常坦然质补。潘达于是见过大世面的,她知道家中墙上的装饰品都不值钱,却会天天细心供奉着悬挂在厅堂中央的那幅花窗。孙子潘裕达介绍说,花窗是搬进这新家时去定做的,不是什么古董。但定做花窗时,潘家人叮嘱工匠把花窗正中原本设计的花鸟雕刻换成了古鼎的图案。于是,潘达于每天上一炷清香,供奉这幅雕刻有古鼎图案的花窗。也许在老人心中,这历经千辛守护下来的二鼎无论摆放何处,都已经融进了她的生命,难以割舍了。
。。潘达于老人的儿女住在上海,老人自已也在上海生活了大半辈子,在苏州生活的时候,老人有时还要去上海住一段时间。上海博物馆出钱为她雇了两个保姆,一个往在苏州家,一个住在上海儿女家、一次,老人患乳房肿瘤需要住院,她住进了普通病房。可上博负责人得知这一情况后,火速赶到医院,找到院领导要求换高干病房。住院花了8万多元,上博承担了全部费用。潘达于说,给政府的添了大麻烦,真是过意不去!可博物馆同志说:“您为上博捐献了这么多宝物,亿元也难买,咱们国家有军属、烈属,都有优待政策。你是“宝属’,自然应该受到优待。大盂鼎是国宝,您也是国宝呢!”
。。在苏州生活时的潘达于,虽说是一百岁的老人了,但依然那样的勤劳,生活起居很少让别人操心。她每天都把屋里仔仔细细打扫一遍,然后走进厨房和保姆一起剥豆拣菜,只有她隽秀、淡雅的气质里还隐约散发着大家闺秀的气息。
。。2007年8月8日21点25分,潘达于走完了她一百零二载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人生,在苏州去世。14日上午10点,由上海文史馆主持的潘达于女士告别仪式在苏州殡仪馆举行。
。。潘达于护宝、捐宝,精神可嘉。上海博物馆对她予以这样的优厚照顾,更显政府一片爱心。捐赠人义薄云天,受赠者情深意长,共同书写了一段佳话。岁月匆匆,但往事并不如烟,潘达于就像那至尊宝鼎上镌刻的稀世铭文一样,值得我们细细地永久地去品味。
参
。。那些遗留下来的遗迹、遗物,作为历史的产物都打上了时代特有的烙印,是人类生产、生智慧文明发展的标志,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宗教信仰、风情习俗等真实存在状况。这些遗物就是文物。
。。文物是人类文明传承中积淀而成的一份档案,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是国家记忆的活化石,是民族身份的名片。综合而言,文物是历史的见证、科学技术的见证、艺术的见证、文明成就的见证、社会发展的见证……
。。一件文物的价值体现是多方面的,它主要涵盖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等,由此延伸而来的还有经济、投资、旅游等附加值。价值从广义上而言还可以理解为精神支柱。中国文物的价值是作为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承载和传承,逐步由神权统治过渡到封建皇权统治,最后达到文明的现代。它是一种精、气、神的代代相传与发扬。我们敬重文物其实是在敬重我们的祖先,研究他们,从而敬重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这就是精神的具体体现。
。。为什么大克鼎和大盂鼎就是绝世国宝呢?二者的价值具体又体现在哪里?我们可分析如下:
1.大克鼎、大盂鼎的文献价值,在于它们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和美术考古学的珍贵资料。两器的铭文,乃是西周统治阶级将土地与臣民颁赐的记录,反映了西周时代世卿世禄的选官制度和分封赏赐的情况,这些记录对西周的土地制度、社会制度(奴隶制已进入封建制)、职官、礼仪等问题的研究,都提供了很有力的旁证。
2.大克鼎、大盂鼎的艺术价值,在美学上堪与毛公鼎、散氏盘和虢季子盘媲美,其花纹与制作之精美也是同时代彝器所罕见的。从大盂鼎到大克鼎的纹饰变化也可反映出当时的审美观点和表现美的意识,是对三千多年前美学的一种再现和保存,
3,对大克鼎、大盂鼎的文字研究,自发掘出土后就一直未间断过,鼎铭的异文,更可探求西周文字变化和字形递嬗的轨迹,为后来的古文字研究者以及书法家提供了精美的资料和草本,其所载文字之多在同类器物中显得尤为珍贵。
4.大克鼎、大盂鼎还有地名参考价值。从两器所记述的许多地名,参照它们出土的地点,也可以作为考证古代地理的佐证。
。。大克鼎、大孟鼎本身储存着大量的信息,对这些信息及其价值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所提供的技术手段愈多,对双鼎价值深层次的认识也会愈来愈多。还有诸如“准确断代”的一些研究正在继续中,研究不断,发现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