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关心奇葩说 为何不再 奇葩 「今年奇葩说没了吗」这个话题,卢子百科整理了奇葩说 为何不再 奇葩 「今年奇葩说没了吗」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作者:谭朋美

近日,第七季《奇葩说》上线。作为“生命”较长的网综之一,《奇葩说》有着综艺内容和题材的绝对优势和垄断地位,但豆瓣评分却从第一季的9.0分下滑至第七季截至到目前为止的7.4分。在评分一路稳定降低的背后,除了“综N代”都会面临的缺乏新意、审美疲劳等问题外,《奇葩说》自身也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和缺陷。

选手的同质化、流量化趋势

顾名思义,《奇葩说》主打的看点之一就在于参赛选手们的“奇葩”身份。选手们有着或有趣、或特立独行的灵魂。相信很多观众对《奇葩说》的期许不仅在于辩论环节中火力全开的头脑风暴,也在于通过“奇葩”们的表达可以了解他们的故事,进而探寻这个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与众不同的思想,或者期冀在这样的平台上听到自己内心中微弱的呼唤被表达出来。

然而随着《奇葩说》后几季的上线,有趣的“奇葩”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自带流量的抖音网红、微博大V、说唱歌手、“18线”女团艺人…这些人不仅与“奇葩”二字毫无联系,甚至连观点输出都尽显肤浅和匮乏。“奇葩”与“流量”并非不能并存,然而《奇葩说》却在选角上有意无意地将天平向“流量”一侧倾斜。在当今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奇葩说》作为一档综艺商品,试图迎合市场的需求以谋求更高的商业价值是正常的发展趋势,但创作者却在这种迎合中丢失了节目的初衷,否定了其作为一档内容输出节目本身的生命力。

同时,选手的同质化现象在近几季中尤为严重。人物同质化的基础在于《奇葩说》正有意无意地对不同类型的选手进行“人设”和归类,并且为了尽可能地保证每季的选手都能涵盖不同“人设”,就会出现连续几季“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同质现象。例如,在之前的《奇葩说》中出现了第一位“18线”女团成员马剑越,在马剑越离开这个舞台后,第七季又出现了一个“18线”女团成员李佳杰填补空缺。这种同质化现象的背后,是《奇葩说》试图迎合和讨好观众的喜好,通过某一种“人设”进行试探后,依据大众的反馈选择复制或放弃这种模式。从这一点上来看,《奇葩说》不再是根据节目本身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制作,而是以观众和市场的需求进行自我调整,让观众和网友产生审美疲劳的同时,也从一个有思想的、主动筛选符合节目标准的选手的原创节目逐步走向烂俗和平庸。

“他们更懂得的观众喜欢听什么了,用个性的泯灭和趋同去媚和逢迎,我不喜欢你们杀死过去自己的样子。”一位豆瓣用户在评论区写道。

内容呈现娱乐化、大众化趋势

尽管邀请了薛兆丰、刘擎两位教授作为导师,但由于《奇葩说》并非严肃的学术研讨节目,观众们仍然可以通过对社会问题针锋相对的讨论听到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段的声音。然而,随着第七季《奇葩说》的开播,有的观众就在网上留言,“以前的奇葩说总是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观点,看的时候会觉得原来这个事情还能有这种角度。现在更新的一集感觉就是在重复一些网上都说过无数遍的观点,还要疯狂地撒一些老掉牙的鸡汤,失望。”

《奇葩说》内容输出质量下降也与选手的“流量化”密不可分。大部分“流量”选手并没有能力做好内容输出,只能靠“装疯卖傻”博取观众的关注度。例如,脱口秀演员“小鹿”在1V1砍半赛中,以“胡搅蛮缠”“答非所问”的“开杠”方式获得了现场的一众叫好声。从第六季的“小黑”和“野红梅”开始,《奇葩说》似乎开始青睐一些“纯搞笑”选手,真正的“辩手”、高知越来越少,“詹青云”“庞颖”“马薇薇”等也都先后离开了这个舞台。在这样极不平衡的选手比例下,要如何满足《奇葩说》忠实观众对观点输出的需求呢?也许“无脑”的幽默的确可以吸引大众的眼球,但也只是暂时的。《奇葩说》再怎么努力让节目变得活跃、搞笑,也比不过那些专门做搞笑的综艺,与此同时又面临着迷失自我的风险,可谓得不偿失。

不可否认,综艺总是需要幽默感和笑点,但是如何在引人发笑的同时也能坚守节目的本心——发人深省,避免内容的大众化和娱乐化才是现在的《奇葩说》应该思考的问题。(谭朋美)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